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阅读昭通·人文 | 看见古城

 2024-08-02 15:23  来源:昭通日报

古城之“魂”

在我看来,一座古城的存在是有魂的。这个魂,就是其所蕴含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

我定居的昭通便是如此。27年前,因为结识了妻子,我从河北来到数千公里外的昭通,并渐渐地喜欢上了这座古老而优雅的南方小城。当然,更确切一点说,是这里悠久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留住了我这个异乡人。

20世纪80年代的某一天,昭通市北郊过山洞出土的一枚人牙化石,引起了考古专家和史学专家的注意,经鉴定这枚人牙化石为“早期智人化石”,距今约10万年,称作“昭通人”。这一发现,填补了云南省猿人阶段到晚期智人阶段之间的空白,也证明了昭通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透过漠漠光阴,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大约距今1万年前,居住在这里的先民已广泛使用磨制石器,并掌握了制陶、纺织、耕作和放牧等技术,开始了邑居和定居生活。翻阅相关史书,我看到,此后的昭通历史文化大概又经历了这些阶段:西周末至春秋初期,杜宇部落入蜀,“教民务农”,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明,得到了蜀民的拥戴,杜宇当上了蜀王,号称“望帝”。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以蜀郡太守李冰开凿僰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进一步经略云南,又派常頞将李冰开凿的僰道延伸至建宁(今曲靖),也就是今天的“五尺道”。从此,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夜郎文化、滇文化便通过“五尺道”这条“南方丝绸之路”,在昭通这样一个西南重镇实现了大融合,演绎出独具特色的“朱提文化”。而以汉文化为主的“朱提文化”,是包容了多种周边文化因素的复合型、地域性文化,它让昭通的历史文化变得多元而丰富。

一座长安城,半部华夏史。说的是古城西安。想不到,小小的昭通居然有与人类起源的关联,可见其历史底蕴有多厚重,不禁让人为之惊叹。而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昭通风云人物更是俯拾皆是。远的不说,仅是民国时期的那些昭通人在云南历史上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就足以让人震撼和自豪。

国学大师姜亮夫就是其中一位。

在陡街84号,我驻足于姜亮夫故居,目光所及之处,一字一句,都是有关先生的记载。姜亮夫是我国著名的楚辞学家、敦煌学家、语言学家、文献学家,一生治学博涉多通,在楚辞学、敦煌学、音韵学、古文字学、方言学、古史学等领域均卓有建树。姜亮夫对楚辞学的研究贡献尤为突出,他撰写的《楚辞通故》被誉为“当今研究楚辞最详尽、最有影响的巨著”。全书分四辑,十部,五十六类,三千六百余条目,征引前人之说凡百余家,共二百余万字。该书对与《楚辞》相涉之语言、名物、观念、人事、历史、地理、天文、民俗、制度等均有详尽的疏解,令人仰慕和敬佩。

缓缓移步,我看到了姜亮夫先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并为之作出的贡献。自1950年起,先生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古汉语、敦煌学、楚辞学研究的优秀人才。他曾任杭州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并受命组建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担任首任所长,为浙江大学汉语史、古文献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先生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品德高尚。他具有强烈的报国思想,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抗日战争期间,先生曾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从欧洲带回的敦煌文献,展现了非凡的爱国精神和学术精神,看罢不禁心生敬意。

那么,对于昭通古城,它的气质、灵魂究竟意味着什么?我想,姜亮夫先生闪耀着光泽的生命历程就是答案。

翻开昭通的历史卷轴,像姜亮夫这样高尚有趣的灵魂,可谓俊采星驰。叱咤滇云的龙云、卢汉,讨袁护国的张开儒、禄国藩,为救亡图存投身革命的罗炳辉等,这些昭通人曾经集体在历史的舞台上次第出场,这和昭通“其民好学”“崇文尚义”“耕读传家”的文化基因分不开。昭通人的性格打上了地域性的文化烙印,他们的传奇故事也成了后来昭通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和资源。正如昭通诗人夏吟所言:“昭通人多有过大开大合的人生,有大悲大喜的情感,地处高原,人的心胸大气磅礴,而这个地方极为脆弱的地质条件,也让生命的脆弱感凸显出来,这样的环境更能让人思考生命的来路和去路,思考生命和自然的关系,人的生存意识、生命意识能够被激发,这些在昭通作家笔下被表现出来,有着和其他地域作家不同的陌生性。”

