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阅读昭通·人文 | 他用50年,记录下了最可贵的昭通

 2024-04-09 10:21  来源:昭通日报

一座城市,一个群体,一段记忆,串起了无数珍宝般的故事。每个人心中都有令人难忘的地方,那是时代的留痕。在昭通,有这样一位摄影家,他用自己的镜头,见证了昭通50年的变迁……

在昭通,只要一提起摄影家宋大明,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50年前,他就开始扛着相机,背着摄影包,带着干粮,怀揣梦想,翻山越岭去拍照。他用镜头作画、用快门写真、用光影抒情,他不停地记录着这块土地上的万千气象。

3月16日,一群昭通市文艺名家为昭通市档案馆捐赠了200余件手稿、书籍、书画作品。宋大明捐赠了112719份(件)记录昭通50年发展历程的原始图片、视频、原创底片(负片、反转片)。这是一种情怀,一种格局,更是一片胸襟。由此,记者走进了宋大明的内心世界。

1974年国庆节期间,原昭通地区文工团在昭阳区毛主席像广场演出。

宋大明见证昭通发展的感人故事,渐次浮出水面……

谈到摄影时,宋大明打开电脑,里面存放了大量的照片。随后,他又翻开他的几十本摄影作品集,这些摄影作品,真实地记录了昭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见证了他50年来的摄影旅程,凝结了他无数的心血和汗水。这些作品诉说着一段光阴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他对摄影的执着与追求。

日积月累

练就扎实功夫

经交谈得知,宋大明是昭通市永善县人,1971年小学毕业后,考入了昭通地区的一个宣传队,从事文艺工作。

宋大明经常参加原昭通地区文化馆的活动,系统地学习了音乐、舞蹈、戏曲、话剧等理论知识。当时,文化馆有位老师叫黄培林,是昭通摄影界的老前辈,看中了机灵的宋大明,送了宋大明人生中的第一台照相机和云南省文化馆编辑的一本群众摄影手册,宋大明如获至宝,从此迷上了摄影。在20世纪70年代,照相机是特别珍贵的,科技的魅力不断吸引着他。在黄培林的引导下,宋大明开始系统地学习摄影。1974年,宋大明正式走上了摄影的道路。

1974年,原昭通地区摄影展览布展小组召开现场讨论会。

宋大明虚心向老师学习,同时还向书本学习。他购买了大量的摄影书籍,如饥似渴地阅读钻研,认真记录学习心得。在此基础上,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外出参观摄影展,从别人的摄影作品中得到灵感和启发。闲暇时,他就挎着相机出去摄影采风,在“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中感受摄影的乐趣。摄影时,他将自己的思想融入照片中,渐渐掌握了摄影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拍摄技巧。通过不断的实践,他在构图、光线强弱、光圈大小、快门速度、感光度等综合把控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更坚定了他追求摄影艺术的信心。1979年,在云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摄影作品展上,宋大明的《红星照我去战斗》获三等奖,这也是他的第一幅获奖作品。这次获奖,让他信心大增,激励着他更加狂热地追求摄影。

方寸之间

记录动人瞬间

当时,单位上懂摄影的人很少,凡是单位上召开的会议、组织的各项文艺活动,领导都安排宋大明去拍摄。工作之余,他带着对昭通这片土地的热爱,每天天还未亮,就背着摄影包、挎着相机早早地出门。

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大山上,都能看到宋大明的身影。他把镜头对准昭通的山水、村寨和百姓生活。有时,为了捕捉到好的照片,他常常跋山涉水,坚持蹲守几个小时,精心选择角度,耐心等待时机,迅速按动快门。他用相机记录着昭通的发展历程,抓拍城市建设、百姓劳动和生活的瞬间,为昭通留下了很多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图片。

1984年,原昭通行署文教局组织专业人员下乡,开展国家系列文化“十大集成工程”。

在50年的摄影生涯中,宋大明的足迹遍布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每一次出行,他总是满载而归。他的经历,富有浓郁的传奇色彩:1985年策划创立了云南首个民间摄影组织——昭通青年摄影沙龙(现昭通市摄影文化研究会);1986年参加了举世瞩目的“万里长江漂流探险活动”;1995年拍下了《共和国总理的眼泪》组照;1997年发现“地下长城”;2001年参加拍摄6集专题片《同舟缘》;2001至2003年三进“金三角”采访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揭秘金三角》……

50年的时间里,宋大明拍摄了40余万份(件)照片,迄今已在国内外相关刊物发表、在各种展览上展出过摄影作品万余幅。此外,他还编导创作过诸如小舞剧《火祭》、组舞《梦醒南高原》、舞蹈史诗《风云扎西》等20余个舞蹈戏剧作品;拍摄制作出《同舟缘》《揭秘金三角》《走进五尺道》3部电视专题片;创意策划了《全国第七届残运会——圣火采集、传递、汇聚》《中国天麻博物馆》《中国豆沙关交通文化体验馆》等方案;著有《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创意乌蒙 策划昭通》《金沙聚变》等20余部大型画册。

