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1 17:20今天(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肥胖率呈上升趋势,18岁及以上居民肥胖率达16.4%。肥胖作为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么怎样判断自己是不是肥胖呢?
医学上对肥胖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就是体重指数。它是基于身高和体重而计算出的指标。体重指数等于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出的数字。体重指数正常的范围是18至24。例如一位女性,体重60公斤,身高1.60米,她的体重指数是23.44。
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中心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医师 张鹏:如果体重到了超重状态,BMI(体重指数)介于24到28之间,这些人往往就多了有10~20斤的多余体重,那么这些人我们要积极地经过强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我们要在每日摄入的食物当中要减去差不多1/4的食物,而且要运动量比平常增加1.5~2倍。如果说BMI(体重指数)超过28了,就属于肥胖症了,我们需要去用一些药物,如果说BMI(体重指数)再高超过32.5的时候,多余体重就是多了至少有40斤了,那么这时候我们可能还要借助减重手术来达到减重的目的。
专家认为,减肥的基础是做好健康生活方式管理,做到吃动平衡,让吸收的热量少于消耗的热量。运动是消耗人体热量的有效手段,肥胖人群应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成人肥胖患者膳食应全面均衡多样化、限制总能量摄入,晚上9点以后尽可能不进食。减重过程中,建议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膳食能量在正常需要量的基础上减少20%左右。减重速度并非越快越好,合理的减重速度为每月减2~4公斤。
近年来,在一些社交媒体上,通过减少或阻断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减肥方式广受追捧。那这种被称为“低碳减肥”的办法靠谱吗?
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分解后会产生葡萄糖,这种人体必需的营养,一旦摄入过量,无法消耗掉的葡萄糖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低碳减肥”是通过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后,人体由从碳水化合物获取能量转变为将脂肪作为主要能量来源,以达到减肥的效果。专家认为,采取不吃主食或者吃素食的方法减肥,虽然能让人在短时间内掉秤,但难以持久,同时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专家认为,肥胖防治的基本原则是营养均衡,应尽可能让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合理搭配,符合人的基本生理需求,才能够达到肥胖防治的长期效果。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 陈伟:因为我们很多重要的脏器,比如大脑,比如心脏,它最主要利用的来源的能量是什么?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糖类,但是为什么大家那么去恐惧糖呢?其实那个糖是我们指的添加糖或者叫额外的糖,确实过多添加糖会对肥胖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我们所说的少吃糖,不是少吃主食,而是少吃这些精致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添加糖。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功能物质。中国营养学会推荐18岁至49岁中国人的膳食总能量中,要有50%至65%来自碳水化合物,一般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0克至400克的谷物。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