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4-07-23 09:39民族文化活动
果农在采收苹果
八仙营清真寺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红苹果乡村旅游度假区
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石榴红家园
八仙营清真寺宣传标语十分醒目
昭通市202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集中输出欢送仪式现场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冯琴
编者按
磅礴乌蒙,昭明通达。这里,历史悠久;这里,文化厚重;这里,各民族同胞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垧田、同建一家园;这里是和美昭通。昭通之美,美在团结和谐,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美在奋发进取,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美在安居乐业,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昭通,已成为中华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本报记者实地走访了昭通市多个地方,真切感受到昭通市着力在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出实招、见实效。如今,昭通市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域升级走细、走深、走实,勾勒出一幅各族儿女团结友爱、安居乐业的和美画卷,融入昭通,成为新的向往。
鲁甸卯家湾:
交融同心 共建家园
“搬出大山天地宽,幸福家园卯家湾。”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高楼外墙上的红色标语,道出了各族搬迁群众的共同心声。
盛夏时节,来到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只见栋栋高楼拔地而起,社区服务中心、学校、医院、商超、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宽阔笔直的道路上行人来往穿梭,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搬进城来住上这么好的楼房,眼瞅着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辈子做梦都没有想到能过上这样的生活。”这是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和悦社区70岁的居民邹文昌经常说的一句话。他来自鲁甸县梭山镇,老家山高坡陡,生产生活条件较差,而搬迁后住的新房子有100多平方米。
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共安置鲁甸、巧家、彝良、永善、盐津5县39096名汉、彝、苗、回、布依、壮族等搬迁群众,是一个多民族互嵌融入、和谐共居的大家庭。
只见卯家湾安置区香葱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搬迁群众们抢抓农时搬运、分拣、栽种香葱。
“香葱一年可以种三季,有7.5吨的产量,按照平均每吨香葱4000元估算,亩产值能够达到3万元。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从事种葱、拔葱、洗选葱、土地整理等工作,在家门口做工一年就有上万元的收入!”指着上千亩翠绿的香葱,鲁甸县砚池街道办主任熊娟如是说。
“搬得出”只是第一步,昭通市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让搬迁群众实现从“安居”“乐业”到向“幸福”“美好”转变。在卯家湾安置区,上级部门积极配套产业,充分保障就业,将产业建设与安置房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建成,配套建设2200亩绿色食品加工园、3000亩现代物流园和1万亩蔬菜基地、1万亩苹果基地的“两园两基地”产业园,打好产业、就业“组合拳”,让群众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扶贫车间热火朝天,产业园里忙碌不停,商业街、游乐园、广场夜市,满足了群众自主创业需求。目前,通过外输、产业配套等推荐岗位,卯家湾安置区基本实现了有劳动力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零就业家庭清零的目标。
“卯家湾来变了样,修起多少电子厂,吃苦耐劳把班上,幸福生活跟得上……”刘双剑时不时哼哼这首《歌唱卯家湾》。
刘双剑是一个“外来媳妇”,丈夫袁洪向的老家在鲁甸新街镇坪地营村,2019年底搬到卯家湾安置区后,日子越来越好。见社区里活多人手少,刘双剑主动报名当志愿者,帮着照顾老人,还带着搬迁妇女学缝纫。如今,她当上了卯家湾社区副主任。
“过去,孩子读书要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如今学校就在安置区,一出家门就能够上学,这些都要归功于党的好政策。”刘双剑说。每年暑期,为了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卯家湾安置区结合实际,在雨露、春熙等4个社区开展“护苗”暑期陪伴成长活动,志愿者、社工陪孩子们读书、学习,和孩子们一起打乒乓球、下五子棋、做手工,欢乐的笑声不时在教室里回荡。
人越走越近,心越交越亲。据悉,安置区建立街道、社区、片区、楼栋、住户五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采取“领导挂社区、党员联万家、部门包楼栋、干部帮群众”挂联模式,创新探索“红黄绿”精细化管理模式,经验做法获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农业农村部认可推广。通过空间互嵌促共居共学、文化互嵌促共事共乐、经济互嵌促共建共富、社会互嵌促共治共享、心理互嵌促共通共融,一体化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促进各族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互嵌共荣。
街道党工委及相关社区荣获“云南省社会治理创新奖”一等奖、云南省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试点村(社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团结、融洽,亲如一家正是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真实写照,在这里,各族群众心相连,情相牵,用实干和奋斗共同建设新家园。
