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4-03-17 12:02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思政课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2019年6月,昭通卫生职业学院思政部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5年时间来,昭通卫生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思政课这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为目标,大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全力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昭通卫生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依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丰硕成果,结合昭通鲜活的红色文化,全面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确实承担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旗帜鲜明地办好思政课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作为卫生职业学院,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医学人才的责任和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牵引,遵循学科发展一般规律,全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力争培养更多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高素质医学工作者。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2021级中医1班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学生们一改往日沉闷,或是激昂吟诵,或是抑扬顿挫,大家从一首首诗词里感受先辈们的英勇顽强和豁达乐观。面对枯燥、晦涩难懂的理论,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姚瑶让学生准备毛泽东的诗词,在课堂上分享解析,从中理解、感悟毛泽东思想的精神要义。
面对以往传统的理论授课枯燥难懂,学生们提不起兴趣来,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充分实现思政课在政治引导、学理阐释和价值塑造方面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课程改革,不断丰富课程形式,让思政课程“活起来”,以达到情理交融、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效果。
思政课程不仅是让学生理解党的创新理论,也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和培养。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苦练理论教学内功,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期望融入教学。“作为医学院校,我们要培养学生守大德明公德严私德,培养他们的爱国心报国情,鼓励他们到基层去,到社会更需要的地方去,服务更多的病人。”曾静老师分享了她的观点。
打造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
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昭通卫生职业学院倡导“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教风,“尊道问学,敦厚崇礼”的学风,全力打造一支信仰坚定、理论扎实、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之初,教师人员配备不齐,年龄结构偏大、专业性不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强化党建引领教育教学,全力打造“红心扣”党建品牌,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共读经典”、“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等活动,让思政教师汲取奋斗力量,全面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发展至今,已拥有一支年轻、专业性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不仅从数量上保证符合1:350的师生比要求,还保证了思政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为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23年12月1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马殿师从5省(区)联赛的40位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这场竞争激烈的比赛让大家看到了昭通卫生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冲出匹“黑马”。马殿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参加比赛,比赛从17个章节中随机抽选一个章节中的知识点来进行20分钟的展示。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他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筹备参赛内容确保万无一失。熬夜做课件、一次次试讲、反反复复修改、字斟句酌的较量……面对辛苦的付出和取得的成绩,他只是笑着说:“我们作为教师,自身得作好表率,才能给学生树好榜样。”无独有偶,2024年2月18日,陈蕾老师获得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形势与政策”课(高职专科组)一等奖。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坚持学习、认真负责是马殿师、陈蕾的日常,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日常。他们将立德树人内化成重要使命,通过教学改革、集体备课、教学评比等方式营造比学赶超、团结共进的教学氛围,同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社会服务,力争将党的理论知识送入千家万户。5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先后获得思政类比赛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28项,市级奖项9项,校内奖项50余项。因教学比赛成绩突出,2023年学校先后两次荣获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比赛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优秀组织奖”。
多形式推动课程改革创新
乌蒙山巍巍,赤水河涓涓,扎西会议、四渡赤水、乌蒙回旋战……红军长征三过昭通,途经昭通威信、镇雄、巧家、彝良,为乌蒙大地带来了希望和火种,促进了昭通人民的政治觉醒,引领着昭通的发展,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乌蒙大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昭通资源优势,与时俱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把丰富的红色资源与思政课程结合起来,把昭通的变化与党的政策结合起来,建立起校内校外系列实践教学基地,制作学生思政课实践活动手册,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昔日贫困村,旧貌换新颜,昭阳区青岗岭回族彝族乡大营村的10年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3年9月12日,赵端老师带领“第七届领航计划大学生讲思政课”团队成员走进大营村。“通过发生在乌蒙大地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们更好地感知感悟思政。”
马思蕊同学对于这次的实践教学印象深刻:“大营村的绿化很多,洒渔河水很清澈,村里的道路很宽广,经济发展很好。”她兴奋地说着在大营村看到的一草一木,也具象地理解了“两山”理论。她认为作为一名医学生,学好思政课很有必要:“思政课程培养塑造我们的三观,这是我们身处社会让人信任的条件。”2023年9月24日,李尧老师带领学生走进革命老区威信,回顾先辈奋斗历程,深刻感悟长征精神。“照病机啊照病机,我真舍不得你。扎西轻装是第一,只能忍痛寄存你。”在扎西会议纪念馆,当一群医学生们听到X光机的故事时,眼含热泪,深受触动。“学生们听到X光机的故事时,都在感慨先辈取得革命胜利的艰难,也激励着他们要学好本领,承担起救死扶伤的重任。”在学生们的感慨中,李尧老师找到了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的意义。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不只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工作,更是所有教师肩负的责任。作为医学院校,无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昭通卫生职业学院的教师们从一言一行、一课一讲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让思政教育无处不在。
昭通日报记者:田朝艳
受访者供图
校对:胡远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