来源:
2015-07-24 09:47■刘 平
风华正茂之年,也曾真心想读些书,让知识的甘露润泽荒芜的心田,早日摆脱愚昧的困扰。因此,急切翘首和期盼早一天在心灵的某个角落,也能染上哪怕一抹淡淡的绿色。
改革开放之后,为有志读书学习的青年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条件。在这大好的春光里,我步入了工作岗位,在不为吃穿发愁之余,雄心勃勃地自己给自己确定了一个读书计划。
几年内,欧美及我国现代作家的作品基本都走马观花抑或一目十行地瞟了一遍。按理说,能有如此海量的阅读,是可喜之事。然而,手捧书的我像个只顾过程不重结果的游客,只为到此一游,便匆匆从书中穿过,或浅尝辄止。一年下来,游过的地方不少,但记住的却不多。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让浮躁之心得以蔓延。与其说我看书,还不如说书看我。浮躁的心像匹野马,在毫无目标的田野上乱跑乱撞,最终让我付出不小的代价。
阅读的书目在增加,时间被消耗,但收效甚微。内心因浮躁而遭遇了空前的浩劫,如同那场曾经席卷神州大地的“大跃进”运动,将原本自觉的阅读披上了一件虚假的外衣。过程一旦流于形式,效果就大打折扣。突出时,一本几十万字的书没看到一半,竟三下五除二地草草收场。有时,明知这一做法不妥,仍我行我素,信马由缰,将这不良的阅读方式发展到了极致,给今后的阅读培植了陋习,不但害了曾经,还遗害了当下。
浮躁是一种心病,它空耗你的年华,扰乱你的思绪,吸食你的精气,让你的心灵之花过早枯萎。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是54岁的诸葛亮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训》。这是他行至暮年,风雨一生,千般励炼之后的精华总结。不仅对他后人有警诫作用,对当下的我们,仍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喜爱阅读和学习的青年,无疑是一剂良药。
阅读,是沉淀知识、开阔视野、修身养性的一种途径,是件非常庄重肃穆的事。据说,鲁迅先生读书前定要将手洗净,否则便不读书。这还不算,他还要求“读书时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原来阅读还有这么多的讲究,伟人如此,俗人的我捧着一本书,有时竟眼到而心未到。与之相比,让我汗颜。没长进,无以成学,也就在所难免。
为人要诚,做事要实,学习、阅读也一样。唯有安静努力才能提高自身修养,节俭努力才能培养高尚品德;懈怠不能振奋精神;急躁、险进是修炼品性和阅读的大敌。阅读要有颗宁静淡泊之心。根,只有深植于泥土,方能枝繁叶茂。否则,只能是一叶浮在水面的浮萍,虽置身水中,却无法看到深处的风景。永远与丰茂无缘,与博大甚远。
阅读,是行动与心灵的邀约,思想与脚步的统一,目光与神情的共鸣,是浑浊内心沉淀之后空灵的一种透视。它拒绝浮躁,拒绝虚假,拒绝急功近利。当心怀虔诚,心神交融,阅读与思索一番恋爱直至交合之后,灿烂的思想之花才会在精神的母腹中孕育、生长,最终脱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