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阅读昭通·党建丨用心用智用情用力 赢民心促乡村振兴

 2024-06-04 09:25  来源:昭通日报

2021年,我受市财政局党组选派至鲁甸县龙头山镇沙坝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这对我来说既是一份信任也是一项挑战。我深知,自己一直在机关工作,群众工作经验不足、相关政策知识欠缺,到村后,我便带领工作队认真学习相关政策,积极走进田间地头,与村民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角色。3年来,我们用心聆听村民的声音,用智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用情感与村民建立广泛的联系,用实际行动助力村庄的发展。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认可和组织的充分肯定。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用心为民解忧稳民心

我们自进驻沙坝村伊始,便立即深入各村民小组开展详尽的走访调查,在全面了解村情的基础上,迅速学习并掌握了各项帮扶政策及相关行业部门对农村支持政策。立足村情,我们紧密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的期盼。

改善“出行难”。所在单位是我们驻村的最大底气,我们通过与派出单位协调,以及争取鲁甸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争取到250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硬化了全村25公里的村级主干道,实现了村组公路硬化全覆盖,极大地改善了13个村民小组800余户2600余人的出行条件,实现了从肩挑背驮到抬脚上车的巨大转变,显著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解决“吃水难”。我们积极争取了500万元“沪滇协作”自然能提水项目,解决了19个村民小组1245户412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同时也解决了5000头大牲畜饮水和3500亩花椒林灌溉用水。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通过争取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建设项目,加强精神文明配套设施建设。投入67万元,建设包括综合活动中心、篮球场、健身器材等相关配套设施。这些设施,不仅丰富了回龙湾安置区及周边9个村民小组320户1280人的体育、休闲活动,还为他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显著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关爱“特殊困难”群众。通过落实帮扶政策,推动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巩固。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开展精准帮扶,确保最低生活保障、“雨露计划”和公益性岗位等政策得到有效执行。2023年,我们共组织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12次,集中排查2次,新识别2户8人。在教育方面,共落实资金14.47万元,并联系爱心人士结对帮扶沙坝村8名困难学生,每人每年资助2400元,共19200元。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家庭医生和慢性病患者签约服务,确保脱贫户、“三类对象”、低保户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为652名贫困群众办理了政策性兜底,发放防返贫保险97382元。

培育地方特色产业,用智助民发展赢民心

“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这是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鲁甸地震中心龙头山镇考察时的殷殷嘱托。沙坝村采取“党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种植大户”发展模式,不断拓展花椒产业发展链条,通过几年的努力培育,已经拥有了3500亩的花椒园和若干“花椒”系列特色产品。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一直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千方百计为花椒产业的后续发展寻找新路径,致力提高花椒产品的附加值,为龙头山花椒品牌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不断创新思路,拓宽花椒产业链,开发出了椒林鸡、生物化妆品等一系列创新产品。2022年,我们协助村集体经济公司开发了精品花椒颗粒,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产品品质,也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23年,我们进一步探索,以青花椒为原料,首创了“九叶青花椒面条”,在昭通市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成员和营养师的现场指导下,对产品配方进行了精心调整,优化了产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在鲁甸“樱桃文化节”暨美食节上,该面条荣获二等奖。市场销售反响很好,花椒尖面条有望成为花椒产业的又一条致富新途径。

通过这些努力,不仅提高了花椒产品的附加值,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努力,花椒产业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加强本地人才引培,用情育才增动力

我们深知,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驻村以来,在派出单位与鲁甸县、龙头山 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我们与沙坝村“两委”干部一道,致力于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通过提升本地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乡土人才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我们通过树立产业发展的先进典型,推动乡村产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就地养才”的良性循环。不仅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也重视“人才”的外输,将东西部劳务协作作为产业人才培育的重要途径,引导劳动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通过技能提升实现增收。

此外,我们还搭建了人才反哺的“连心桥”。积极向在外的人才宣传各种投资优惠政策和招商引资信息,吸引他们回乡投资创业。目前,已经有来自教育、电商、建材家具生产、食品等多个领域的20多名人才响应号召,选择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用力助农发展促振兴

金融服务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然而,由于村民对金融知识的理解不足和获取金融信息渠道的局限性,许多村民普遍面临不敢贷款、贷不到款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取系统化的措施,推进党建引领的整村授信,成功打造了“信用村”。引进了“肉牛贷”“花椒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探索出了一条以党组织为纽带、金融为平台、信用为链条、群众受益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金融渠道成功打通后,有效解决了沙坝村群众在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发展中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我们还帮助23户村民申请了45万元的贴息小额信贷,以及为65户村民申请了760万元的产业贷款。这些贷款不仅缓解了村民的资金压力,也显著增强了他们对普惠金融服务的获得感。此外,我们还积极培育工商企业。截至目前,沙坝村已成功培育了189户工商企业,企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有序增长,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沙坝村的产业振兴也有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回首过往,我们经历了与家人分离的辛酸,错过了陪伴孩子成长的宝贵时光。然而,每当我们听到乡亲们因困难得到解决后而发出的由衷赞誉,看到孩子们因实现求学梦想而绽放的灿烂笑容,我们便深感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沙坝村的深厚情感和对乡村振兴事业的坚定追求,用自己的汗水为沙坝村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在未来的征程中,我们将继续秉持初心、坚守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高效的工作方法,为实现沙坝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我们深知,前方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心中有爱,肩上有责,脚下有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让乡亲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市财政局驻鲁甸县龙头山镇沙坝村第一书记 马晓红  文/图

审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乡村振兴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