珍贵影像

见证昭通发展

“是什么让您50年如一日地坚持摄影事业呢?”记者好奇地问道。

1992年,昭通第一座体育馆建设拉开序幕。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情,一是母亲因故早逝后,思念母亲的时候,我找母亲的照片,却根本找不着。渐渐地,母亲留给我的印象越来越模糊,这件事激发了我对摄影的热爱,让我认识到,摄影是历史的最好见证。另一件事发生在1995年10月6日,当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踏上乌蒙山腹地这片贫瘠的土地,在稀泥烂窖的爬山道上艰难行进了近两个小时,来到了被浓雾紧锁、冷雨凌风覆盖的民族杂居山寨宁边村,当时,我是摄影记者,记录下了朱镕基满面笑容地与百姓交谈、关心百姓的瞬间。分别时,我看见朱镕基的泪水夺眶而出,我赶紧‘咔嚓咔嚓’拍下了那珍贵的瞬间。”说到这里,宋大明的眼眶红红的,闪烁着感动的泪水。

“这是我9岁时的一张全家福。”宋大明指着电脑上的照片对记者说。照片上的他光着脚丫。那个时代,生活之艰辛,不是现在的人所能想象的。不是不想穿鞋,是根本就没有鞋。他说,母亲因故早逝后,一家人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他就是在那样的环境里一步步走出来的。

也许,正是这种早年饱受贫困折磨的经历,历练了宋大明对工作的认真、对理想的坚定和对摄影艺术的热爱。他所捐赠的影像资料,都秉持着“记录真实”与“真实记录”的原则,但凡发生在昭通区域内的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民族团结等多领域的正面事件,绝大多数都被他用“真实而不带色彩”的镜头记录下来——

1994年,改扩建后的昭通机场。

从“摇把子”到世界上最先进的“光缆程控”,他的镜头记录了昭通通信的“一步跨越百年”;从九曲十八弯的砂土国道,到贯穿乌蒙山贫困地区的钢铁大道“内昆铁路”,再到对抗战时期修建的机场进行改扩建,十年高速公路大决战,他的镜头记录了“昭通不通”到“昭明通达”的历史演变;从“滇字一号”水利工程——“渔洞水库”到4座大中型水库建成以及金沙江边“长藤结瓜”的水窖建设,他的镜头记录了人民群众战天斗地的豪情……

犹如打开了时空穿梭机,20世纪70年代,镜头里贫瘠的昭通,让人动容;20世纪80年代,昭通人在广袤的土地上热火朝天地奋斗着;20世纪90年代,昭通甩掉存续几十年的“摇把子”,兴奋地拨弄着现代程控电话机……

一幅幅精美、珍贵的照片呈现在记者眼前,令人心潮澎湃。

“这些摄影图片,是昭通市5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记录和历史见证!”受捐的市档案馆负责人激动地说,“宋大明先生捐赠的这些影像资料,让我们清晰地看到50年来昭通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是昭通建设史、发展史、变迁史的真实记录。”

2011年,昭通市抢险救灾应急部队建设取得突破并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

宋大明所捐赠的112719份(件)原始图片、视频、原创底片(负片、反转片),时间跨度很大,从20世纪70年代至2024年初,50年不间断。这些作品,是他强大的意志坚守与执念的体现。

市档案馆负责人说,宋大明捐赠的这批影像档案资料,记录和反映了昭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不断改革发展的历程,画面生动、内容翔实、时间连续、载体多样,是真实的原始记录,具有很高的收藏和史料研究价值,既是研究党的建设、改革发展、社会治理的第一手资料,也是进行党员干部教育的生动素材。

让我们来看看宋大明镜头下的一个个难忘的瞬间——

1974年永善县、大关县发生大地震,军民齐心抗震救灾;1975年国庆节期间,昭通开展庆祝活动的毛主席像广场;1980年云南省首届农民文艺汇演,昭通获金奖,省委书记接见获奖农民;1983年土地包产到户后,永善井底公社四角村老农民在地里辛勤地劳作,期盼明年是个丰收年;1994年,昭通第一台移动电话摩托罗拉800M移动电话开通,机主幸福的笑容昭示着中国的未来;1994年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考察金沙江下游,决定打造“世界清洁能源谷”;199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来到昭通,拉开了昭通交通建设大跨越的序幕;金沙江4座巨型水电站建设;内昆铁路开工、竣工、建成通车;长防林建设、脱贫攻坚战役;10年交通会战……

2006年11月,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开工典礼。

“您为何要进行这次无偿捐赠?”记者问宋大明。他回答说:“我希望所捐赠的这些原始图片、视频、原创底片,能够为昭通市后续的发展发挥良好的助力作用,取得应有的社会效益,并带动更多人加入到捐赠档案资料行动中来,为社会、为后人留下精神财富。”

执着勤勉,追光前行,50年间,宋大明把人生的大半光阴都投入到摄影创作中,他把90%的积蓄都用在了购买摄影器材上。他乐呵呵地说:“这些照片,是昭通50年来从贫穷到繁荣的最好见证。这些东西,捐给市档案馆,可以为昭通、为后人留存更多珍贵的历史记忆……”

(图片由宋大明提供)

昭通日报记者:杜恩亮

值班编审:马永孝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永孝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标签 >> 阅读昭通 人文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