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7-05-06 12:07◆记者 唐龙泉飞
翻开吉学贵的微信朋友圈,记录的动态除了一些生活点滴,更多的是与音乐有关内容。在如今开放的社会里,音乐梦成了很多平凡老百姓的梦想,也包括14岁就出门打工的吉学贵。4月下旬,记者拨通了如今远在浙江嘉兴市的吉学贵的电话,得知他对自己的人生很知足,并倾听了他一路走来的音乐梦和打工路的故事——
“小学三年级,代课老师教了我们一首叫做《我想有个家》的歌。因为这首歌,我喜欢上了歌唱,我喜欢上了各种不同的旋律,各种形式的音符。”吉学贵回忆起在家乡镇雄县黑树镇尾嘴村的快乐时光。吉学贵的父母都是爱好唱歌的人,吉学贵为有这样的家庭感到快乐。女儿吉琴的文章里是这样描写的,“当美妙的歌声响起时,犹如在山间环绕,就连鸟儿也来奏乐,青藤也来伴舞,拂过的微风像母亲的手掌一样温柔般抚摸着我的脸庞,我很庆幸我有着这样的生活。”
在昆明,辛酸的工地生活靠听音乐唱歌挺下来
由于家乡的贫困落后,加上年少时的好奇,吉学贵14岁就辍学跟着亲戚来到昆明打工。刚到昆明,年少不识愁滋味的吉学贵面对大城市的繁华感到兴奋,根本想象不到打工的辛酸,每天就跟着叔叔舅舅们在工地上干活,干完活就休息。时间久了,大城市的新鲜感也褪去了,开始感受到异乡的孤独和辛苦,吉学贵便开始寻找心灵上的寄托,慢慢的把寄托投在了音乐这个梦上。
是歌声给了吉学贵心灵慰藉。“工地上工作,每天都特别辛苦,时常想起曾经唱过的歌谣,父亲的二胡,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间。”吉学贵告诉记者那段辛酸的工地生活,现在想起都心有余悸,每天都是早出晚归,重复做着累活脏活,“同去的老乡连10块钱都不愿借给我,那时感觉人生就没什么期盼”,特别是年底结账时,工地老板仅给了吉学贵600元的工资。唯一值得吉学贵欣慰的是工地老板有一套功放设备,每天都会放一些歌曲,这是当时唯一能让吉学贵减压的方式。后来条件渐好转,吉学贵花25块钱买了一个录音机,“那时的钱几乎都用在了买磁带上”。
是歌声让吉学贵有了自己的家。几经周转,吉学贵在昆明这座城市也呆了三四年光景,换了好几个工地,最后辗转到一家餐馆当炒菜师傅。在这家餐馆吉学贵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秦小燕。那时的吉学贵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就听歌,一切烦恼、不快乐都会烟消云散,“那时最喜欢beyond乐队”,吉学贵告诉记者。
在成都,对音乐狂热高潮时期受挫折性打击
有了妻子陪伴,吉学贵想带着音乐走得更远。到了成都,城市的高速发展让吉学贵夫妇的生存压力更大,但这并不影响吉学贵对音乐的炙热、执着。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的成熟,音乐成了吉学贵的爱好,更是吉学贵的梦想,即使知道这样的音乐梦在成都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吉学贵还是选择了前进,因为他相信,只要努力,任何艰难险阻都难不倒。
吉学贵会把自己翻唱的歌曲制作成光盘,寄给远在家乡的女儿,寄托自己对女儿的思念。同样,5岁的小女儿吉璐收到父亲的专辑,欣喜相加、手舞足蹈,打电话问候在异乡打工的父亲,“爸爸,歌唱的真好听”。
“人多的时候,唱歌很热闹、开心;一个人时,唱歌更能调整自己,很自在,很享受自己。”
在成都,吉学贵遇到了几位志同道合爱好音乐的朋友,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个音乐梦,吉学贵和郑波等几位朋友琢磨着组建乐队,但最后以失败告终。吉学贵在电话里告诉记者,“组建乐队除了要买架子鼓等器材,还要到专业的老师那里学习正规的乐法。除了这些,每天的训练必不可少,当时月收入仅有1000多块钱的我们,哪有时间和金钱投入,打工挣钱养家糊口才是主要的。”现实的残酷,让吉学贵的音乐梦一下子破碎了,把他冷冷的逼回现实。
虽然女儿吉琴的文章里积极的描写着,“我们还是经常一起出去唱歌,背着吉他,踏着稳实的步伐向前走着,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怀揣着一个梦想,即使无法一蹴而就,但我们愿意长途跋涉,在这个充满荆棘的路途中,获得片刻的满足,这样心里也会感到快乐”,但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得不承认,吉学贵的音乐梦进入了低谷时期。
