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我和我的家乡∣百年乡愁

 2024-07-25 23:22  来源:昭通新闻网

在蒙姑镇东北边的群山腹地,坐落着美丽而静谧的小村庄——拖坑村。进村的道路是一条“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它像一条白色的巨龙悬挂在山间,气势逼人。经过高高的寨门,拖坑村最为平坦的一块土地映入眼帘,满目生机和绿色是拖坑人民勤劳耕种的见证,星星点点的白色是拖坑人民居住的房屋。

进入村庄,沿着大道一路直行,随处可见绚丽多彩的壁画点缀在白色墙壁上,走路约10分钟,便来到一栋高高的房屋面前,敲开院门,只见一位穿着一件灰黑色的短袖,外罩一件军绿色的马甲,发须皆白、精神抖擞的老人正在择豆角,他手臂有力、手指枯瘦,动作间能清晰看见上面浮动的青筋,正是93岁的耄耋老人余世选。

“我是1931年出生在壁山的,在我一岁的时候,听说因为家里人口多,壁山的土地不够耕种,所以就搬到拖坑村大皮坡种地。当时是向杨姓地主家包了‘一角地’(约6亩)耕作。”老人回忆着,白色的长长的胡须和眉毛在微风中微微摆动,约百年的历史在他口中娓娓道来。

“1936年,我们家又搬迁到拖坑坪子这里,重新向陆姓地主包了‘一角地’耕作,那时候的地租可高了,我家需要上供一旦五(约15斗)的地租。”老人说起来,脸上有些严肃,“日子是真的苦,而且靠天吃饭,收成也不好,像玉米收获的时候,一只手就能捏七八个,因为太小了,很多还是空壳子。”

1949年,人民迈着轻快的步子踏入新中国,这一年余世选18岁,他说:“ 从民国到新中国,我们的日子迎来新的变化,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土地,税也减少了很多,特别感谢中国共产党,说起来我们这偏远的山区以前还来过红军呢。”老人微微笑着追忆,“听说那会红军长征和打游击的时候都经过我们对面山头的马帮路,人可多了,从山头到山尾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可壮观了。”

1952年,21岁的余世选意外接触到了《百家姓》,从而开启了识字之旅,他每天干完活以后都会抽时间认字,慢慢地《百家姓》被他学完了,在1955年,他非常幸运地被选送到巧家上学。

“因为识几个大字,1956年我们这里的人民公社成立以后,就让我来做会计,一直到1959年公社撤销。”余世选有些自豪地笑着说,“你们年轻人是没有经历过这些的,那个时候都办的大食堂,整个村的人都一起干活、一起吃饭,热闹的哩。”

1972年是老人记忆画卷中又一处浓墨重彩,“当年免‘五税’了,从那年以后,我们种的庄稼、养的牲畜都能大量存余,日子越过越富足了,之后我们的村庄就像是按下了加速键,1997年,在国家的关心下,我们开始修路,交通便利了,新世界也走进来了。”

这位93岁的老人一辈子都被拴在土地上,没有出去过,幸运的是,新世界为他敞开大门,向他走来,带他看了家乡的成长,从自行车、缝纫机、到彩电、冰箱、洗衣机,家乡在余世选眼中发生着不可思议的变化,他欣喜于这种变化,更惶恐于自己会被抛下,“我已经很老了,现在头发白了、眉毛也白了,而我的家乡,正是年轻。不过没关系,我的儿子、孙子、重孙他们会继续替我看着我的家乡。”乡愁就像是烈酒,时间越长越是香醇醉人。

通讯员:张玉霞  文/图

校对:胡远松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标签 >> 巧家 乡愁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