八仙营清真寺:
同心同向 聚力同行
几处青山隐古寺,一溪流水渡八仙。从昭通市城区往东南约5公里,有一古寺默守山间,这就是昭通八仙营清真寺。寺院始建于公元1730年,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期间,几经损毁和重建,历经风雨沧桑,依然保有古色古香的韵味与中华文化的魅力。
沿着斑驳的石阶与苍翠的松柏,走进古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红色基因,爱国爱教促团结”“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等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十分醒目。
再往里走,古色古香的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展厅、解放军四十三师师部指挥部旧址、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栏、八仙营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等功能区有序布局,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学习。
“1950年2月,解放军四十三师奉命南下,从贵州威宁进入昭通,受到昭通市守望乡各族群众及宗教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师部驻扎在八仙营清真寺,并以此为指挥部,为解放昭通作出了积极贡献。”八仙营清真寺讲解员热情地为大家讲解这段红色革命历史。
红色文化润心,爱国主义精神寄情。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八仙营清真寺焕发新的活力,肩负起了全新的历史使命:在重大节日组织升国旗仪式,奏唱国歌,增强信教群众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设置展板宣传宪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宗教事务条例》、民族团结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内容;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建成了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展厅,采取展板、书屋、电子屏等方式,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依托解放军四十三师师部指挥部旧址这一红色文化资源,在这里建成昭通市八仙营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系牢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八仙营清真寺属昭通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不仅可以领略传统中式古建筑之美,还能参观1950年2月解放军四十三师进驻昭通城时的师部指挥部旧址,实地感悟红色文化。”前来参观的李先生说。
守望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马凌锋介绍,今年以来,共有来自省、市、县的团队及社会各界人士170余批次8000余人到八仙营参观学习。
长期以来,清真寺始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浓郁的人文环境、厚重的历史底蕴,围绕“传承红色基因,爱国爱教促团结”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教育引导信教群众始终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同心同向,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获得“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全省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点”“第四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宗教活动场所(和谐寺观教堂)”等荣誉称号。
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
产业引领 共同富裕
小小红苹果,带富一方人。
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昭阳红”苹果品牌龙头企业,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走进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的苹果分选生产车间,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果香,一颗颗红彤彤的苹果在自动化分选线上翻滚,经过检测通道,按照重量、果型、甜度等被分成了数个等级称重、装箱,上百名车间工人正加班加点,以最快的速度将苹果装车发运。今年4月,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的苹果首次随载人飞船进入空间站,成为保供鲜食水果。
“整条分选线有36个通道,每个通道的标准都不一样,通过中央控制,分选线根据苹果甜度、糖度、酸度进行监测,并分等级出果。”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温连庆介绍,公司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依托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职工带头示范作用,通过现场会、板凳会、院坝会对务工群众讲政策、谋发展、算细账,让各族群众与企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时,公司将苹果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媒介,以苹果产业发展助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共同奏响民族团结和谐奋斗主旋律,共同推进“昭阳红”基地建设。
一人富不算富,基地带领大家共同富。
