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视界丨街巷誌⑤怀远街,时间钟摆指向的城市印记

 2024-08-04 13:42  来源:昭通新闻网

乌蒙多壮丽,山河共奔赴。

当时间指向2024年盛夏的时候,位于昭通中心城市的怀远街在古城的辉光中,慢悠悠地起身,奔向时代的怀抱。一条街道的过去、现在、未来,以迅疾的方式,将时代的气息悄然覆盖在时间轴线上的见证物上,如西式建筑、老旧石板路、绿树、不同风格的商店……

怀远街,承继着昭通的中兴要义,以瞬息万变的态势,将民生的愿景、岁月的痕迹、时间的物证,一一呈现……

(一)

关于怀远街的由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怀远街是治滇18年的“云南王”龙云的家产,既怀悠远的往事,又怀淡淡的乡愁。有人说是因为昭通人李燮阳等在西街、陡街投资旧城改造,修建了许多新式房屋,建成了怀远街,街名沿用至今。还有人说,这个街道名称是为了纪念李氏祖上一位具有家国情怀的明朝怀远将军李贵。

北接云兴街、东连巩固街、西起陡街、南邻文渊街的怀远街是条古色古香的街。多年前,居住在这条老街的多为昭通老城区的殷实人家或书香门第。这条老街以经济为支撑,以文化为背景,所居者多殷富,更兴于礼仪。这里历经岁月洗礼,俨然成为见证昭通古城历史的重要街道。

位于昭通中心城市的怀远街,在百年前,就寄托着昭通人对云南繁荣、兴盛的期望。

从辕门口姜亮夫故居前走过,昭通古城以肉眼不可见的角度,向着怀远街微微倾身——地理位置的自然变化,潜藏着经济民生,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城市的兴盛有着某种自然联系。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投射在陆亚明和他的轮椅上。这是正午,朝枚之年的他戴着墨镜,坐在怀远街91号前看人来人往。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老人,成年后,从91号狭小的巷道穿过,到昆明东川的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工作,几经辗转,又回到昭通工作。现在,退休多年的陆亚明喜欢坐在轮椅上,透过墨镜看奔忙的人群从他身边走过,接过时间抛给他的一个个新奇的变化。

在陆亚明的记忆里,怀远街的街道是古朴的——当年的街道是石板路,街道两边种植有垂柳,店铺多是一些裁缝铺、土杂店和小吃店。多年以前,老街北面是两排木质门楼,当街串联在一起,门楼下有宽宽的过道,过道顶上是人家的楼板,俗称“过街楼”,晴可遮阴,阴可避雨。每座门楼后面,是高大宽敞的青石天井,楼上有回栏,将所有房间串联起来。

在陆亚明的记忆中,多年以前的怀远街是农村人进城必走的一条街。当年,从巩固街口看去,前来赶集的农村人将瓜果蔬菜和品类丰富的农具摆在路上,人流如织的街道,人声鼎沸,喧闹声将城市的时光拉得很长、很长。夜幕降临,街道两旁的灯笼亮起,沿街的叫卖声和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二)

怀远街91号斜对面,就是当年的戏楼。民国时期,曾经有很多京戏名家在这里纵情歌唱。

几个女儿成家立业后,陆亚明并不愿意搬离91号老宅,他的视力严重下降,每天戴着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研究生的孙子给他买的墨镜,模糊地看着这条街道悄然发生的变化。

在陆亚明的记忆中,几十年前,距离他家不远处的一家名叫“同心缘”的面馆,那5角钱一碗微酸麻辣的酸辣面,让他记忆深刻。他说,这是昭通的味道。

在往事里翻滚,陆亚明说起了怀远街的昔日荣光——怀远街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经营绸缎等商品的商家货物充足、品种繁多,曾是昭通的一个商业重地。怀远街的商业繁荣不仅体现在其丰富的商品种类上,还体现在其建筑风格上。民国时期的怀远街,门面为圆拱形法式建筑,有欧式装饰图案,街面由青石条铺砌而成,呈现出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89号是一个服装店,店主马会无所事事地在旁边听我们唠嗑,店里的小喇叭反复提示着:“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一百元三样!”这条老街上没有知名的品牌店,店铺里多为实用、实惠的商品。马会说,听老人说,怀远街多年前的布店,经营的是阴丹布、白布等较为粗糙的布料,站在过街楼上,一眼看去,街上穿着粗布衣服的“黑蚂蚁、蓝蜘蛛”拥挤着向城市的中心涌动。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布料早已退出主流消费市场。

