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大国工匠

 2024-05-01 15:49  来源:光明日报

【人才是第一资源·笔谈】

大国工匠是高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既是我国产业工人队伍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承载,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人才引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新征程上,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培养更多与现代科技进步、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大国工匠,持续加强由大国工匠示范引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梯队建设,夯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人才基础。

激活关键要素,选树时代呼唤的大国工匠

相比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更加依赖高素质、创新型的劳动者通过使用先进的劳动工具来组织、整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开展生产活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具备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的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也需要能够熟练运用新质生产工具、在前沿技术转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特别是技艺精湛、代表行业最高水平的大国工匠人才。

大国工匠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发明者、掌握者、传承者,是各行业的领军型技能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快速壮大、素质大幅提升,技能人才总量已超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但当前仍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技岗不匹配等问题,迫切需要发挥大国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建设高素质技能人才梯队。

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大国工匠,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制度环境,完善关心关爱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的常态化机制,加强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的机制化建设,依托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培养大国工匠,深化“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升级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同时,应健全工匠学院建设体系,结合地域优势和产业(行业)特点,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工匠学院的平台作用,孵化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在开展大国工匠培育选树时,要更加突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鲜明导向。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大国工匠,不仅要具备传统大国工匠所具备的普遍特征和精神气质,还需要在前沿技术转化应用方面具备出色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更长的生产链、产业链、创新链中推动形成从科技创新到科技成果,再到产业应用、生产一线的良性循环。

聚焦主要场域,推动技能人才数智化转型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进程中,数智化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和创新性发展,也将催生出新产业、新企业、新职业,并在此基础上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现代经济体系,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企业是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体之一,也是高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主要场所和建功立业的重要舞台。一方面,企业既是高技能人才的用人主体,也是培育高技能人才的受益主体;另一方面,劳动者技能提升带来的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可以有效转化为企业的生产效益,进而带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发展新质生产力呼唤更多大国工匠,这就需要涵养一大批在企业一线完成生产任务的高技能人才,建设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梯队。应当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激发高技能人才的引育活力,推动传统技能人才尽快实现数智化转型。可充分整合企业各类创新要素,创建以工匠领衔、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加强与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制定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工匠培养方案,积极探索企业新型学徒制,构建实用高效的企业内部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可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加强数智化技能培训和推广,开发聚焦产业技术前沿的课程、举办劳模工匠创新交流论坛、举办高级专题研修班,激发技能人才求新求变意识、激活创新思维、持续提升技能水平。

围绕产业布局,培养新型高素质劳动者

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大国工匠,不仅需要尽快提升现有高技能人才的能力素质,也需要面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养新型高素质劳动者。

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跨越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两个阶段,具有前后联系紧密、技能持续累积的显著特点。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承担着制度化培育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也是培养未来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的摇篮。但是,我国技能人才供给不足、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还不够强等问题依然存在。据人社部预测,到2025年,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将达900万人,人才缺口预计为450万人。

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应当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是深化科教融汇,紧密对接国家重大需求、产业升级趋势和技术变革前沿,及时优化调整学科和专业布局,开发建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科学、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未来产业密切相关的课程体系,大力培养行业紧缺人才。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龙头企业等社会资源,探索构建“1校+1龙头企业+N个区域紧密合作企业或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1+1+N”模式,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探索订单式培训、定岗培训、定向培训等与就业紧密联系的方式,让学生更早接触产业前沿。

三是深化职普融通,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注重提升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比重,加强与高等教育知识结构的有机衔接。积极探索构建从职业教育本专科生到高层次专业硕士、博士教育的贯通型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创造职业院校学生进入高校继续深造的机会;鼓励支持高学历人才到一线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成长为“理论创新—技术革新—技能应用”贯通型的复合型人才,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激励更多青年学子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作者:李珂,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工会学院院长)

来源:光明日报

值班编审:马永孝    审核:单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永孝
审  核:单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工匠精神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