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4-06-06 21:55彭兴章和赵朝桂夫妇是巧家县蒙姑镇大朵村一组的普通农民,他们用勤劳撑起了一个家,也用善良庇佑了残障哥哥20余载。
6月4日,走进蒙姑镇大朵村一组,从田坝小学门口绕行300余米就到了彭兴章家。进入院门,一股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赵朝桂正在厨房忙碌,“这两天有户人家办事,都在那边帮忙,到饭点就回来给哥哥做点饭。”院中,彭兴万正在晒太阳,只见他戴着紫色的帽子,几缕花白的头发从缝隙中漏了出来,身上干净整洁,端端正正地坐在小凳子上,望向来人的目光一片清澈。
“哥哥已经61岁了”喂完牛回来的彭兴章说道,“平时我和媳妇在外面帮人干活,就把院门锁了,他不认识人,也不认识路,怕出去跑丢了。”
1963年,彭兴万出生在蒙姑镇大朵村1组,作为家中长子,活泼伶俐的他深受父母的喜爱,为这个家带来了不少欢乐。1966年,彭兴章出生,新生命的到来为这个家带来了更多的活力,日子一天天变好。196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走了彭兴万的健康,也夺走了他的智慧和声音,给这个家蒙上了一层阴影。
彭兴章回忆,从他记事起,他就知道自家哥哥与别人不同,比他大3岁的哥哥彭兴万在心智上远远赶不上他而且不会说话,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知道了为什么自己父母提起哥哥总是愁容满面、唉声叹气。
“从小我就知道要多照顾哥哥,因为他智力的损伤,又无法说话,他的世界只能记住我们一家人了。”彭兴章说道,“父母一辈子为我们操劳,等我年龄大些以后,又开始忧愁我的婚事,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我家的情况。”1997年,彭兴章和赵朝桂走入婚姻的殿堂。“认识的时候他就跟我说了哥哥的情况,当时我就决定了以后和他一起照顾哥哥。”赵朝桂笑着说。“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哥哥平时很安静,也很听家人的话,平时就帮助他洗漱、给他洗衣服、做饭,跟带孩子差不多。”
从2002年开始,彭兴万就一直和彭兴章一家生活了,“因为父母年纪大了,无法照顾哥哥,我就提议父母和哥哥搬过来和我们一起生活。”这些年,随着父母相继离世,彭兴章夫妇对彭兴万越发上心。“虽然哥哥不会表达,但是我知道他肯定很难过,如今我们是彼此最亲的人了。”彭兴万有些低落。
“彭兴章一家人都很善良友好,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跟人红过脸,而且特别勤劳,家里种了18亩酸石榴,养了牛和羊,平时夫妻俩就在周边找些活干,供两个孩子读书,特别不容易,赵朝桂还是名党员呢。”他的邻居感叹道。
“感谢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关心,给我哥哥的多重一级残疾证明办下来,还将他作为特供人员享受政策,生活来源得到了保障,我家两个孩子上学也享受了雨露计划,平时,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都会经常到我家坐坐,了解我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彭兴章笑着说。
采访结束后,彭兴章欣然接受了给他们三个拍张合照的提议,他冲着一边晒着太阳的哥哥喊了一声,彭兴万便开开心心走了过来,坐在指定的位置上,听着弟弟的指挥冲着镜头笑了一下,“咔哒”一声,画面定格,照片里彭兴万清澈的眼神显得格外耀眼。
通讯员:张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