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时代“昭通印象” | 逐梦新篇(7)迟宽国种粮记

 2024-05-18 14:44  来源:昭通新闻网

阡陌纵横,禾苗泛绿。

走进昭阳区苏家院镇双河村,规整连片的田地里一片青绿,“远道而来”的流水经过纵横交错的灌渠流向土地,“哒哒哒……”农机技术人员熟练驾驶插秧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驶过之处,一行行秧苗整整齐齐地挺立在泥土中,秧苗随风起舞,一片生机盎然。

53岁的迟宽国指了指不远处的村子,这个盛产“贡米”的地方叫木瓜林。在清朝嘉庆年间,地方官员选送大米进皇宫,米香醉人、口感软糯,被定为贡米,从此木瓜林贡米声名远播。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迟宽国守着这片稻田已22载寒暑,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他种植的贡米市场价卖到了每公斤6元,供不应求的局面令他自豪又满足

从“走出去”到“回乡来”

粗壮的手指,布满老茧的手掌,可以感受到迟宽国这一代种粮人的底气。刚接完一个电话没多久,迟宽国的手机又响了。“这几天,水库放水,要抓紧时间把秧苗栽上,农时不能耽误。”挂断电话,他便立刻动身。

齐刷刷的秧苗拔节生长,使出浑身的劲往上蹿,老迟喜滋滋地走在田埂上,那高兴劲就甭提了。小满将近,他奔波在田间地头,犁田、耙田、拔秧、插秧,一个环节都不落下。

时光回溯,少年时期的迟宽国因家境贫寒曾遭受旁人的冷眼与嘲笑,被看不起是常态,他总想着走出去,做一番“有出息”的大事。高中未毕业,迟宽国便出门闯荡,从事过许多工作,一路跌跌撞撞,吃过不少苦头,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为人忠厚、踏实肯干,迟宽国学会驾驶技术后,从事运输,辗转全国各地,为自己积攒了人生第一桶金。日子充实而忙碌,亲人和家乡的牵绊始终萦绕在心中,他也想带动乡亲们富起来。

父辈们一辈子没有走出过村庄,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兴家置业。尽管村子得到了一定的开发,来了一拨又一拨投资者,可是远远没有发挥出它的潜力。加之村上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出现了肥沃土地因少种少管而不能出好粮的现象。其他地方种植早已机械化,父辈们还像他们年轻时那般用长满老茧布满血泡的双手挥舞锄头刨土为食,迟宽国萌生了回家乡发展的念头。

离开黑土地,外出打工。命运的牵引,还是把他带回了双河村。

走南闯北的他吃过不少地方的大米,可是味道永远赶不上家乡这片土地种出来的味道,在海拔、土质、气温等综合条件下,这里所产大米形似鸭蛋,色泽半透明,颗粒饱满,口感香糯。这么优质的产品却发展迟缓,嗅到商机的迟宽国,2001年,决定回到家乡双河投身农业。

从门外汉到种粮专家

有了方向之后,迟宽国流转320亩土地,虽然在农村土生土长,但是要亲自打理农田,对迟宽国来说,显然还是门外汉。

种植之路并没有他想的顺畅,由于缺乏种植管理技术,承包耕种的头三年,他吃了不少苦,种植的大米滞销,没有市场渠道,到处碰壁,还亏了不少钱。为了把大米卖出去,他和妻子骑着摩托车走村串寨,挨家挨户推销、赠送。

妻子李宝萍本可以过着安稳无忧的生活,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放弃了城市的生活,彻彻底底成了一个农妇,两人也经常因意见不合吵闹。“那段日子实在是太苦了,驮着大米四处推销,我也曾劝过他放弃,但是老迟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他的这股韧劲打动了我,后来我也全力支持他的事业。”李宝萍说。

一路艰辛,迟宽国没有丁点动摇,他把更多精力和心思放在培育优良品种、摸索栽培方法、进行试验耕种、土地改良、展会推介等方面。

迟宽国痴迷于农业科技,购买了大量的农业科技书籍,又经常请教农学院的专家,通过实验发现适合木瓜林地理和气候的“云粳37号”“滇优2号”更能迎合市场需求,他开始种植这两个品种的水稻。随着田地的不断改良和耕作条件的改善,他的水稻基地逐年实现增收,群众看到效益后便争相效仿。