历史的魂脉总会影响后来的人。记得当年初到昭通时,我就惊讶地发现这座小城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一眼望去,几乎每条街上都能够找到散发着油墨馨香的书店。这还不算,很快我又惊讶地发现,除了街上那些林立的书店之外,这个地方还滋生了很多民间创办的文学社、数十种自办的文学小报以及一大批喜欢写作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直至今天,这种景象依然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也许,这就是昭通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独特之处。我们说,一座城市有没有灵魂和底蕴,跟这座城市源远流长的文化息息相关。昭通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喜欢文学,并形成了被文学界认同的“昭通文学现象”,同样与这个地方厚重的历史文化分不开,与根植于昭通人血脉和灵魂里的文化基因分不开。

这大概就是昭通古城的魂。漫步其中,你仿佛能够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以及与一个个伟大灵魂对话的美好。

古城之“韵”

古城,是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心灵的归宿。走进昭通古城,城中的每一处建筑、每一条街道、每一块石碑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让人们能够感受到这座古城的气韵。

昭通古城有四道城门,东为抚镇门,南为敉宁门,西为济川门,北为趣马门。旧志记载了云贵总督鄂尔泰著的《昭通四门记》:“乌蒙之更为昭通也,尚其顾名思义,嘉与咸兴哉。今郡城重建,按四境所达。”也就是说乌蒙改名为昭通后,重新修建城池,按四境所达,分别修建了东西南北这四道城门。这四道城门蕴含着关爱百姓的治国思想:“战事平定,安定和平的功业已建成,明君贤臣要像大旱中的霖雨一样,解除全国老百姓的痛苦,使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治理者要以诚信来安抚百姓,以得到百姓的爱戴。”

今天,除了敉宁门,其他三道门均已修缮完毕,这不仅为城市增添了古韵,也留住了昭通人对这座古城久远的记忆。

在昭通古城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那些古老的会馆。清代期间,全国各地来昭通从事矿产开采和进行商贸的商人络绎不绝。为此,旅居昭通的各乡人士纷纷利用乡土情谊建立同乡会馆。成都会馆、西安会馆、江西会馆、福建会馆,以及两广会馆、两湖会馆、云南会馆、贵州会馆等15个规模宏大的会馆,在昭通古城形成了丰富的清代中国古建筑群落。昭通是远近闻名的“会馆之都”。

这些会馆曾经是历史上商贾云集的地方,如今虽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但那份历史的厚重感依然让人心生敬畏。会馆内的木雕、砖雕、石雕等工艺精湛,让人叹为观止。沿着曲折的街巷前行,不时会遇到一座座古老的会馆。这些会馆见证了昭通古城的繁荣与衰败,也见证了无数商贾的荣辱与起落。

走进被修缮后的广东会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殿,正殿单檐硬山顶建筑,屋顶形式为“一殿一卷式勾连搭”,是昭通唯一的古建筑形制。正殿两边的叫耳房,南、北耳房及正厅相连呈“一”字形布局。让我兴趣陡增的是进门处的那座戏楼,戏楼为亭式建筑,穿斗式木结构,双重檐歇山顶。戏楼建筑艺术高超,显示出了古朴和大气。我凝视良久,眼前慢慢地浮现出戏楼过去的那些时光。伴随着咚咚锵锵,或激越或紧密的锣鼓声,戏楼上,演员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戏服,粉墨登场,用婉转流畅的唱腔和传神细腻的表演,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经典而传奇的故事。想必那时台下的观众一定是神情专注,或欣喜或激动,或愤慨或悲伤,沉浸在剧情之中。不用怀疑,在那个物质和精神相对匮乏的年代,戏楼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安慰是无法言喻的。如今,戏楼虽已被修缮,却再难看到当年表演的场面,留下的终归是驱不散的寂寞与清冷。有时候想想,这样的情景与我们的人生何其相似!

