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发布】到2030年 云南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国土面积的30%

 2024-05-21 21:43  来源:云南网

云南网讯(记者 彭锡)5月21日,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0年)》(下称:《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在昆明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行动计划》提出,到2030年,云南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4.5%以上,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国土面积的30%,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种数保护率达到90%以上。

发布会现场 赵嘉 摄

据介绍,《行动计划》是由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11部门联合印发,旨在践行“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深化拓展COP15成果,积极推动《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落实,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水平。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明确了全省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任务、优先领域和优先行动,为全面推进云南省生物多样保护主流化进程,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指引,为美丽中国七彩云南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基于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特色和优势,《行动计划》提出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三大战略定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典范,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云南贡献;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的排头兵,打造全国生物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云南样板;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建设的先行区,为全国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云南经验。

《行动计划》提出,到2030年,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监测体系全面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4.5%以上,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国土面积的30%,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种数保护率达到90%以上,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藏量保持世界前列。超过30%的退化生态系统得到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生物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利用遗传资源与相关传统知识产生的惠益得到公正和公平分享。生产生活方式生物多样性友好转型成效突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基本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到2035年,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50年,全面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七彩云南,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典范。

此外,《行动计划》还部署了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网络、构建生物多样性现代化治理体系、推进生物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强化生物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增强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保障等5大战略任务。从优先领域、优先行动和优先项目三个层次梳理明确“5+30+n”具体任务,提出了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加大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以及提高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5个优先领域的30项优先行动、84个优先项目。

来源:云南网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单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单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标签 >> 云南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