“我以前在果园疏花疏果,年务工收入有3万元左右,今年从公司承包了84亩果园来管理,公司以每年每亩650元的标准支付托管费,年收入增加到了5.4万元。”通过共享产业发展红利,昭阳区永丰镇新民社区群众甄全米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岗就业增收。和甄全米一样,从传统农民变成产业工人的群众,仅新民社区就有100余人。
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基地每年带动各族群众务工5000余人、支付群众各类收入9000余万元,利益联结进一步紧密,“昭阳红”苹果变成了昭通各族儿女共同团结奋斗的致富果。
休闲垂钓、户外露营、湖面泛舟,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主题景区引人入胜;民宿休闲、特色美食、体验苹果采摘乐趣,一项项极具体验感的特色项目备受游客青睐。去年10月,位于昭通市永丰镇荒冲自然村的红苹果乡村旅游度假区开园迎客,从此,昭通苹果产业农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迈出了新步伐。
“以前的荒冲地如其名,是个交通不便、产业薄弱的贫困村。如今,通过共享产业发展红利,荒冲自然村变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度假区,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昭阳区永丰镇副镇长李旭东说。
昭通市以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引领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资产变股权、集体有股份、农民有收益”和“资产抵押、固定收益、股金分红、务工收入”的思路,建立“龙头企业+基地+支部+合作社+老百姓”的利益联结机制,全力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建设苹果科技集成示范基地。目前,“昭阳红”苹果基地已走上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建成了全国单体连片最大的现代苹果基地,为产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赋能增效。基地带动各族群众共同增收致富,实现从“红苹果”到共同繁荣发展“幸福果”的华丽蝶变。
昭通市人社局:
东西协作 互融共进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就业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是每一个家庭稳定和幸福的支柱,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昭通市积极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提升、就近就地就业、稳定就业激发了各族群众内生动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托起了“稳稳的幸福”。
“务工3个月就可以享受特殊生活补助和务工补贴,每人1500元。我们从昭通市绥江县来上海的老乡还建了个微信群,绥江县和闵行区人社局的领导都在群里,有什么困难我们就在群里面说,他们会来帮助我们。”远在上海闵行区浦江高科技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工作的刘万洪在电话里告诉记者,有了人社部门的帮助,在上海工作比较稳定,这些年在老家买了房,买了车,还存了一笔钱,希望再奋斗几年,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外出务工,找到合适岗位尤为关键。在闵行区就业促进中心的帮助下,来自绥江县中城镇良姜村的90后大学生曾文烽,在上海通达理集团下属的一家网络科技公司找到了一份好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奋斗,如今小伙子已成长为企业的一名运营总监,平均年薪超过了30万元。
“在上海过得都挺好,闵行区人社局的老师逢年过节都会来看望我们,询问我们的困难,公司的工资待遇、福利都挺好,这份工作发展前景也不错。”曾文烽表示,上海就是他的第二故乡,希望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留在上海发展、定居。
就业,一头连着饭碗,一头连着发展。随着沪滇协作的不断深化,闵行、绥江两地人社部门精准对接,考察推介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将优质务工岗位送到家门口。同时通过组织专车专列、发放出行礼包、油补红包、返岗礼包等举措组织劳动力集中输出,通过建立务工交流群、发放务工补贴、特殊生活补助、节假日开展走访慰问等活动帮助劳动力实现稳岗就业。
绥江县的成功工作模式只是昭通市的一个代表。近年来,昭通市人社局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人社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以转移就业、促进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和流动融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与省外274个地区建立劳务协作长效机制,坚持“点对点”供需匹配、“手牵手”协作并进、“一对一”精准输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春风行动”、“就业红娘”等服务活动,开创“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点对点、一站式”劳务输出昭通模式,实现常年稳定转移就业250万人以上,其中省外输出130万人以上,转移就业人数、省外就业人数总量稳居全省第一。同时,成立流动党员党组织97个,建立驻外服务站27个,常态化开展政策咨询、法律援助、权益保障等服务,帮助务工人员增加收入的同时,推动各民族在全国范围内大流动、大融居,先后获得“全国人民最满意公务员集体”“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昭通市推动创新实践,探索创建工作新路径,立足全市民族分布特点,在3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186个全省示范单位、3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带、60个“三项计划”实践基地等领域多方位、全域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示范;深入开展“十进十促”创建活动,清单式细化工作任务,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
本版图片由昭通市民族宗教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