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日报
2024-04-18 09:44一日阅读省外的一份文学期刊,看到该刊设了一个专门刊发文学新人稿件的栏目,叫《蝉的地下时光》。该栏目注重从公共邮箱的自然来稿中选稿,帮助无名作者在文坛发出响亮的“第一声”。我心里不由得为该刊的这一做法叫好,同时,这一提法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蝉是我非常熟悉的一种昆虫,儿时在乡间老屋前的大树上,夏季总能听到它们的嘶鸣声,可以说是声浪滚滚,气势非凡。后来长大一些,看了书才知道,蝉能发出这么响亮的叫声,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
蝉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地下度过的。有关资料显示,蝉在地下度过的时间可能是三五年,也可能是十多年。在土壤中,它们靠植物的根系汁液生存,先后要经历多次蜕皮,直至在地面上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后,才算真正成长起来。经过多年地下暗无天日的“修炼”,有朝一日终于获得“新生”,来到了明媚的阳光下、碧绿的树叶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些饱经磨难的小精灵,能不放开喉咙尽情欢歌吗?
细细一想,蝉的这一生,其实暗合了人的成长规律。我很欣赏一句话:“这世间哪有什么一夜成名,无非是百炼成钢。”一个人要想获得一项事业的成功,就非得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韧劲,咬定目标钻研不止。曾国藩对此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就比如写作,要想真正写出佳作,就必须耐得住寂寞,把基本功练扎实,在多读多思多写上下功夫。在著名作家叶兆言看来,一个文学爱好者如果不写到一百万字,根本不必去评价自己能不能走写作这条路。他说:“一百万字是一道写作的门槛,而不是好和坏,就像是运动员,他必须打那么多球,必须无数遍地练习投篮,练习上篮,无数遍,才能打赢比赛。”
《贾平凹的艰难岁月》这篇文章,记述了贾平凹在创作上的痴迷和投入。文中有一件事颇能打动人:有一次,贾平凹生病,疼得在床上直打滚。深夜被朋友送进医院治疗,打完针后回了家。第二天早晨,朋友起床一看,贾平凹趴在屋后小学操场上的水泥板上正写得起劲。朋友走过去一把抽了他的笔说,不要命了!折腾了半夜,病还没有全好,写什么写?贾平凹顿时动了真情,泪流满面地说,我是个山里娃,我凭啥在城里混日月?不就是凭一支笔吗?正是凭着这种病中也不放弃写作的拼劲、狠劲,贾平凹后来成了声名远播的作家。
其实,世间事,要追求卓越,又岂止是写作需要倾情投入呢?
我曾采访过一位在音乐领域颇有建树的领导干部,当我很好奇地问他如何平衡专业和管理二者的关系时,他沉吟片刻,说出了一番令我心生敬意的话:“我是‘白天忙工作,晚上搞专业’。我没有节假日,晚上的睡眠时间也很少。一个人一旦发现了值得他一辈子去热爱和追求的事业,那就是真的拥有了‘发动机’。”
一个人一旦选定了一项事业,就得像蝉那样,拥有精神上的“发动机”,抛弃一切不切实际、急功近利的想法,沉下心来下苦功、打基础,熬过无人问津的艰难岁月,在艰辛寂寞的 “地下时光”中练出真功。唯其如此,才能品尝到成功的甘美果实。
作者:张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