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穿过历史烟尘的昭鲁大河

 2024-03-24 20:00  来源:昭通新闻网

昭通这块古老的土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1982年,昭通城北郊过山洞出土了一枚人牙化石,经鉴定为“早期智人化石”,距今约10万年,说明昭通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鲁甸桃源坝东北部边缘的马厂和野石山,相继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证实早在4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那时人们已广泛使用石器,懂得制陶等技术,开始邑聚而居的生活。

昭通地处“五尺道”枢纽,为云南地区通往川黔两省的重要门户,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的地理优势,为云南三大文化发祥地之一。昭通自西汉设置郡以来,一直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云南最早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地区。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置朱提县,前后达800余年,其间,汉晋两代农业经济发达,灿烂的青铜文化和朱提银闻名全国,儒家文化、道教、佛教广泛传播,表明朱提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达,从发掘的孟孝琚碑及霍承嗣墓壁画中可以得到佐证,为云南唯一的汉碑和东晋壁画。南诏时,昭通始称乌蒙部。清雍正八年(1730),在乌蒙土官禄鼎坤叛乱和镇压叛乱的战火中,建于明嘉靖年间位于今昭阳区土城村的乌蒙府治城——天梯旧城被毁。雍正九年,改乌蒙府为昭通府,废天梯旧城另建昭通府治新城。新城府、县同治,府称“昭通”,取“昭明宣通”之义,附廓县名“恩安”,意为“皇恩安定”。

广袤的昭鲁坝区,面积525平方公里,为全市最大的坝子,位居云南坝子第四,自然条件优越。为了发展农业生产,让民众安居乐业,昭通历代官员重视农耕,兴修水利,因地制宜建闸修堰,开河导流,防洪灌溉。据记载,最早的引水工程为西汉平帝元始元年至五年(1—5),朱提都尉文齐率民“穿龙池,溉稻田,为民兴利”。今在大龙洞建文齐雕像,纪念他的功绩。雍正十年,昭通新城区居民饮水困难,巡抚张允随提请动用帑银修建引水工程。同年,昭通总兵徐成贞兴修省耕塘,供军民汲饮兼农田灌溉,使昭通城北四周荒芜变为“一望沃野”的“农桑醉饱之乡”。1956年改扩建。

雍正十一年,鲁甸桃源拖姑回族民众按田亩集银、投劳建成龙兴闸(即蓄水塘,当时称闸),为最早的蓄水工程。雍正十二年,昭通知府徐德裕在城西北隅建利济池两口,引“官沟”水穿城入此二池,供城内军民汲饮,两池沿用到1954年,因拆城墙扩街被填毁。乾隆九年(1744),恩安知县俞升主持在大龙洞口建盈济闸。嘉庆十六年(1811),恩安知县欧阳道瀛任职时续修,并建寺庙及楼台亭阁供民众游览,属“昭阳八景”之一。乾隆十六年,下干河范、刘等十姓集资修筑马贵闸。乾隆二十一年,鲁甸厅通判方綍捐资兴建桃源邵家闸。乾隆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恩安知县沈生遴主持兴建广储闸(盈济闸前)、惠济闸、普济闸、三济闸、通济闸、康阜闸、留余闸,共7座,之后官府又建了3座,民间称“十大皇闸”。同时在利济河上建水坝18道,抬高水位灌溉农田6000余亩。沈生遴重视水利建设,加强水利设施管理,制定了闸坝管理条规。乾隆二十五年,沈生遴主持建设“官沟”,由官坝至三多塘(今清官亭)供市民饮用,水源为大龙洞泉水。《昭通志稿・官师志》称:“沈生遴……昭通田亩之获水利,公之力为最多也。四乡均有碑记,记其政声。”

乾隆四十年,副贡马训把兴修水利,解决昭通城军民饮水及灌溉列为治理的第一要务。嘉庆十三年,恩安知县王禹甸扩修三多塘增蓄引水,兼顾城郊农田灌溉。道光十四年(1834),重修广储闸,从闸至高鲁桥全长23公里的利济河上续修改造已建的拦河坝,灌溉田地万余亩。1953年,政府对广储闸加高大坝,清淤扩宽库底,增大库容,新建启闭闸等,改称北闸水库。

