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日报
2024-05-13 20:16这是一段逐光的过程。19世纪初,法国盲人少年路易·布莱叶受到法国军队使用的一种点状编码——夜文的启发,创制出了由6个定位点构成的方格体系。自此以后,盲文作为一种神奇而美妙的文字系统,为视障群体打开了一扇认识新世界的大门。这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之一:让所有人享受精神文化的愉悦,让每一个生命享受阅读的自由与权利。
作为人类获取知识、理解世界和情感交流的桥梁,阅读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打开视野、丰富内心世界的钥匙,而对于视障人群而言,阅读的意义尤为重大。尤其在当前这个海量信息的时代,获取信息的便捷性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成长、教育、就业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视力障碍却成为了一部分群体接触外部世界的一大阻碍,影响了他们平等参与社会文化生活的机会。因此,确保视障人群能够无障碍地阅读,成为了保护和促进其文化权益的关键之举。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视力障碍者达2.53亿人。在中国,视力残疾人达1732万,其他阅读障碍者涉及的人数更加庞大。对盲人、视力障碍者和其他阅读障碍者而言,欣赏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最有效方式便是阅读盲文图书、大字图书、有声读物等无障碍格式版作品。但这些出版物因制作成本高昂,版权许可是其中一项较大的支出。有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出版的数百万种图书中,只有不到10%的能够以无障碍格式版提供给阅读障碍者使用。
为了消除阅读障碍者获取作品的版权障碍,2013年6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的外交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简称《马拉喀什条约》),我国也是该条约首批签署方之一。作为目前国际上唯一一部版权领域的人权条约,《马拉喀什条约》旨在为阅读障碍者提供获得和利用作品的机会,保障其平等获取文化和教育的权利。2022年5月5日起,《马拉喀什条约》对我国生效,这意味着阅读障碍者可以享受到更加充分、优质、个性化的阅读服务和文化产品。
然而,在解决阅读障碍者“看成书”“看好书”之外,“有地方看书”也是解除阅读障碍的重要环节。比如,北京市西城区引进了无障碍服务系统,建造视障人群可“倾听”的图书馆;苏州图书馆通过一些主题活动,像“一帮一手牵手”“走出户外触摸世界”“真人图书馆”等个性化服务让视障人士“开卷有益”;湖南图书馆根据视障人士特点,不仅开发和提供盲文读本,还采取志愿者全程一对一帮助视障读者,实现盲文阅读“指尖下的突围”……还有更多的图书馆,专门设置视障人士阅读区间,对相关设施进行适盲化改造,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阅读服务,大力营造关爱视障人士、帮助视障人士的浓厚氛围,这种爱的温暖也正在每个城市升腾扩散。
当然,推动阅读无障碍不仅需要技术与资源的持续投入,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彰显,体现了一个社会对所有社会成员基本文化权益的尊重和保障。在全民阅读的大版图里,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一分子,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消除信息获取的障碍,让阅读的光芒照亮每一个人的心灵,不论视力如何,都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共享人类文明的成果。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