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改革风帆劲 “秋城”满目新 ——昭通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综述

 2024-07-17 11:41  来源:昭通新闻网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勇立潮头,改革者胜。

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首贷服务中心”县域全覆盖,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难融资等问题,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信贷咨询、产品推介、融资受理等“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行“一窗通办”,全力打造“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了群众和企业“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愿景。

……

过去10年,我市推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改革方案的实施方案、配套方案以及创新改革方案2200余个,开展改革试点116项,全市改革呈现纵深挺进、全面发力、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

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坚持用“关键一招”破题清障、激发动力,以增强变革力为主线,以“三法三化”和“三个马上”工作要求为行动抓手,守正创新,接续发力,一系列引领性改革举措、标志性改革典型、创新性改革成果相继涌现,为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仅2023年,我市就有17项改革经验被国家及省级推广、11项改革入选省级优秀案例。

纲举目张,改革走深走实

顺时而应势,谋定而后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深刻把握改革阶段性特征,以系统思维谋篇布局,树立改革重实效的鲜明导向,以务实有力举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探索形成一套统筹兼顾、协同高效的改革“章法”和“打法”。

注重系统谋划,做好整体设计。市委深改委对标对表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召开市委深改委会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37次,审议改革文本189个,研究重点改革工作106项。始终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一要点四清单”统筹抓实改革工作,确保改革既有总体“效果图”,又有细化“施工图”;不断建立健全昭通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体制机制,打通影响发展的“肠梗阻”,构建起同轴运转、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改革工作格局。

精准“点题派单”,主动探索路径。明确年度改革主攻方向和重点事项,聚焦制约改革发展的难点堵点开展“点题”,向具备先行先试、主动探索条件的县(市、区)“派单”,市直部门加强政策扶持、业务指导,探索不同条件下的改革实现方式。

完善试点分类,踩准改革节奏。抓住“承接、推进、验收、复制推广”等关键环节,探索改革试点“闭环式”管理模式。市场主体年报公示精准化试点、鲁甸县群团“联盟”建设试点、永善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等一批改革试点扎实有序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

加强典型培育,做好示范引领。紧盯重点任务主动作为,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对账机制,推动重点改革在昭通落地生根。制定出台衔接资金使用管理“十二条措施”,赋能乡村振兴,发挥衔接资金最大效益,该做法被国家部委和省级部门作为典型案例推广学习。构建普通高中教研联盟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学习。

严格督察问效,推动改革落地。用好改革督察“利器”,实行“全面了解—成效验证—重点督办”链式督察方式,每年度对重点改革事项开展实地督察;发挥好改革考评“指挥棒”作用,建立改革责任落实倒逼机制,不断营造“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改革氛围,推动改革精准发力、精心实施、精准落实。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随着一项项实施方案和改革举措的陆续出台,全市上下坚定改革方向、保持改革韧劲,体系化抓推进、促落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靶向施治,改革破题破冰

改革利刃,打通堵点,释放活力。近年来,我市把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维、改革的方法贯穿各项工作始终,在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保安全、促团结上下功夫,坚持问题导向、有解思维、创新引领,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县(市、区)改革品牌”亮点纷呈——

镇雄县打好劳务外输内引“组合拳”,有力保障59.68万脱贫群众及“三类对象”增收,其经验和做法在全国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上分享,被评为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典型经验;彝良县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相关经验做法获省委领导批示;大关县发展“交快合作+商业赋能”物流配送模式,入选省级乡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典型经验;威信县探索建立“五抓五促”长效机制,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成功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水富市创新打造“五城”建设示范样板,被评为云南省首批10个“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之一,改革发展动能强劲……

“部门改革重点”成绩斐然——

市纪委监委建立“八个一”监督闭环机制,创新探索出一条高质量的监督之路,推动监督工作提质增效;市委组织部探索创新适应新形势的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模式,获省委组织部和省党建研究会2022年全省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点调研课题一等奖;市公安局采取“五化五盯五改”举措,构建派出所分类考评体系的做法在全省公安机关推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融合共建改革,全力破除体制障碍、整合优势资源、再造服务流程,最大化方便群众办事,赢得点赞和肯定……