除了会馆,让人心心念念的就是昭通的老街老巷了。北正街林立的商铺、嘈杂的人声。建国街从清代至今,走出书法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街道呈斜坡状、极具烟火味的陡街。颇具特色的挑水巷,那磨得溜光的青石板路上,岁月不知道刻下了多少人走过的印迹。

然而,不管时光如何变迁,古城终究是古城,它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这片土地上,诉说着千年的过往。这里的建筑,无论是庙宇、府邸还是民居,都充满了古色古香的气息。站在古城的高处,俯瞰一切,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这座古城,究竟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洗礼才走到了今天。它见证了岁月的残酷,也承载了无数人的悲欢离合。然而,它依然屹立不倒,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如果说这些会馆、府邸、民居散发的古韵让人喟叹的话,那么昭通美食定然是这座古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漫步街头,放眼望去,各条巷道里的小吃摊、大排档、饭店、宾馆林立,油糕、饵块、米线、稀豆粉等一些北方人听都没听说过的风味小吃香气缭绕。从晨曦微露到暮色深垂,不管你何时到这儿,总会看到将小吃摊围得严严实实的“吃货”们。难怪作家贾平凹到昭通之后发出如此感慨:“云南人爱吃,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跑的除了草鞋!”挑逗着味蕾的美食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也让人感受到了古城的另一种风韵。

在昭通,不说别的,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洋芋,炒、炸、煮、烧,就可以做出多种不同味道的美餐。昭通人爱吃洋芋就像北方人爱吃烙饼一样平常、随意。与昭通人在吃上的“讲究”相比,北方人吃得似乎有点“将就”。一个大瓷碗,盛满了寡淡无味的小米粥,外加几个馒头和几块咸菜就是一顿饭。吃惯了昭通美食,再回北方,大概会好长时间都没有胃口。

昭通人不仅“会吃”,而且好客。只要有朋自远方来,他们会毫不吝啬地将浓茶、烧酒、大碗肉连同那种憨厚豪爽的乌蒙高原性格,一起往桌上端,让你感受不到半点“客居异乡”的怅然与落寞。

一瓦一砖筑楼台,一草一木映亭阁。这座古城,宛若一幅跨越千年的历史画卷,细腻地勾勒出老昭通城的辉煌与沧桑。小街小巷间跃动着生命的活力,古建筑则以沉稳与知性诉说着过往。热气腾腾的市井生活,更是为古城添上了几分生动与烟火气。昭通古城,气韵悠长,你所能想象的一切美好,皆能在此寻得踪迹。

古城之“思”

时光匆匆流逝,古城亦在不断地发展与蜕变。然而,无论如何变迁,其灵魂与魅力恒久不衰。我们的责任在于珍视古城,传承其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同时,我们须关注古城的发展与未来,使其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然而,当前众多古城正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双重考验。如何在维护古城原有风貌的同时,激活地方经济,提升居民福祉?如何在守护传统精髓的同时,巧妙融入现代元素,赋予古城新的生命力?这些问题,昭通古城同样面临,亟须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实践,亟须智慧与行动的双重响应。

自2022年起,昭通市政府已多次针对昭通古城的修复与保护展开专题调研与论证,明确了以昭通辕门口为中心的2.97平方公里区域作为古城恢复与保护的核心区,并制定了包括古城保护与整治规划、古城保护与提升控制性详细规划、古城道路交通综合管线文物保护与利用在内的3项专项规划。古城的修复与保护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保护后利用的策略,旨在强化昭通古城的保护与提升,保留城市的“烟火气”,再现城市的“老场景”。同时,确立了3年内将昭通古城打造成为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5年内申报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

加强古城保护与提升,对于传承历史文脉、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民人居环境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古城保护与提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铭记,修复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而应力求原汁原味,让建筑、街巷、供排水系统等历史印记得以真实再现,避免过度商业化带来“千城一面”的同质化危机。此外,应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古城保护法规,明确责任主体。深入挖掘古城的文化内涵,依托其历史、民俗、艺术等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在文创产品、文化体验活动方面加大投入,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民俗表演等活动,鼓励居民参与古城经营活动,提升居民收入与文化自豪感,进而增强古城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保护、利用、发展好古城,离不开政府、居民、企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与协作。只有在保护好古城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利用与发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让古城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其历史、文化、社会与经济价值的全面提升。

对古城的保护,实际上是对历史的追忆与敬畏,对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同时也饱含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让我们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思考,继续在探索与保护古城遗迹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唯有如此,方能更加全面地洞察昭通古城的往昔风貌、当前景象,乃至其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部分图片来源于昭通日报社图视库)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建忠/文  唐龙泉飞/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单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单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标签 >> 人文 昭通古城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