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盐津发展“甜蜜经济” 点亮“莓”好生活

 2024-07-06 20:31  来源:昭通新闻网

时下,各地蓝莓已进入采摘期。走进盐津县兴隆乡保宁村一把伞蓝莓基地,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蓝莓挂满枝头,长势喜人,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采摘。

“这里的蓝莓口感很好,自己亲手摘,体验感很棒。”听说一把伞蓝莓基地的蓝莓熟了,游客黄训兰特意从四川赶来体验采摘乐趣。

据了解,保宁村一把伞蓝莓基地的土壤酸碱度适宜,且具备良好的水源条件,非常适宜蓝莓生长。保宁村通过引进扶持种植大户、村集体流转土地等方式大力发展蓝莓产业,并提供种植技术指导、资金扶持和市场对接服务,助力群众增收。

“我一共种植了600余亩蓝莓,已有250余亩达到丰采期,去年收入达10万元,预计今年的收益会更好。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大力发展蓝莓产业。”种植户叶九容说道。

叶九容还向笔者介绍,在种植环节,他们施的是有机肥,并采用人工除草、物理防控等绿色生态种植技术,以确保蓝莓的品质。此外,还积极探索“鲜果+深加工”模式,将蓝莓加工成蓝莓酒、蓝莓果酱等多元化的产品,增加蓝莓附加值,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蓝莓种植基地从田间管理到采摘,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蓝莓产业给当地种植户带来收益的同时,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就近就业,增加务工收入。

据保宁村驻村第一书记刘俊表示,今后将继续认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积极争取项目,持续扩大种植规模,完善配套设施,倾力打造好集观光、休闲、采摘为一体的一把伞蓝莓基地。

近年来,盐津县坚持以大项目带动产业化发展,积极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优质的粮食作物、蔬果等作为特色产业来抓,并积极出台扶持政策,重点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广现代种植技术,加快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着力打造了一批效益高、前景好、可持续的农业项目,全面推进全县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通讯员 吉秋园 吴强 文/图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罗崇欢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罗崇欢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