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7-06-06 09:53——做好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系列评论之一
本报评论员
2015年底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领,深入开展“挂包帮、转走访”,紧扣全市“六大战略”,制定出台了6大精准扶贫行动计划,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广大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
但是必须看到,脱贫攻坚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比如,有的地方在产业发展上不尊重群众意愿,违背市场规律;有的地方“干部热、群众冷”;有的干部认为抓几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完成了脱贫任务;有的地方群众工作浮在面上,忽视了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
纵观上述问题,其中有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在一些干部、群众身上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时间一长,问题自然就显现出来。这个问题就是没有坚持抓住“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进一步明确了人民在深化改革开放中的主体地位、原动力作用,进一步拓展了发展思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本身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
昭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硬骨头”。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必须坚持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脱贫攻坚中抓住以人民为中心,首要的是激发内生动力。贫困群众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扶贫的根本出路是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要引导和促进所有能劳动的人自力更生,就业、创业,鼓励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的明天。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做好对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培训、组织工作,支持他们积极探索,为他们创造各显其能的环境和条件。要振奋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的精神风貌。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人穷志不能短,没有脱贫志向,再多扶贫资金也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久。要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扶贫开发,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丰富贫困地区文化活动,加强贫困地区社会建设。
在脱贫攻坚中抓住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把上下、内外、直接和间接的一切力量、一切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着力打造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扶贫攻坚新格局,为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凝聚强大合力。
近段时期以来,一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正在全省、全市上下紧锣密鼓展开。只有抓住了“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我们才能在摸底排查中探索机制,创新方法,提高帮扶措施的精准度和务实度,做到找准症结、辨明方向、精准帮扶,确保精准识别摸底调查不变调、不走样、不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