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听,青春之歌响亮——回访第二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获得者

 2024-05-02 19:2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青春风采】

听,青春之歌响亮

——回访第二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获得者


从三尺讲台到工厂车间,从长空碧海到田间地头,青年的身影活跃在国家发展的每一个领域。

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们回顾了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获得者这一年的奋斗足迹,看他们如何继续用行动诠释青春的意义。

向基层扎根,立时代新功

无论是在波涛汹涌的海岸边,还是在遥远的祖国边陲,越来越多的青年将抱负播撒基层,让青春在一线绽放。

在海岸边,李建昀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紧紧锁定在无人机显示屏上,一艘形迹可疑的快艇正在夜幕的掩护下移动。他紧握对讲机,声音通过无线电波清晰而坚定地传达给同事:“发现可疑目标,集中警力,做好打击准备!”

李建昀曾任广东省江门市公安局打击走私支队二大队三级警长,在2021年7月的一次缉私行动中,不幸失去了左腿。装上假肢的他,以江门市公安局警用无人机专班成员的新角色,继续与同事们并肩作战。

从2023年5月至今,李建昀协助侦破走私案件30余宗,查获走私冻品100余吨……

随着专业技能的日益精湛,李建昀和无人机专班的成员不断追求卓越。他们致力于拓展警用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场景,紧密结合各警种的实际需求,积极寻求与各种警务部门的深度协作。李建昀表示:“我们希望开发一系列更高效、更精准的战术战法。”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90后青年逄子剑如胡杨一般扎根在南疆基层。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授予青年的最高荣誉,这不仅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为我踏上新的赶考路赋能。”逄子剑对记者说。

过去一年,身为乡党委书记的逄子剑带领乡亲们搭建起巴格阿瓦提乡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精心培育新品种,并助力棉花产业焕发新活力,让增收的希望在田野上绽放。

朝梦想奔跑,绽青春芳华

磨砺,是青年追梦的必经之路。面对质疑,他们毫不退缩,把“不可能”变“可能”。

别人学钢琴,可以一边看曲谱一边弹奏,她则需要一遍遍地摸读盲文谱,先把曲谱背下来,然后一个音、一个音地在钢琴上找位置,学会一首曲子要比别人多花几十倍的时间……2002年,张晨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音乐系钢琴专业,毕业后回到她的母校——安徽省安庆市特殊教育学校,做一名音乐教师。

“我愿做一只萤火虫,虽然光芒微弱,但也要努力照亮视障孩子前行的路。”张晨的世界虽无光影,但她却以满腔热忱照亮了视障孩子的心灵,用音乐带他们感受生命的色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生命影响生命”。

2023年8月,张晨带领学校“七彩旋”合唱团荣获安徽省中小学生合唱专项展演活动一等奖。“这离不开‘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给予我的动力!”张晨言语间充满着自豪与感激。

同样的奋斗青春,不一样的精彩故事。

航海是男性的专属领地?白响恩“不服气”!她以过人毅力和专业精神,成为中国首位穿越北冰洋的女航海驾驶员。2023年9月,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驶入上海码头,她再次以非凡资历和卓越才能,入选“试航船长组”十名船长之一。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教授、船长白响恩不仅是自己的“掌舵人”,更在高等学府的讲坛上将勇于探索、不断前行的“航海精神”灌输给未来的航海者。

“每一次出航,都是一次新的探索;每一次归航,都是一次知识的积累。勤勉努力,将来你们都会是出色的航海工作者!”在“吴淞”号组合式液货模拟船上,白响恩对学生充满希望。

往深处钻研,破技术难关

山再高,往上攀,必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会到达。小到直径只有一厘米的精密零件,大到整组列车的检测系统,越来越多的青年在重大科研攻坚中挑大梁、担重任,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年力量。

2023年9月杭州亚运会期间,身披“虹运紫”的“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惊艳亮相。这款列车的设计工作就是由荣获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京张高铁“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设计团队完成的。

为了保证亚运会期间列车零故障,研发团队为亚运列车“量身”打造了“列车医生”——健康管理系统。智能动车组高级工程师王连富介绍,该系统如一位资深的老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实时检测列车的状态性能,精准告知“未病之病”,着力提升列车整体的安全系数。王连富和团队经过90多个日夜的奋战,实现了系统升级,确保了212类健康管理系统算法的全部正确。

步履不停,精益求精。据介绍,目前团队正投身于新型动车组的研制工作。

不一样的科研团队,同样的探索精神。

面对日益增长的实战化作训任务和科研生产挑战,荣获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航空工业沈飞某型舰载机研制罗阳青年突击队,用青春之名展现出非凡的担当与智慧。

走进青年突击队工作现场,只见队员李晓丹输入数据,按下按键,激光在空气中闪烁,一件件形状复杂的金属零件被雕琢成型。过去一年,罗阳青年突击队历经近百次仿真试验,成功实现了增材制造的耐高温功能一体化结构装机应用,取得了航空产业先进制造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看到战机翱翔蓝天,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航空工业沈飞总工艺师张永亮说,“未来,我们会当好打赢关键技术突破攻坚战的排头兵,通过科技创新推动航空武器装备向干得好、干得优、干得快大踏步迈进。”

(光明日报北京5月1日电)

《光明日报》(2024年05月02日 02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值班编审:马永孝    审核:单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永孝
审  核:单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五四青年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