在陆亚明家对面,有一家经营中老年人服饰的店面,里面陈列着颜色鲜艳的各类衣服。“中老年妇女就喜欢这些衣服,花花绿绿的,是拍抖音的标配!”店主曹秀荣笑着说,自己几年前盘下这个店后一直经营这类衣服,生意不好不坏,日子就这样慢慢地过着。近年来,随着抖音的兴起,专门经营中老年人服饰的小店,生意逐渐好起来,有时,一天有几千元的营业额。

在她小店的旁边,一家小食店生意火爆。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从生活的原点出发,穿衣吃饭是这条老街亘古不变的前进动力。

“怀远街,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当陆亚明断断续续追忆怀远街的时候,经过这里的谢汝光打断了他的回忆。谢汝光讲起他的父辈甚至祖父辈对这条街的印象——怀远老街包含现在的兴隆街、文昌街等,总长1000余米,老街两侧的民居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阳光下的老街如一幅意境优美的写意画。怀远街边,栽种着飘逸的柳树,街两边的房屋多为土木结构,属于典型的南方民居风格,房屋高轩齐整,木质门窗雕刻古朴大方。木质的雕花门窗里,有人潜心读书,有人挑花绣朵,有人从容下棋。

(三)

20世纪以来,于怀远街潜心读书的读书人,当数张希鲁。这个怀远街4号的主人,集考古学家、收藏家、文化学者等多重身份于一身,是名噪云南的昭通人。路过这里的谢汝光和居住在怀远街4号对面的张国祥,对张希鲁有着独属于自己的记忆。

张国祥的记忆是具体的。小时候,张国祥喜欢到张希鲁家玩耍,花甲之年的张希鲁喜欢小孩子,每次去领工资,都要叫上张国祥,给他以及喜欢去他那里听他摆古的小孩子买新出的小人书,请他们喝木瓜水。张国祥说,当张希鲁与高人雅士说那些他听不懂的话语的时候,他就喜欢在三层楼的房子里转悠,那里存放着先生收藏的重要文物。张国祥说,张希鲁故去后,家人遵其遗言,将这些重要文物捐赠给国家,两辆车忙活了几天才清理完先生捐赠的文物。现在,昭通市博物馆里一些重要的馆藏文物,就是先生捐赠的。

张国祥说,在他的记忆中,张希鲁的家里除了一张床和简陋的家具,最多的是书柜。板壁房里,到处摆满了书籍。先生故去后,先生之女回到昭通,将先生潜心创作的四条屏赠予张国祥。当时,张国祥看着淡墨上简陋的画作,不知道这四条屏的含义,便交给家人保管。

张国祥的妻子小心翼翼地将四条屏从阁楼里找出。泛黄的宣纸上,“山中论古”“江上看山”“小亭独坐”“携稚临溪”这些画作,画风古意、奇崛纵逸,落款笔力雄健、古拙苍劲。散淡从容的笔墨,藏着先生藉山水、借田园,将人生的起起落落抑或世间的风起云涌,释放在宣纸上。位于怀远街的这幢小小的楼房,安放着张希鲁对这幢房子、这条老街、这座古城以及对这里的人和事的寄怀与希冀。

张国祥说,得知他持有张希鲁的画作后,很多人多次以重金求购,他均婉言谢绝。他说,自己虽然缩身于怀远街这一小小的居所,但这些画作汇聚的是一个昭通老人对他和家人的美好愿景,这份情感是无法复制的。

(四)

时间不语,却写满了怀远街的岁月答案。

穿着长衫、手握经卷的姜亮夫、张希鲁从怀远街悠长的街道走过,青石板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骑着高头大马的龙云、卢汉从抚镇门走来,威风凛凛的他们带着卫队,巡视怀远街,他们看到民生多艰,看到民心所向,为云南和平解放打下了基础;在当年从怀远街匆匆走过、衣着普通的人群中,谁也没有想到,那个埋头赶路的少年,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亚平……

当然,怀远街上的主角还是为一日三餐奔跑的芸芸众生——布衣的行走,才是这座城市最厚重的底色。当然,还有很多昭通人从这条街走过,他们后来虽不断远行,却心系昭通,这里是他们出发或者返回的地方。

时间的钟摆不会轻易停下,岁月不断拨弄怀远街的时针,让其指向这条街的不同方位——老旧的房屋、青涩的石板、摇曳的树木、蔚蓝的天空……这些,都比不过奔忙的人群和日渐升腾的人间烟火!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杨明 唐龙泉飞 文/图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单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单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