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日报
2024-05-17 10:3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昭通地处曾经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人口185万多人。近年来,昭通始终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目标就是要让群众增收有路子、发展迈步子、过上好日子。
时光见证不凡。回眸2023年,昭通市创新实施提升衔接资金使用效益“十二条措施”和“昭通惠民保”,完成农危改和农房抗震改造2.5万户,“三类对象”风险消除率达71.6%;脱贫户和“三类对象”人均纯收入增长16.8%,居全省第一,人均纯收入8500元以下且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实现动态清零;成功打造12个乡村振兴示范点,累计建成43个农旅融合示范村庄,彝良“云中苗寨”被国家乡村振兴局誉为“脱贫巩固的典范、乡村振兴的示范”;东西部协作全面拓展,消费协作等领域成效突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范化解返贫风险这根弦不能松。要坚持精准施策,加强低收入人口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动态监测、精准帮扶,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实施农危改及农房抗震改造,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确保脱贫成果“巩固、提高、不反弹”。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群众持续增收是根本之策。要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强化产业联农带农增收;在就业岗位和机会供给上,花大功夫、下大力气,做好稳岗、扩岗、返岗工作,提高工资性收入;发挥普惠金融服务“三农”作用,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用好“昭通惠民保”,兜牢收入底线,做实产业增收、就业促收、集体创收、兜底保收,让脱贫人口就业稳、收入稳。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凝聚合力是奏响“振兴曲”的最强音。要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协作,提升“万企兴万村”成效,推动人才下乡、文化下乡、科技下乡、资金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启动农旅融合示范村庄建设,让更多“沉睡的砖头变资产、闲置的资产变资金、优秀的农民当CEO”;强化政治引领、法治筑网、德治润心、自治固本,用乡村“新风”为振兴“铸魂”。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谭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