一次次创新性探索、一个个突破性进展、一项项标志性成果,镌刻着昭通改革步履铿锵的印记,昭通集成改革的显示度、辐射面、影响力持续提升。

盘活“棋局”,改革有形有实

发展是目的,改革是手段。我市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以重点“落子”,盘活改革“棋局”,激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产业发展生机勃勃。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改革,加快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苹果、马铃薯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稳中向好;70万吨水电铝项目实现稳产达产,合盛硅业、旗滨集团、新安化工等项目加快推进,页岩气、风电、光伏、抽水蓄能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进展良好;镇雄大古里欢乐城景区、小草坝生态旅游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乡村活力不断激发。出台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系列文件,推动农村资源要素不断优化重组、生产关系逐步变革重构。深入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全国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现场会在昭通召开;大力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昭阳区太平街道水平社区、鲁甸县小寨镇赵家海村、水富市两碗镇三角村等村(社区)的典型做法入选云南省第一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成立全国首个“乡村CEO学院”,彝良“云中苗寨”、昭阳“坝上花海·七彩坝塘”、鲁甸“云中乐谷”3个脱贫致富示范区先导工程引领作用明显。

生态底色持续擦亮。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健全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机制,持续开展赤水河流域(云南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出境断面水质保持Ⅱ类,赤水河(昭通段)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镇雄县荣获“中国赤水源方竹之乡”称号,绥江县被自然资源部认定为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着力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全市经营主体总量从2021年末的28.25万户,增长到目前的39.05万户,净增10.8万户(其中企业净增1.97万户),增长率达38.23%。

人才引领作用凸显。实施兴昭人才支持计划,坚持为资源开发、产业发展、企业创新、事业突破找人才,全市人才总量突破40万人,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创新创造活力。优化政策引才,出台“一事一议”引才、柔性引才等政策,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710人,新建省级创新平台38个,省、市院士专家工作站106个。

乌蒙山麓,金沙江畔,改革大潮处处涌动。勤劳智慧的昭通人民正以改革“先手棋”,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紧扣民心,改革可感可及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我市紧扣民心所向,围绕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以改革之力,落民生之实,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改起,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成绩单。

文化供给更加丰盈。县、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文艺院团改革取得新进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打造新时代“昭通印象”,倡导树立“文明、诚信、包容、友善、淳朴、勤劳”六种良好风尚。出台昭通市首部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培育昭通“艺术家第二居所”,打造昭通市新型文艺工作平台;大关县“背篼图书馆”文化扶贫实践模式入选云南省乡村文化振兴典型案例。

教育改革力度空前。加快补齐教育发展短板,围绕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义务教育“双减”和“双升”、组建教研联盟等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构建“1+N”一体化职业教育办学体系,该做法在全省推广;启动乡镇(街道)小学(幼儿园)学区制管理改革,解决管理人员冗余、激活办学动能、缩小办学差距、实现均衡发展。

医养能力提档升级。深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持续开展DIP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开展多种形式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由2022年的34.49%提高到40.72%;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昭通惠民保”推进医疗救助资金市级统筹;彝良县组建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对慢性病进行标准化管理,成为云南首个建立县、乡、村三级互通和线上、线下三级共管诊疗模式的县。

帮困解难惠及民生。创新“一老一小”工作机制,扎实推动民生领域“小切口”改革,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一老一小”的幸福生活,相关改革经验做法在省级媒体刊载。

民主法治阔步前进。创新开展“昭通政法挂千村,乡村振兴法治行”活动,全面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探索建立“3+3+3”基层治理模式,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昭通。鲁甸县易地搬迁安置区“红黄绿”动态管理模式列为全省第二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昭通市政法干部下沉一线推动基层治理大提升被评为全省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先进典型。

城市品质蝶变跃升。加快构建昭鲁一体化“4+2”发展格局,大力破除制约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昭鲁靖“一城三区”协同发展步伐加快。深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三年行动,城镇跨越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加快推动城乡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全面开展城市道路和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全市建成区公共区域专业保洁率达100%,机械化清扫保洁率达80%;加强处置设施建设,城市(县城)生活垃圾处理率100%、生活污水处理率98.53%。

率先、提高、新增、推广!一个个动词刷新改革成果、注解发展变化、厚植民生福祉,让广大群众增强了改革获得感、感受到了改革“温度”。

时间镌刻着奋进者的勇毅,历史见证着改革者的担当。在深化改革的征程上,昭通将坚守改革初心,勇担改革之责,在新时代改革大潮中劈波斩浪、勇毅前行,谱写出更多新时代“昭通印象”故事,交上更加精彩的“改革答卷”。

(图片来源于昭通日报社图视库)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建忠 唐龙泉飞/文  

校对:周万琴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