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4-04-15 12:52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上游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为我们进一步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时光无言,铭刻深情牵挂的感人嘱托,绘就波澜壮阔的奋斗画卷。
守护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赤水河作为长江上游一级支流,对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意义特殊。近年来,昭通市扛实源头责任,因地制宜系统施治,推进赤水河流域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
赤水河发源于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从此起步,美丽而平静的河水穿过覆盖着青草的山谷,延绵着赤水河几百公里的两岸大山,一路恣肆流淌,穿村而过,河水不深也不湍急,清澈见底,顺势而下,温柔地守护着沿岸的村庄,滋养着沿线152个村社区104.2万人。
良好的水质离不开沿河两岸群众的共同保护,在赤水河源头的银厂村,干净清澈的水里看不到一点垃圾。这方水如此干净,当地村民功不可没。
“老常,又去巡河啊?”
“是的,走,一起去看看,把沿岸的垃圾捡一捡。”
提上撮箕、带着钳子、戴好袖标,出发。一大早,老常便带领着大家开展赤水河“巡河、护河、爱河”行动。
老常叫常吕共,年逾古稀,有着30多年义务巡河的经历,是赤水河源头银厂村的巡河“名人”,在他的带领下,银厂村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到赤水河的保护中。
一江清水,奔涌东流。在民间护河行动中,政府和社会力量也为志愿者们撑起了坚强后盾。昭通市组织180名市、县、乡、村四级河长、聘请945名巡河护河员,常态化开展巡河护河。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安装禁渔监控视频,与四川、贵州两省建立跨流域环境执法联防联控机制。
由个人到群像,守护赤水河,成了每个沿线儿女的共识。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顺江而下,赤水河在镇雄县果珠乡段被称为拉埃河和鱼洞河。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镇雄管护站果珠乡鱼洞生态观测点就建在鱼洞河边,监测员姚明昌被鸟儿的歌声唤醒,逐个查看监测视频后,他忙碌的一天就此开始。
“这条是昆明裂腹鱼,这条是四川裂腹鱼,这条是金沙鲈鲤,你们看它身上的斑斑点点很漂亮吧!他们都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姚明昌介绍监测到的鱼群,说起金沙鲈鲤时他格外兴奋,这是最近两年才监测到珍稀特有鱼类。
迎着春风,看碧波荡漾,飞鸟轻盈掠过水面,鱼儿在水中嬉戏。姚明昌一边巡河一边跟我们介绍他的工作和赤水河的变化,从几近无鱼到鱼翔浅底入画来,这十多年姚明昌见证了赤水河从污水横流到一江碧水,河里的鱼类从2020年的36种恢复到现在的59种。他希望更多的珍稀鱼类回到赤水河安家,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在镇雄县坡头镇周家湾村堆放硫黄冶炼废渣的“黄土坡”如今披上了“绿衣裳”。很难想象,这里数年前还是另一番模样。“以前烧硫黄的炉子依山而建,一个挨着一个,数不清。下过雨后,硫黄刺鼻的味道很浓,呼吸都困难。不要说影响生态,谁家买一辆新摩托车,要是摆在外面,时间久一点,会锈烂……这种日子,就算有钱也不好过。”3月28日,从小就生活在周家湾村街上村民小组的吴学梅回忆道。
这些年,镇雄县、威信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维护青山绿水,整治历史遗留硫黄矿渣11个点位728万吨,相继关闭煤矿厂23个、砂石料厂116个,拆除并实施生态修复小水电站17座,率先实现流域内干支流无小水电站目标。修复历史遗留矿山278座,完成人工造林10万亩、村庄苗木绿化67.6万株,建成河道生态防护林带1470公里,实现流域“看不见荒山、看不见祼土”。
守护一江清水,“两污”治理是重要一环。昭通坚持把“两污”治理作为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的关键,投资18亿元,建成城乡污水处理厂17座,实现城乡污水设施全覆盖。投资5.2亿元,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65座,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6座,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
赤水的竹,漫山遍野,无尽的苍翠。
群众的“存款”在山上,竹子就是老百姓的“绿色银行”。镇雄县在贯彻落实赤水河生态保护,广泛发动群众进行生态种植,多方争取了方竹苗,免费向群众发放,有种植条件的地方种了竹子,多的人家有几十亩,少的有几亩。在赤水源镇翁家坪村民小组,96户群众种植了1200亩方竹,现在方竹还没有进入丰产期,每亩收入不到3000元,进入丰产期群众收入还将逐渐增加。
河水浩荡奔流,岸线绿意葱茏。
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赤水河流域从高质量发展中尝到了甜头,镇雄、威信立足资源禀赋,加快绿色转型,推进农文旅体深度融合,把潜力变成实力,优化调整流域产业结构,创建“一村一品”专业镇8个、专业村36个,建设绿色食品基地8个,建成以竹产业为主的经济林果142万亩、竹笋初加工厂3个,打造县域旅游和特色餐饮品牌16个;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等项目加快建设。
实现绿色转身后,有付出,也有收获。2023年,流域内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41亿元、1.72万元,同比增长6.82%、5.52%,绿色高质量发展逐渐成为最亮底色。
从赤水河归来,镇雄县大湾镇那青山环绕间穿村而过清澈明亮的罗甸河,芒部镇松林村彝家小镇那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又回归大自然的涓涓清流,还有坡头镇周家湾村堆放硫黄冶炼废渣的“黄土坡”披上了“绿衣裳”……还反反复复地、一遍一遍地在我的脑海里激荡、涌现,种种场景处处都体现出镇雄县、威信县对生态环境、对赤水河源的重视和保护。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是每一条河流的渴望,更是人们对生态环境不懈的追求。守护一江碧水出昭通,这是昭通人民的一份荣耀、一份自豪,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赤水河,“森森”不息!
昭通日报记者: 莫娟 文/图
校对:胡远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