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4-05-14 09:415月7日,站在海拔1950米左右的镇雄县以古镇双山村民小组的山顶上,抬眼望去,连绵起伏的群山苍翠欲滴,整个山顶缓坡上,满山的太阳花开得正盛,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不远处,一垄垄盖满了杉树枝条的荒地里正孕育着收获的希望。“这些是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种植的天麻。”比道角村党总支书记刘松贵介绍道,比道角村海拔在1600米至2000米之间,因海拔高,该村产业单一、低效,以烤烟、玉米、马铃薯等为主,务工收入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
天麻在昭通不是新产业,但在高海拔的比道角村却是新产业,之前从没有种植过。
“今年是第一年种植天麻,当初计划在本村种植100亩,哪知群众的种植热情很高,100亩、200亩、300亩……种植面积一直在扩大。初步统计,全村今年种植天麻达到了600亩左右。”昭通市政府办驻比道角村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宋廷波说道。
比道角村在产业上如何实现突围,是驻村工作队一直思考和牵挂的问题。为此,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邀请昭通市天麻特产局的专家到现场进行调研,对土壤、气候等条件进行测定与分析,专家认为比道角村完全有符合种植天麻的条件。有了这样的结论,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心里都有了底,并对如何发展天麻产业统一了思想,作出了以引进大户试种与动员群众种植相结合的初步规划。
在引进大户的过程中,从比道角村走出去,在贵州省赫章县财神镇发展天麻种植的村民赵长旭成为村“两委”的首选。
比道角村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而赵长旭的天麻种植经验丰富,经双方面谈,一拍即合。
早在2017年,赵长旭便发现了天麻销售这一商机,辗转多地收购天麻并进行销售,与一些药品生产企业、商家建立了供销关系,收获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随后,赵长旭将视角转到种植与销售一体发展上来,在财神镇红岩村流转土地,用2.5万元购买了天麻种子种植天麻,第二年采收销售后,获得利润10万元。截至2023年末,赵长旭的天麻种植面积达40亩,利润在100万元左右。
“当听说家乡正在发展天麻种植产业时,我就有了要去家乡发展的想法,收到村干部的邀请后,我便欣然答应了。”赵长旭说道。
于是,去年冬天,赵长旭便通过村委会协调流转了土地,与以古镇安乐村村民罗顺兵、刘明贵按照平均投资、平均分红的方式种植天麻。目前已经投入资金80余万元。
在天麻种植地,赵长旭慢慢地刨开土壤,看到天麻生长正常,凭借多年种植天麻的经验,他自信地说:“一定会成功的!管护得好的话,至少可以采挖天麻10多万斤。”
为增强群众的种植信心,村党总支书记带头筹资,4个人合伙种植了1.1万袋天麻种子,目前菌丝已开始生长。“下一步,村‘两委’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逐步探索以‘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大户+农户’的发展方式,以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收购标准、统一销售的形式带动村民大力发展天麻产业,一定要把这个新产业打造成村创收、民增收的产业。”刘松贵对天麻产业的发展充满自信。
夕阳西下,太阳花开得正艳,天麻将为比道角村带去新的发展希望。
昭通日报记者:毛利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