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文苑丨理想与爱的红色传奇

 2024-05-29 09:34  来源:昭通日报

读了昭通作家吕翼新创作的儿童长篇小说《想当红军的孩子》(晨光出版社2024年4月版),作为一名老年读者,也深受其感动。我认为这不仅是吕翼儿童长篇小说创作的一部力作,也是作家和出版社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献给当代少年儿童珍贵的精神礼物。这部作品更是对少年儿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弘扬长征精神的一部形象化的及时之书,很有价值,是红色题材长篇儿童小说的重要收获。

《想当红军的孩子》这部儿童长篇小说,是以1935年新春,遵义会议后,为突破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阻截,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在云南昭通召开了扎西会议,改组党中央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完成了遵义会议的决议,四渡赤水,转战乌蒙,抢渡金沙江,走向长征新征途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乌蒙深山中苗族湾子村寨的儿童木杵及家人与红军之间的生死之交,在红色理想的指引下,木杵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的动人故事,热情讴歌了伟大的长征精神。生活在幸福中的少年儿童,阅读这样的作品,就能知道今天的美好生活从何而来,并从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红色经历中,获取力量,时刻准备着,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月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云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作家讲好扎西红色故事,打开了新的创作思路。

吕翼的这部小说,就是从一名苗族少年的经历和目光出发,典型而真实地反映了“扎西会议”后,乌蒙山一个苗族村寨所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展现了长征精神的伟大,呈现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在我们开启新时代新长征的伟大事业中,对于新长征的接力人,自然需要像这样能给人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一部小说具有了先进的主题思想,并不等于艺术作品的成功。如鲁迅所说,一切文艺都是宣传,但并不等于一切宣传都是文艺。真正的文艺,一定是遵循艺术规律而创作的。我读吕翼的这部红色题材儿童长篇小说,之所以受到了感动,自然和作品正能量的主题有关,但关键还在于它是有艺术魅力的,是一部成功的儿童长篇小说,是作者遵循着小说的艺术规律,用情用力讲好红色故事,为我们塑造出了可信、可爱、可敬、可学的少年儿童典型形象和与之有关的各种人物形象。总之,《想当红军的孩子》是一部可读、可品、可思的儿童小说,是一部思想与艺术相结合的、比较完美的儿童长篇力作。

这部作品的可读性,首先在于它有一个生动曲折、引人入胜的红色故事。

中国传统小说之优秀,就是注重小说的故事性。在传统小说中,可以说没有无故事的任何一部小说都无法流传下来。我认为,有了一个好的故事,小说就成功了一半。吕翼的小说,都是有故事的。故事是小说结构的梁柱,也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不可缺少的艺术内容。

儿童长篇小说《想当红军的孩子》的中心故事,是乌蒙山苗族少年木杵思念突然消失的父亲拉洛,于是在春节到来之时,骑着父亲留给他的那头名叫ㄠ哥的白马,出村寻找他的父亲,误入一个叫花房子的村子,初识红军,认识了首长的警卫员李云天,引发出警卫员为救难产的首长夫人,到苗寨求木杵阿妈接生,在这个过程中,木杵进一步认识了红军是穷人的队伍。结识李云天后,木杵又先后到了红军驻扎地庄子上和扎西镇,以亲历所见,加深了对红军的认识,产生了要当红军的想法,但因自己还是少年未被接受。从此以后,红色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为穷苦老百姓谋幸福成了他的人生理想。这个充满了传奇性和曲折性的主要故事贯穿在全书中。从主要故事中又引发出探险家的故事、木杵爹爹当红军牺牲的故事、李云天身世的故事、木杵读书的故事、遭殃军豺狼追剿红军的故事,特别是在木杵家抓捕李云天和首长夫人,被阿妈、爷爷掩护救出的故事……在大故事套小故事中,更增加了作品故事的曲折性和悬念性,加上故事发生地的地域特色和地方特产天麻、土豆的烘托,作品对小读者更具阅读的吸引力。

作品中的故事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丰满,如主要人物木杵最后虽没当上红军,却成了一名战斗在乌蒙山中的小红军,他的机智,他的勇敢,让人可信、可敬。还有在这些故事中活跃的人物,如阿妈的勤劳、善良,爷爷的冷静、善断和机智,李云天坚定的革命信念,热爱大自然和传送知识与人生修养品质的探险家,都给我们留下了真实而生动的映像。

其次,吕翼还充分注意到孩子们的天真烂漫和阅读过程中情趣的作用,把这部小说写得充满儿童生活气息。虽为动物的白马,却与苗族少年木杵相依为命,不离不弃,似通人性,爱憎分明,助木杵救探险家出险境,和木杵、红军李云天一起保卫苗寨等,成为小说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贯穿在小说情节中,也增添了这部小说的阅读情趣。同时在故事情节中,关于昭通野生天麻生长环境的神奇与药用功效的描写,也为好奇的孩子们在阅读中增长了生态方面的知识。

再次,小说的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加上一些地方歇后语、群众口语的合理插入,使这部小说洋溢着乌蒙山儿童的生活气息。如形容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婪,一句“在鸡脚杆上刮油”的口语,就非常形象生动。总之,这部作品在语言艺术上的儿童特色,让孩子们读起来更感亲切、更觉有魅力。

作者:张永权

审核:单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单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标签 >> 阅读昭通 文苑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