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人才兴昭㉒丨朱世银:挖掘“土”资源助推种业振兴

 2024-07-05 10:04  来源:昭通日报

6月22日,在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永丰科研基地,朱世银穿梭在各个种植大棚间,细心地指导工人们为葡萄、辣椒、番茄等选育品种进行修枝、除草、搭架。

朱世银出生在农村,自2011年毕业于西南林业大学以来,一直从事蔬菜及特色水果新品种选育、引试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现任昭通市农业科学院经作所所长,云南省蔬菜产业技术顾问专家、昭通市实用性村庄规划专家、昭通学院农学院校外教师。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与庄稼打交道,对农业有着深厚的感情。”谈到为何选择从事农业工作时,朱世银如是说。

昭通“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造就了丰富的农业种质资源,有高等植物151科、457属、1025种,这些“土”资源是宝贵的基因资源,是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但由于地方品种种植时间长,农户常年自留种,导致地方品种优势衰退、种性退化、品质下降、产量不稳定、抗性差。为抓好昭通地方特色果蔬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开发和利用,朱世银与团队凝心聚力,广泛收集种质资源,科学制定育种目标,明确育种思路,加强对外合作,引进先进的育种技术,强化种质资源的创新及利用,加快新品种选育进程,致力于挖掘“土”资源,助力种业振兴。

收集保护 避免地方品种流失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作物新品种层出不穷,新品种产量高、抗性强,加速了种植品种的更新换代,导致地方品种流失严重。朱世银认为:在昭通能够保留下来的老品种,一定有其明显的优势或突出的口感风味。但令他担忧的事也随之而来:这些老品种越来越少,若干年后是否还存在?

为了让这些“土”资源得以传承,10多年来,朱世银带领团队一直致力于收集保护地方特色果蔬种质资源,避免地方品种进一步流失,截至目前,已收集保存辣椒、芥菜、南瓜、菜豆、胡萝卜、茄子、黄瓜及猕猴桃等各类地方特色果蔬种质资源1000余份。

开发利用 挖掘本土资源价值

对于收集的种质资源,如何开发与利用?朱世银带领团队对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繁殖更新,并鉴定评价其基本生物学特性,有价值的就持续开展提纯复壮工作,暂时没有价值的就放入种质资源库中保存。

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一份坚持都会有收获。目前,朱世银和团队利用地方优异种质资源选育出果蔬新品种14个应用于生产,其中获得农业农村部登记品种4个(黄瓜品种寸金1号、辣椒品种昭椒3号、昭椒4号、昭椒5号)、省级鉴定品种10个(芥菜昭芥1号、昭芥2号、昭芥3号、昭青1号、昭青2号,猕猴桃恩宏1号、恩宏2号、恩宏3号、恩宏4号、恩宏5号),恩宏2号入选2023年云南省农业主导品种、昭通市农业主导品种,昭芥1号入选2024年云南省农业主导品种,恩宏1号、昭芥1号入选2024年昭通市农业主导品种;筛选出地方优良种质资源自交系品种40余个;利用猕猴桃优异种质资源配置杂交组合品种60余个。

良种良法 服务产业提质增效

针对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朱世银与团队在开展大量的试验、示范和研究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归纳总结,制定并发布了《柑桔生产技术综合规程》《草莓设施栽培技术综合规程》《枇杷栽培技术规程》《叶瘤芥(奶奶菜)栽培技术规程》《叶瘤芥(奶奶菜)产品分级标准》等11项昭通市地方标准;在《中国蔬菜》《贵州农业科学》《上海蔬菜》等国家和省级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技术方案、调研报告20余项;先后实施国家、省、市蔬菜及特色经作项目30余项,累计引进特色果蔬品种300余个,筛选出优良品种20余个应用于生产。

农以种为先。“科研人员就是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作为育种专家,朱世银与团队努力选育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品种。在他看来,品种选育是重头,配套的栽培技术也必不可少。近年来,朱世银走遍昭通的山山水水,深入各县(市、区)指导推广农业技术,为农户们解决了不少农业栽培的技术问题。

2023年,朱世银入选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昭通市“兴昭人才支持计划”产业创新人才。说到荣誉,朱世银觉得,荣誉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整个团队的,庆幸自己在一个优秀的团队里工作。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昭通的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工作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 朱世银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将依托乌蒙山区种业创新中心,继续带领团队收集保护地方特色果蔬种质资源,研发和推广更多更好的农业科技成果,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做大做强昭通优势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建设美好家园而不懈努力。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丽娟 文/图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人才兴昭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