迟宽国积极探索优质水稻绿色高效种植与稻田养鱼、养鸭,实现共生循环的种植养殖新模式。种植水稻再来养鱼养鸭,不需要使用化肥,也不需要薅锄杂草,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避免了农药的使用,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增加了经济收入。迟宽国种养出来的水稻、谷花鱼、生态鸭及鸭蛋都是优质生态农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他们合作社立体种植养殖的技术日趋成熟,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促农增收的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

“这些年来,各级各部门对我的支持很大,惠农政策一项都没有落下。缺少资金,政府帮忙协调贷款。没有技术,农技部门的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我也要响应国家号召,带领大家一起致富。”迟宽国说。

岁岁耕耘,丰收的喜悦让他从此专心种粮。

从“会种田”到“慧种田”

每到农忙季节,许多人都很难请到帮工。然而,其他地方已经用机械耕作了多年,昭通却一直用牛耕。用牲畜耕作劳动强度很大,用机耕可以降低劳作强度。目光敏锐的迟宽国嗅到了其中商机,他把目光聚焦到了农机上。

不同于父辈们传统的种粮观念,迟宽国认为,农业要想做大做强,需尽早走上机械化生产道路。下定决心后,2004年,他花费14万元购置了一辆“福田710”拖拉机。说起购置拖拉机的情形,迟宽国自豪地说:“这在当时可是我们昭通第一台大型机械,我们可以解放双手机械化种植了。”

有了拖拉机,迟宽国有了更多“想法”。老迟说,他喜欢种地,开着先进的农业机械,“轰隆隆”地破土种粮,看着家家户户都能吃饱饭,他觉得自己是干了件很光荣的事,他想带动更多的专业机手,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步伐。他开始替企业、合作社以及农户开展农机作业赚取工钱,效益显现。

2012年,他牵头成立了昭阳区增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围绕粮食生产机械化,不断购置新机具,延伸服务范围,实现了育秧、栽插、植保、收割、销售一条龙。有了这些机械,大幅提升了种植效益,老迟种粮更有信心了。

2019年,老迟的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800余亩。规模上来了,要想提升效率和产量,必须上机械设备。

“一人配药,一人遥控,很快就完事了,15分钟可喷洒50多亩地,如果用人工的话,一个人一天最多喷20亩地,得用100个工人。”迟宽国谈及使用无人机喷洒不但经济和时间成本都得到大大节约,省下来的劳动力还可以干别的事。

现代农机轰隆作响,种地再也不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以前种粮全是靠天吃饭,现在装备齐全,土地集中连片后,机械化作业效率更高了。”迟宽国感慨道。

“智能”“勤劳”是迟宽国谈到如何种粮时提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

迟宽国还充分发挥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广大农户提供育苗插秧、施肥、无人机防治、机械化收割等全程社会化服务,解决生产过程中效率低下问题,提升农户种粮效益,提高水稻种植专业化、产业化水平。

双河村支书付金彪说:“村里前后也来了不少投资者都没有成功,在迟宽国的带领下我们的木瓜林贡米逐渐打响了品牌,实施从生产到销售的统一管理,进一步推动了我们双河村农业规模化发展。”

良田陌上,累累硕果。迟宽国已实现从依靠经验摸索的“会种田”到机械化、智能化的“慧种田”转变。这些年,他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云南省种粮大户”荣誉称号;他组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原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头衔和荣誉不少,但在迟宽国心中,自己始终只是一个脚踏实地的种粮人。

岁月染白了他的双鬓,但未曾带走他对农业的热诚与梦想。迟宽国坚定地认为当农民、干农业、种粮食,不仅有着光明的前景,而且这前景宽广无垠。他青年时憧憬的现代农业图景正在广袤的昭鲁坝子上成为现实。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莫娟 文/图

校对:胡远松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