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少年丨让心中的诗慢慢绽开

 2024-06-29 10:13  来源:昭通新闻网

不知为何,我对诗总有一种莫名的熟悉与亲近感。每到一处,心里想到的是诗,想要抱回家的也是诗。

去年暑假,我应孩子之邀到武汉旅游。

置身于黄鹤楼,映入眼帘的是那满廊满屋无声却耀眼的诗画,令人激动,让人心醉。诗里释放出来的是情怀,画中透出来的是热浪。俯瞰长江,波光潋滟,滚滚东流。悠远的天空下,白帆点点,水天一色。李白当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那番情调顿时涌上心头。这不就是我期盼已久的风景吗?

听人说百遍,不如见一面。我感受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真实意境,我追寻到了其中的情感启迪和思想感悟,追寻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怀古感今,思想得到升华。

一路风尘,满眼的诗。诗中有画,画里有诗。登过“云霄顶上放远山,景物风光任览观”的龟山电视塔,去了有“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之景的东湖风景区,跨越武汉到了“览得长江送流水,白云荡荡自悠悠”的三峡大坝……

从武汉回来,我心里时时迸发着生命的震撼与激情,期盼着和我深爱的孩子们在学习中精神相遇。

时光如长江奔流一般。栀子花开了,在那丹桂飘香的季节,校园里听不厌的铃声响了。我带着热情和学生们一起看在武汉拍摄的照片,引领他们透过画面领悟诗人寄托在碧空里、江水中与友人的离别情感,分享龟山电视塔上开阔的视野,欣赏“喜茫茫,空阔无边”的东湖美景,感叹三峡大坝“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奇壮美……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我再次打开那些珍藏的照片,“老师,如果我们在赏景的时候能写下一首诗来,那该多好啊!”我幽默地说:“这些诗画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情感深处,我为什么要把这些画面重现?目的就是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的殿堂,通过对大好河山、精彩人生的描绘,唤起我们对生命与生活的热爱。”此时此刻,我发现学生们正用求知若渴的眼神凝望着我。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我深知,教育就应该塑造出诗意般的灵魂,享受诗意的文化生活。为了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学会生活,在审美中懂得感恩,我在课后为了给学生们增添别样的生活情趣,准备时不时地鼓励他们拿起手中的笔,开启童年的写诗旅途。

然而,为谁写?写什么?怎么写?刚入门的我不断地反问自己。我转念一想,采取“走小步、开大步”的方式应该可行。从送别诗、田园诗开始,帮助学生们把一些关键字提到点上,通过听音感韵激发学习兴趣。至于什么修辞、平仄、押韵、句子长短等暂且不管,不要求质量,能写多少算多少。儿童诗也好,五言七律也行,甚至画一幅画来说明诗的寓意也可以,重在参与。写送别诗,首先是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考虑的,当他们的父母要外出打工的那一刻,难免会有感而发:“天长此去久,明月何时圆?”写田园诗,是由于孩子们长期生活在农村,对乡村田园生活有着切身感受:“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启迪学生们明白我们身边有诗,蓝天白云、山河田园处处皆有诗。

开展这样的活动,我追求的不是为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而是想为孩子们将来在写“诗”的路上铺上一块奠基石——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当我拿起学生们笔下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些画卷时,深感欣慰,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因为我看到学生们心中的诗正在随画慢慢绽开。

作者:余进聪(系威信县水田镇龙洞小学教师)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少年 阅读昭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