1941年,由云南省主席龙云倡议,省财政厅主持,历时两年建成鲁甸桃源水库(邵家闸原址),库容300万立方米,彼时为昭鲁坝区第一大水库。为纪念龙云和财政厅厅长陆崇仁,水库起名龙公闸,渠道取名陆公渠,并在坝后竖碑刻字纪念(现已毁)。1973年维修加坝时改名桃源水库,渠道也改名为中沟。

1939年,昭通县长王凤瑞拟修自来水工程,改善城区居民饮水,未能实现。1942年,经龙云批准兴建昭通自来水工程,成立“昭通自来水工程处”,次年6月,省政府令财政厅先借国币100万元作为工程费用。1944年,完成大龙洞至城区引水明沟12公里,主要建筑物有马脖子连孔背水桥25孔(称25孔桥),何家凹子连孔背水桥、螃蟹河背水桥、喜歌寨进水闸等。在八角亭和北兵营建蓄水池两口,供昭通城3.1万人饮用水。因明沟水污染严重,之后停用。1946年,在昭通城清官亭对面建“惠泉池”供居民饮水。1957年,城区用水困难,昭通地区一中组织师生在校园内挖井两口,作为饮用水源。因地势低洼,汛期遭遇洪水,不能饮用。1989年,国家投资在原地钻深井一口,水质达到饮水标准,不仅解决学校饮用水,还供周边单位及住户4000余人饮用。1963年城内饮水紧张,昭通专区行政干部学校学员每天轮班到利济河为伙食团挑水做饭。作为一个专区所在地,又是滇东北重镇,此事对专区领导触动很大,故下决心解决饮水问题,在没有专项经费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集资金。采用铸铁管从大龙洞引水,在城北外高地建25米水塔,城区八角亭建调节池。次年秋开始供水。当时城区人口4.2万人。1972年,由于管道沿线设有30多个供水点,春季农民放水抗旱,导致城区用水紧张,于是在城东南元宝山钻地下温泉作为补充,增建管网。1986年,城区人口增加到8.9万人,用水供需矛盾突出,政府开辟第二、三水源,分别在城东南新建水厂两个,用水问题得到缓解。1991年前后,城区干旱季节日缺水万余立方米,高处用水户到低处供水点挑水吃,有的出1元至1.5元买一挑水,市民叫苦不迭。1996年12月,渔洞水库下闸蓄水,成为昭通市区的新水源。2001年,建成水库至城西荷花主管20公里及水处理厂,次年2月供水,当年供水1594万立方米,之后逐年增长。近几年,年供水量3500万立方米左右。如今,昭通中心城区人口近58.9万,用水量较20世纪增大数倍,倘若没有渔洞水库,饮用水困难不堪设想。

昭鲁坝区为地壳断裂而陷落成的山间构造盆地,也称湖积盆地区,地形平坦,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历史上,因昭鲁大河出口(葡萄井老鸹岩石滩)基准面高,河道纵坡缓,河堤简陋,淤积严重,行洪障碍多,泄洪能力较低,洪涝灾害十分频繁,雨季农田被淹,民生凋敝,是一条令昭鲁人民伤心的河。低洼的昭通城南郊望海楼至黑泥地一带常年积水,自然形成了“千顷池”;永丰海边至鲁甸桃源坝约10公里,荒海浩荡,面积1.5万亩,两地不少人采用小船来往;鲁甸鸣楼海子、刘家圩、干闸、米家湾、沿草海等处多被水淹,荒芜面积数千亩。

