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4-03-25 12:24库纳乾坤大世界,案容社稷万里川。昭通市档案馆持续抓好政治建设、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全馆干部职工坚定政治方向,扛牢政治责任,忠实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不断完善档案保管和利用体系,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聚焦昭通市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着力构建具有昭通特点的现代档案事业发展新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扣“多元协同、有效监管,优化结构、数字转型,扩大开放、共享利用,落实责任、强化管理”八个关键词,不断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和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为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档案力量。
2024年1月,昭通市档案馆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表彰为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
档案不是简简单单的残卷故纸,而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对社会发展进步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档案,为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2020年2月,昭通市档案馆党支部被市委组织部评为“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2020年9月,被省委组织部评选为“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其工作经验被80余家市直单位、部门借鉴学习。这源于昭通市档案馆始终坚持“档案工作姓党”的原则不动摇取得的成果。
抓队伍建设,干部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昭通市档案馆充分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干部队伍培训,组织班子成员及科(室)负责人深入省档案馆、昆明市档案馆、大理州档案馆等地调研学习、开阔眼界。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各县(市、区)和市直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指导、授课,既锻炼自己、又培训他人,邀请省、市档案业务专家到馆指导培训。近4年来,昭通市档案馆组织干部职工到市外调研学习3次,深入各县(市、区)和市直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指导1375场次,组织开展各类培训100余期6000余人次,邀请省及其他州(市)档案业务专家到馆指导培训3次。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引进优秀年轻人才,为档案事业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抓宣传引导,档案重要性认识不断增强
昭通市档案馆持续加强档案法规、档案知识宣传,以“6·9”国际档案日、“9月档案法治宣传月”“12·4”全国法治教育日等为契机,深化“档案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主题活动,通过现场咨询讲解、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常态化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机关档案管理规定》《云南省档案条例》《云南省国家档案馆管理办法》等档案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同时,认真贯彻落实档案工作措施和办法,利用广播、LED显示屏、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大众媒体宣传档案常识,切实增强公民对档案重要性的意识。自机构改革以来,昭通市档案馆组织干部职工深入靖安新区、省耕国学文化公园等地开展各类宣传16次,发放宣传单3100余份,覆盖群众14000余人次,利用LED显示屏、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媒介宣传档案法律法规、档案知识180余场次。
抓征集接收,馆藏档案资源不断丰富
为保证进馆档案质量与数量,昭通市档案馆主动服务,深入档案移交部门找问题、提对策,开展精准帮扶,切实解决业务难题,实现了全市档案“应交尽交”。积极对接全市重点项目、重大活动及重要工作,加强技术指导,实行事前、事中、事后档案闭环管理。参与完成30家机关单位“三合一”制度编审,蹲点对昭阳、鲁甸、巧家、永善等县(区)1188个重点项目档案管理进行指导验收,牵头制定了彝良“9·07”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档案及涉及5万多移民的白鹤滩水电站巧家库区移民档案的管理方案、细则及统一收集范围和标准。机构改革后,规范接收各市直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重大项目建设、重要活动、重要工作档案89873卷,征集名人字画、族谱、实物、地方文史资料1268件(册)。目前,昭通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累计有211个全宗,合计98192卷、600353件。
抓红色档案编研,彰显爱国教育基地作用
昭通市档案馆充分挖掘馆藏红色资源,积极推进展厅建设,为各级各单位党组织和社会各界开展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提供优质服务平台。投入资金近300万元先后建成“红军长征过昭通”“罗炳辉将军档案史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昭通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成就展”等固定展厅5个、流动展厅1个,展厅总面积达1600余平方米。同时,充分发挥馆藏档案红色文化元素及昭通地方民族特色,精心设计制作了书签、扇子等富有档案内涵的文化产品,切实让档案“活”起来。
同时,昭通市档案馆立足昭通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组建工作组深入镇雄、彝良、威信等革命老区征集红军长征过昭通、罗炳辉将军史料等重要红色档案12卷,馆藏红色档案资源总量达279卷,有音视频资料7份、珍贵照片148张、红色档案书籍资料9册、实物档案181件。
抓保管利用,档案管理服务不断规范
昭通市档案馆积极启动馆藏档案的开放鉴定工作,建立完善档案开放鉴定和馆藏档案解密与开放鉴定机制,细化解密和开放鉴定业务规范流程,对馆藏到期档案进行摸底、排查,并安排专人按照方案开展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加大库房规范化建设力度,2023年争取财政专项资金280万元对档案库房进行升级改造,并配套建成全省州(市)第三家档案修复室,标准化库房达2600余平方米。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认真落实档案库房管理、消毒灭菌进馆、定期温湿度监测及保密等制度,确保档案安全。及时对粘连、残缺、撕裂等类型的破损档案进行修补、裱糊和加固,更好地保存原始档案资料。同时,充分发挥数字档案馆管理系统便民利民功能,为各市直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查阅利用服务。数字档案馆建成后,接待查阅利用1431人次,利用档案33526卷次、10405件次。
抓转型升级,档案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
昭通市档案馆高度重视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升级,持续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2021年,争取财政专项资金200万元进行数字档案馆建设,并于2022年通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验收,创建成为云南省第二家州(市)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同时,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要求,对馆藏档案进行扫描和数据处理,实行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双套制”保管,加快推进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力度。截至目前,昭通市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档案管理系统内共有69655卷、1103270条卷内目录,归档文件目录591628件;已完成扫描馆藏档案原文副本15203481画幅,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95%。
昭通日报记者:王明贵
校对:胡远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