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日报
2024-05-12 13:48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小时候吃惯了故乡的味道,即使成年后漂泊在外吃遍千种美食,也会将故乡的味道珍藏在心底,不会被忘记。就像我儿时喜欢的石磨豆花,一直储存在舌尖上的记忆里,哪怕此去经年,漂泊四海,也让我念念难忘。
我的家乡在威信县一个叫松林村的山坡上,从村子往北,翻过一个坳口下山去,便是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的一个乡镇,那是村子里人们赶集的地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导致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和饮食习惯受四川的影响更多一些。我童年时常常吃到的石磨豆花,就具有麻辣鲜香的川味特色。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家,生活物资远不及今天这么丰富,餐桌上多是一些应季的瓜果蔬菜,肉食很是稀缺。于是,经济性介于瓜果蔬菜和肉类之间的石磨豆花,便成了招待亲朋好友的一道硬菜,也是节日里、农闲时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人情往来,相聚别离,情感都体现在一锅石磨豆花中。
石磨豆花“三件套”。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做石磨豆花十分耗时费力。先把挑选过的黄豆放在石磨里磨成豆瓣后放入水中去除豆皮,浸泡半个小时左右,再一勺一勺地把豆瓣放在石磨里磨成生豆浆。然后把生豆浆放在铁锅里烧开,用纱布过滤后,便得到了熟豆浆。接下来便进入最重要的点卤工序,这完全是技术活儿,也是一锅豆花能否做成的关键。火力的大小、卤水的多少、点卤的快慢,都决定了豆花的口感。不时用勺子舀上一些盐卤,绕着锅边倒入,由浅入深搅动,直至锅底。当锅中慢慢出现絮状物,再用筲箕从锅边往锅中心轻轻按压,一锅豆花便成型了。虽然做豆花的工序都一样,但是每一个家庭主妇又都有自己的手法和技术,因此不同的人做的豆花口感都有细微的差别。母亲做的豆花绵而不老、嫩而不溏、洁白如雪、清香悠长、口感软嫩、味道鲜美,配上一碗麻辣蘸水,简直就是我整个童年里的人间美味。
成长的过程中,每一次离别,母亲都会做一锅豆花为我送行,说是豆花出得多就预示着在外一切平安顺利。每一次出门,母亲做的豆花都出得多,有哪个父母不希望子女在外平安顺利呢。
如今,我也到了不惑之年,出来工作后,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对石磨豆花的怀恋越来越深。于是便买了破壁机和盐卤,尝试着自己做豆花。每次在厨房折腾几个小时,终究是没有做出那种家乡的豆花味道来。和母亲在电话里分析原因,她告诉我可能是水的问题,说是要老家的水做的豆花才是老家的味道。我恍然大悟,是呀,我要寻找的是储存在舌尖味蕾上的石磨豆花的味道,可它已经形成了童年故乡记忆的枷锁,而解开枷锁的那把钥匙,只存在于家乡的山水间,存在于母亲的手上和慈爱中,我又怎么能自己找得到呢。
通讯员:肖泽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