昭鲁大河系洒渔河支流,发源于鲁甸县火德红祭龙山滥泥箐,流经马鹿沟、土主寺河,与嘟噜河汇合,经柳树闸、沿闸、板板房,流入昭阳区小闸,于永丰海边村交界处张家包包汇入桃源河,称察拉河,至黄家坝汇入洒渔河流入关河。昭通中心城区内主要支流有利济河、秃尾河、窑湾河、迎水河、沙坝河等。张家包包至葡萄井老鸹岩段称昭鲁大河,长32公里,径流面积802平方公里。

昭鲁大河纵贯昭鲁坝区文屏、茨院、桃源、永丰、簸箕湾、黑泥地、土城等地,今涉及昭鲁两地2乡5镇5个街道办事处,约45万人,15万亩耕地。自古以来,昭鲁大河治理不断。雍正十二年,昭通知府奏准朝廷拨银4580余两,修建利济河、察拉河等三河水利。据《滇南志略》记载:恩安有“分济沟在城西,引利济河水灌溉西南四千亩……”乾隆二十五年,恩安民众在察拉河上段昭鲁交界处筑堤建闸,控制上游水量,致使鲁甸沿闸一带遭受水患,百姓怨声不断,要求拆闸排水未成。乾隆四十五年至四十六年,恩安民众又连筑坝两道,抬高水位便于灌溉及汛期阻止河水,导致淹没农田更甚。嘉庆七年,沿闸民众以滞水淹田为由,集众拆闸毁堤,恩安派廪生李周前往阻止,发生斗殴,李周被沿闸村民王安太杀死,造成命案。王安太被流配广西,嘉庆二十年释放回家。嘉庆二十一年,云南省总督府檄文勒令恩安、鲁甸厅官绅会勘,决定修复堤埂和桥闸,规定汛期禁止下闸堵水,河道由两县分段岁修和管理。

光绪五年(1879),恩安知县荣昭尝试疏导老鸹岩石滩,采用“焚烧爆石法”,从四川购买煤油(时称井油)数千斤焚烧石滩,收效甚微。后立碑禁令开山场,凡高崖深谷一律封禁,以防泥沙淤塞河道。光绪十九年,昭通知府龙文以工代赈,组织农民用錾子、铁锤凿老鸹岩石滩“石龙”,却事倍功半,百姓讥讽说“千根钎子万把凿,府公奈我石龙何?”

光绪六年,荣昭主持重建恩安境内石桥,疏浚河道。光绪十八年至十九年,知府龙文以工代赈清淤除障。咸丰十一年(1861),恩安知县孙廷仪在旧圃街建大沙坝,以防后海子泥沙冲进昭鲁大河。1919年,郡绅李湛阳与地方人士以工代赈治河。1922年,大规模整治昭通河段,成效显著。1923年,滇中镇守使龙云批文奖励31名治河有功人员,并委托昭通知县符廷铨授予谢文英等12人奖章各一枚,授予杨文祥等19人刻有“勤宣水利”牌匾各一块。1924年正月,龙云回家乡昭通奔丧,闻家乡常遭水患,遂倡修新河除涝,自捐滇币1000元,并要求昭通知县按每公顷摊派1600元。新河时称“龙公河”,自簸箕湾起,经自发村、黑泥地、刁家圩、欧家营、周家庄、小梨园、篆濠等地接猪拱圩,全长15公里,与昭鲁河并行,排内涝水流入昭鲁河。鲁甸知县张瑞珂疏浚黄硝沟(昭鲁界址),浚深2米余,增强河道行洪能力。云南省公署奖励开“龙公河”有功人员周光斌等10人,授予刻有“惠建田畴”牌匾各1块,县知事符廷铨记大功1次。1925年,鲁甸实业所组织农户清障护堤,规定每年沿河两岸田户和附近村寨出工治理,时间定为每年农历年内疏浚结束,至迟不超过正月。之后数年治河不断。

