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深度丨拔节之竹延展绿色产业脉线

 2024-06-02 09:00  来源:昭通日报

源之山河馈赠,根在高山厚土,脉连群众冀望——这,就是乌蒙大地上特有的绿色物种:筇竹。春绿已现,盛夏待启,地处乌蒙山腹地的大关,漫山遍野的竹子,迎着太阳不断拔节,青绿在连绵起伏的大山中蔓延……

源之山河馈赠,向阳拔节

一阵清凉的微风拂过,湿润的空气中,天空飘起毛毛细雨,飘来一阵山林中特有的清香。在笋农看来,春雨就是钞票,在雨中感受竹子拔节是他们最惬意的事情。“管护时砍小留大,竹子才能长得好!”大关县筇竹林超过100万亩,一年四季雨水较多的木杆镇有筇竹林31.5万亩。

大关葱翠的筇竹产业与一个人有关——董文渊!1993年,董文渊被西南林业大学选派到大关县任科技副县长,他调研时发现这里有许多天然筇竹林。之后,他带领团队开始在大关县进行竹林生态修复,并研究攻克了关键技术——人工繁殖筇竹。

有性繁殖的筇竹长势良好,竹笋产能提升,竹材可以进行深加工,产业形态可以进一步丰富——一根筇竹约50天长成,一片竹林的生长周期为70年至100年,村民可以采笋、卖竹子,还可以发展林下养殖业。

“技术是董老师的,钞票是我们的!”大山深处的村民逐渐发家致富,提及董文渊,他们立即竖起大拇指。“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老留嫩、砍近留远”——“四砍四留”的竹林抚育口诀老幼皆知。

在寂静的竹林深处停下,记者三天前来过的竹林里,竹子似乎又长高了,用钢卷尺量了一下,真的长高了15厘米。

“这一场雨后,笋农又可以增加百多万元的收入!”木杆镇银吉村党总支书记荣兴兵说,谷雨过后,雨水开始多起来,一阵透雨后,竹子开始疯长,有的竹子一天可以长高10多厘米。

4月20日早上,木杆镇漂坝村高通坝村民小组村民晏堂飞,5点就与堂哥晏堂红结伴进山采笋子,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下午4点,他们背着一袋新鲜的竹笋出山。当天的收购价是1市斤6.8元,过秤后,晏堂飞的笋子卖了340元。闲暇之余,晏堂飞与村民相约前往内蒙古打工,每个月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4月初,他回家将自留山上的春笋采收完后,又到附近的集体林采笋。他说,之前在集体林采笋子每天可以采百多(市)斤,现在,笋子的采收季节已进入尾声,已经很难采摘到那么多了。5月初,他将对自己家的几十亩筇竹林和方竹林进行管护,之后仍要外出打工,9月份又赶回来采秋笋(方竹笋)。

竹子在繁茂生长,依托资源禀赋和技术推广,2017年,大关县将以筇竹为主的竹产业定位为“一县一品”特色产业,在适合推广的地区发展种植;2018年,大关县被授予“中国筇竹之乡”称号;2019年、2022年,大关县被列入云南省20个“绿色食品牌”发展特色县。

根在高山厚土,万物生长

有了科技种植技术的加持,大关县竹产业发展迅猛,竹林面积从29.88万亩增加到115.83万亩,其中,筇竹从20.83万亩增加到101.83万亩,占全国筇竹面积的70%以上。

4月20日下午,银吉村的几名村民在荣兴兵的带领下,翻山越岭寻找“竹王”,若获得“竹王”殊荣,这一根竹子将被永久保存在大关筇竹博物馆。

走进一片片竹林,村民田发贵家的一年竹龄的竹子生长得很好。“实在忙不过来,这一片竹林,我送给一个亲戚采笋子了!”田发贵豪气地说,他2017年种下的50亩筇竹、40亩方竹今年开始进入丰产期,春笋(筇竹)可以采近3吨。“1万元、1.5万元、2万元、1.3万元……”拿出手机,他翻看着卖笋子的转账记录。“差不多6万(元)喽!”接过荣兴林手里的锄头,他压抑着内心的喜悦,刨着竹子的根系。

随后,经过现场测量,这根竹子第三节的直径是3.7厘米,有可能拿不到太好的名次。众人在竹林商议后,决定在附近的竹林分头寻找更好的竹子参赛。

翻过山岭,一片随风摇曳的翠绿的竹林出现在眼前。钻进竹林,拨开错落的竹叶,一棵挺拔的竹子出现在眼前。这片筇竹林是田正平5年前种下的,达30亩,一棵竹子通过竹鞭不断延伸,长到五米开外。众人扒开泥土,将周围的土刨开,根脉纵横的竹根很湿润。“5米开外都是这棵竹子的根系,明年还要长出很多竹子!”田正平说道。

“4.2厘米!”荣兴林用卡尺量了一下这棵竹子的直径,兴奋地叫起来,村民闻讯赶来帮忙。竹节均匀,靠近地面的笋壳已掉落,黄色的笋壳还在竹梢上,弯曲的竹身还泛着青绿,全身没有斑点,油亮的叶片壮硕肥厚,去年破土而出的竹子,一年时间长到4米多。

荣兴兵说,董文渊教授在村里租住的一间小屋总是满满当当,董文渊身边站了一圈又一圈面庞黝黑、身背采笋包的农户,听他讲竹子种植的诀窍。“竹子生长就像一家人,采小笋留大笋,家里的‘劳动力’才更壮实,竹林才能越长越好。”这些风趣的比喻,村民一听就懂。

脉连群众冀望,拔节向上

几十名工人忙碌不停,竹笋产品沿着传送带源源不断地进入包装箱,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厂房堆成了小山……云南竹一无二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大关竹产业和群众致富的冀望连接在一起,打破区域界限,充分利用全镇31.5万亩筇竹资源,实现绿色产业进一步拓展,产业线向大山深处不断延伸。

木杆镇向阳村是大关县打造筇竹产业园的核心区,2022年,向阳村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筇竹专业村。木杆镇立足域内资源优势,整合全镇8个村1个社区的集体经济资金,注册成立云南竹一无二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23年6月1日,公司生产的第一批产品远销南京,解决了竹笋加工销售问题,打消了群众采笋销售顾虑。同时,9个村级集体经济公司预计每年可实现总收益约500万元,每个村级集体经济公司纯收益不低于50万元,有力带动了木杆镇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向阳村青林村民小组村民肖兴军家,之前一直是村委会关注的贫困家庭之一,多年以来,一家人都在外打工,做的是繁重的体力活,一直没有挣到多少钱,但是一家人对竹笋有着特别的感情,对竹子种植很有研究。去年返村后,肖兴军加入“竹一无二”公司后,和妻子逐渐成为企业的生产能手,每个月两人有近万元的收入,后来,母亲也加入企业,从事简单的挑拣竹笋工作,一家人收入稳定增加,3月份,他月收入达到6400元。今年初,肖兴军成为车间主管,2个孩子也在附近学校就读。现在,家里修建了3层的小洋房,小日子不断向好。

筇竹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大关县开始延链补链,打造品牌。在大关竹产业发展的白皮书上,写满绿色的愿景——“100万亩+”,“一县一业”筇竹产业进入深度发展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落户大关,丰富产业形态;拓展竹产业品牌创建,提高市场竞争力;构建全域竹林旅游休闲康养体系,推进以筇竹为特色元素的第三产业发展。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杨明 毛利涛 陈忠华 文\图

审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阅读昭通 产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