在广州,一场比赛重拾音乐热情走出音乐低谷
如果说成都给吉学贵的音乐梦留下创伤,那么广州这座城市就是医治创伤的良药。
离开伤心地成都,吉学贵到了广州,在一家服装厂就业,生活平淡,工资一般。不知不觉,吉学贵不再为音乐梦拼命,毕竟,当时的他也是一个成熟稳重的男人,知道生存才是革命的本钱。那个当初为梦想倾尽全力的小伙子,在岁月和现实中不知不觉的远去,每天过着平静的技工生活。
每个人年轻时的梦想是不会轻易磨灭的,只是隐藏起来罢了,关键时候将会用另一种形态呈现。吉学贵的音乐梦就是这样。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次歌手大会,一首首熟悉的歌曲让吉学贵想起以前的音乐点滴,掩埋在心底的梦想再次苏醒。“我不能忘记,我应该重新拾起它,哪怕再次失败,我也不会抱怨,去完成没有完成的点滴梦想。”电话那头吉学贵激动地告诉记者他当时的想法,仿佛事情就发生在昨天。吉学贵刻不容缓地报名参加了那次比赛,不求名次,只希望能尽力做到最好。吉学贵说,那天他站在舞台上,手里握着麦克风,一首《卓玛》唱出了当年的自己,更是现在的自己。当时就仅仅想用这首歌感谢我的妻子,感谢她默默支持和鼓励,没想到这首歌最终得了第一名,出乎我的意料,更多的是鼓舞。“当时我像是着了魔一样,在大家的欢呼声中,我一口气唱了六首歌,衬衫都湿透了。”站在台上的那一分钟吉学贵才明白荣誉证书以及600元的奖金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这一唱唱回了他对音乐的信心,这一唱让他知道音乐和打工一样,努力是不会白费的。从那次后,朋友婚礼、厂里年欢会,不管什么,只要与唱歌有关的活动,吉学贵都当仁不让的参加。
经历了人生中两次音乐梦的低谷和高潮,吉学贵在音乐这条路上更加理智,“以前的打工生涯是为了支撑我的音乐梦,而现在的音乐梦是为鼓舞我的打工路以及人生”,吉学贵早已把唱歌当成他生命当中的一部分,他真诚的感受到他热爱音乐,“这些年如果不唱歌,在外打工根本坚持不到现在;太庆幸自己爱好唱歌,让我拥有的幸福家庭”。
在无锡,技工是事业音乐是生活不可或缺
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吉学贵带着妻子到了江苏。吉学贵深知城市有陌生地方,但音乐是不分地域不分彼此的,是不会陌生的,有音乐的地方就不会有陌生的城市。吉学贵从到成都那年开始就在服装厂上班,再到无锡时早已练就了一手专业的服装技工本领。在无锡,吉学贵也不例外,依旧在一家服装厂上班,但是,待遇却要比以前好很多。
在无锡这里,厂里每一年都会举办一个联欢晚会,每次都是吉学贵必须参加的,那可是他人生中的大事。因为自己对音乐的挚爱,和周围人的认可,渐渐的,吉学贵成了周围人群中的“红人”,很多人都会来找他唱歌,“我至今还记得唱一首是100块钱,虽然很少但我却很知足”。吉学贵知道,唱歌是不能用金钱去衡量的,它发自于你的内心。“当时还有一些小妹妹找我要签名呢,记得我都感动得要哭了。”吉学贵在电话里回味的讲着。
“以前,我喜欢唱在外打工的歌曲,慢慢的,随着城市的变化、家庭环境的改善,我现在更喜欢唱豪放的草原歌曲,因为唱草原歌曲我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说起吉学贵的家乡镇雄黑树镇,虽不像草原那样平旷,也有一片接一片的草地、大山。记者曾看到一篇文章是这样描写的,“初秋的黑树,到处涌动着希望。村间路上,村民跟在牛后蹒跚而行;农家圈里,肥猪嗷嗷而叫;山间原野,板栗树、核桃树成片而生,大的果实满枝、充满诱惑,小的树干粗壮、充满生机。”
吉学贵意味深长的感叹,“如果不是音乐,我打工生涯不会坚持这么久,我相信热爱音乐的人,生活一定不会很差。”
现在,吉学贵带着妻子又到了浙江,在嘉兴市欣贤服装厂上班,有音乐和家人朋友相伴,甚是满足,“有自己的房子、车子,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要是我和老婆一年收入十几万元可就好了。”
交谈接近尾声时,记者被吉学贵最后一段话触动了。
从我开始唱歌到现在已经有26年了,我从未感到丝毫的厌倦,因为音乐已在我的生命里了。我曾经也放弃过,堕落过,沮丧过,但都挺过来了。每次听到音乐,我都会充满活力,感觉自己还年轻,要把每天都过得充实。我热爱音乐,不是因为好听才热爱,我热爱的是那每一个音符里面散发出的热血,每一个歌词里透露出的热泪。它可以给我带来幸运,即使工作再辛苦,只要一唱歌,我就觉得所有的烦恼都被抛之脑后去了,这可能就是音乐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