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日报
2024-06-22 09:00起伏的山势,决定了道路的曲折。
从昭阳城区到苏甲乡,之前只有一条横穿旧圃、洒渔两个镇的主道。2017年,从城区到大山包的一级公路通车后,去苏甲可以借道而行。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高速飞驰和坡陡弯急无缝衔接,是一种奇妙的感受。对藏在大山里的苏甲来说,多了一条路,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可以确定,苏甲,这是个正在被时代打开的山区乡。
为梦想培土
暮春的早上,海拔2000多米的苏甲依然有凉意。春天不像秋冬那般枯寂。大地上的生机闻风而动,蓄势待发。这次我们要采访的对象是一位种粮人。一个长于土地、外出打过工、经过商,最后又回归土地的苏甲人。今年48岁的王开华应约从地里赶到乡政府,他的太阳帽上,有阳光和汗水交织的味道。这种味道,直截了当地让大家感受到了春日土地上繁忙的气息。
20世纪90年代,王开华因家庭困难,初二没读完就辍学回家。那个时代,对很多如王开华一样的农村娃来说,求学是一种奢侈的梦想。作为家里的老大,王开华自然而然把求学机会让给了弟弟、妹妹。对于念过书,眼界越过大山的王开华,已经没有安心闲赋在家的可能了。当年农村多数没上过学的男孩,到了20岁左右,顺理成章娶妻生子,承袭父辈的生活方式。脑子里有点墨水,精神世界不再是炊烟袅袅、鸡鸣狗叫的王开华,起伏的大山和箐沟里的水,已经留不住这个毅然想走出去的人了。
长时间被一个小地方捆绑的人,一旦挣脱了这种束缚,就会误认为全世界都和自己有关系。北京、三亚、广州这些大都市是王开华的首选之地,但没有生存技能,没有明确的目标,全凭骨子里那股空荡荡的豪气,注定只能到处漂泊。为了生存,卖苦力干累活成了生存下去的方式。“漫无目的的日子,每天睁开眼就很迷茫。”王开华回忆说。
2000年,在河北一家塑料厂,王开华终于停下步伐,心也安定下来了。老实本分、勤学苦干的他很快就被塑料厂老板重用,从一名基层工人摇身一变成为管理者,待遇很快就和工友们区别开来。人为什么要拼命,为什么要改变,说到底,就是为了和以前的自己与周围的人区别开来。
“2002年,我带着两万七千多元回村里。”王开华的眼里有酸楚、艰辛和骄傲,更多的是美好的憧憬。
“有点钱了,肯定不会待在老家,想大干一场。”王开华的话语里有豪气,但很快,就被他脸上的苦笑替代了。笔者与他作为同龄人,明白这种情绪变化,背后一定有更曲折的人生故事。
戴着村里第一个万元户的头衔,王开华又出发了,和上次截然不同的是,第一次出门是迷茫的,就像无头苍蝇一样,撞到什么算什么,这次目标清晰,他决定到昭通火车站开馆子,当老板。2004年,王开华说干就干,租房子、购餐具,餐馆在火车站很快开张。
火车站就是个大容器,不同腔调、不同经历、不同目的、不同故事的人,都会在这里汇集。王开华看中的就是人流量,人气就是最大的流量。当然,人越多越复杂。馆子的生意如王开华期待的那样,每天食客来来往往,空着肚子来,留下钞票走。
“钱确实好挣,那时一年有10多万元收入,但是开销太大了。”王开华说。他为人仗义,苏甲老乡只要到火车站坐车,都会去他餐馆里坐坐。他是村里率先出来当老板的,乡邻来了不可能不吃饭,遇上赶不上火车班列的就留宿家里。“每天都有六七个老乡来餐馆里吃饭。”王开华又是苦笑,“乡里乡亲的,给钱也不能收,大家都不容易。”
王开华的餐馆自然而然成了乡邻的临时驿站。家乡人到这里的开支虽大,这是以乡情为前提的,某种意义上,是情谊的储存。“表面上热热闹闹,生意兴隆,其实,反而欠账。”王开华笑着说。
一地荆棘的现实在不断磨损着王开华创业的激情。城市这个看似到处都充满机会的地方,实则,很难成为一个两手空空的农村孩子的梦里水乡。王开华曾经憧憬的美丽花园到底在哪?落败回乡,王开华是无法接受的,至少还没到只有回家的单项选择。
后来,王开华借助积累的人脉,承揽修沟筑坎、房屋建设等基础性小工程,继续绘制着自己追梦的蓝图。几年打拼,积累了70多万元,王开华又有了新想法。
大地的色彩
被春风唤醒的大地,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这种混合着泥土、山风、勃发的味道,让王开华顿感久违的亲切。当然,对于一个用30年在不同城市、不同领域摸爬滚打才醒悟的人而言,这种气味不单是气体那么轻飘,更像一种不可抗的召唤——回乡。
每个年龄段对成功的定义不大相同,40岁前,发家致富是最高理想。到了知命之年,王开华突然领悟到,成功已不再是个人有多少钱的个体行为,而是让一群有关系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要实现这个想法,回家种地就是最好的选项。
苏甲乡海拔2070米,境内山峦起伏,沟壑交错,地势西高东低,立体气候特征突出,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等传统农作物。近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领下,少数敢于率先“吃螃蟹”的人在这里种植冷凉蔬菜获得成功。昼夜温差大,养分沉积度高的蔬菜是苏甲独有的自然禀赋,这种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让王开华决心回乡种植蔬菜。
“我不是盲目地干,我去过很多地方考察过,如何种植,田间管理和销售我都反复斟酌了,去年试种成功后,我今年决定大干一场。”说这话时,王开华的拳头紧紧握住,笃定的表情和语气,让笔者看到了他深思熟虑的决心。2024年,他流转了280亩土地,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这片曾经让王开华千方百计逃离的土地,如今,却将成为他梦想的舞台。
“我只种紫芥兰,从育苗、移栽到采收只要2个月左右,只要种出来,销路一点不愁……”
从王开华充满干劲的眼神里,笔者似乎看到,勤劳善良的苏甲人民正在把色彩斑斓的希望根植在黄色大地上,然后,结出梦想的硕果。
通讯员:严 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