1930年,驻昭通暂编第一团团长安德化倡导治河,报经省主席龙云批准,次年1月在昭通成立“昭鲁水利工程处”,在高鲁大庙举行昭鲁河修浚开工典礼,施工历时3年,治理重在昭通坝区。扩宽加深河床22公里,首次凿开老鸹岩部分石滩,水患得到缓解,防洪保护良田数万亩。共耗费新滇币近30万元。1938年,经省政府批准,奖励多年来疏浚昭鲁河工程有功人员,分别授予“尽瘁河渠”“利济农田”“疏浚有功”“宣劳水利”牌匾,授予治河段经理等12人奖章各一枚。1948年,昭鲁两县联合成立“昭鲁水利协会”,协调治河。

历代虽然尽力整治,依然未根除水患。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逐步根除了昭鲁坝区的洪涝灾害,大幅度增加了农田灌溉面积,改变了历史上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状况,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昭鲁坝区先后建成中型水库1座(永丰水库)、小(一)型水库13座、小(二)型水库及塘坝近百座,总蓄水量约5000万立方米,拦截了部分洪水,减轻了河道防洪压力;建成大小型灌渠数百公里,灌溉面积约20万亩;建成渔洞水库灌区南北两大干渠,灌溉面积31万亩,总长69公里。南干渠流经昭阳区乐居、苏家院、永丰及鲁甸县茨院、桃源5个乡(镇),可向永丰水库、桃源水库调水进行反调节,形成“长藤结瓜”。在南北干渠上建成分干渠、支渠、斗渠,总长超200公里,形成了水库与农渠相配套的灌溉网络,保障农田旱涝保收。

数十年来,昭鲁大河、利济河、秃尾河等大小河流进行了全面治理。昭鲁两县(区)相互配合治理昭鲁大河,清淤续修不断,多次大规模清淤加固、截弯改直。1950年,进驻昭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43师副师长雷展如率数百名干部战士,挖开旧圃段内“气壳石”。1954年,第二次炸老鸹岩石滩,地区建设科陈盛海自制炸药,炸深老鸹岩河滩“瓶颈”。1963年,第三次炸滩,并普遍挖深扩宽河床,加固河堤。1965年冬,土城乡锦屏、后海、沙坝、旧圃四村上马民工加高河堤。1968年冬,第四次炸滩,炸深毕家桥至杨家湾河滩全长970米。20世纪70年代,永丰组织青年民工1000人,历时三载,加高河堤,拓宽河底,总长7公里……

1954年,鲁甸县大规模治理昭鲁大河,将原河底扩宽一倍,加高培厚,新筑板板房无堤段,小弯改直。1964年,鲁甸县委贯彻地委提出“一年翻身,两年变样,根治昭鲁坝区洪涝灾害”口号,再次对河道进行整治,改造秦家圩至米家湾、县城区小石桥至哑巴井等河段。1976年春,大规模疏浚昭鲁大河,成立治河指挥部,调集本流域区六成的劳动力,对主河及嘟噜河普遍挖深,加高培厚,疏浚河道,确保水流畅通,提高了防洪能力。

桃源坝是鲁甸最大的涝区,面积10500亩。新中国成立之前,整个坝子一片汪洋,最低处水深3米。1959年至1977年,先后在涝区周边建成高扬程、低扬程、白庙大站等8个分站,共13台抽水机组,总装机容量852千瓦。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年均排水量200余万立方米。成立“葫芦口排灌站”,为全省少有的小(一)型机电排灌站。1961年4月(昭鲁并县期间),为了提高排灌能力,降低抽水成本,昭通行署专员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葫芦口排灌站抽水问题,决定改内燃机为电动机,由昭通实业公司架设专线供电。从此,千百年来的万亩荒海变为高稳产农田,成为鲁甸县的鱼米之乡。

进入21世纪,国家对水利建设投资加大,对运行几十年的水库全面进行除险加固,续修灌渠,城乡人畜饮水得到全面解决。高标准治理河道,采用浆砌石护堤,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洪水决堤、漫堤现象不再发生。

古代简陋的昭鲁大河湮灭在历史的烟尘中,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大河,堤上栽种的杨柳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田野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曹志光 文

值班编审:秦勇    审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罗崇欢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秦勇
审  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罗崇欢
标签 >> 人文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