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4-03-16 17:39“姐,我也是红军了!”当看到演员捧着领到的红军服,当听到这句激动人心的话时,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滚了下来,总有一种赤诚的感情在我心中激荡。
“音乐剧《那年红军到扎西》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成功地将红军长征途经扎西的历史事件与音乐剧这一艺术形式完美结合,是一部满溢革命激情、洋溢青春活力的红色题材音乐剧。”大型原创音乐剧《那年红军到扎西》是以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路过威信县扎西镇召开的“扎西会议”为创作背景,讲述了一个有关信仰、理想和青春的感人故事。
《那年红军到扎西》是云南省2023年基层宣传文化补助项目、云南省讲好“五个故事”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该剧由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市文化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具体组织实施。2023年,红色舞台剧目创作被纳入昭通市重点工作内容后,相关负责人对接上海、昆明等地专家,邀请省内外舞台剧、党史、民族文化等领域的专家进行多次论证和指导,在音乐剧形式、内容、剧本、音乐、舞美等方面沟通协调、当面请教学习,为音乐剧的创作打下专业基础。2023年底,完成前期剧本创作、舞美灯光、排练合成等工作。
“红军长征的历史如一座精神宝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激发出强大力量。演出令人深受感动,深刻体会到共产党人的革命初心。”观众欧运忠说道。2024年2月4日、5日,《那年红军到扎西》在云南艺术学院实验剧场开展了两场审查演出,演出邀请省、市相关部门领导、业内专家及舞台艺术爱好者共计900余人现场观看。不少观众看完演出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沉浸在那个火热的革命年代的氛围中。
《那年红军到扎西》以红军指战员杨明的视角切入,通过他亲历三次会议的召开,见证了扎西会议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的红色革命故事。杨明作为青年指战员的代表,拥有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积极在群众中播撒革命火种,感染了以陶彩月为代表的当地普通百姓成长为具有革命信仰、意识觉醒的红军战士。该剧表现了红军将士英勇无畏、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和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的浓浓情谊,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
观众赵黎儿说:“这部剧通过年轻的红军战士、当地村民的视角,展现出那种对信仰的坚持和向往,以及无畏的革命斗志,好多场景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音乐剧通过杨明这一角色的成长与转变,巧妙地串联起了会议的历史意义,使得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够深刻感受到革命历史的厚重和深沉。
“这部音乐剧主题突出,主线清晰,表演到位,极具感染力。”
“深刻领会‘扎西会议’的深刻内涵,吃透剧目创排的历史意义,组织音乐剧主创团队先后6次深入威信县扎西镇、水田镇等地进行实地采风活动。”
主创人员详细了解红军当年在威信县的历史事件、风土人情及其对扎西的影响,为音乐剧的创作提供充足养分;从剧本的结构、人物设定、音乐风格等方面开展多轮修改完善,为音乐剧的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那年红军到扎西》制作人陶锐充满信心地说:“这部剧是昭通的第一部大型原创音乐剧,也是云南省讲好‘五个故事’进行创作的第一部音乐剧。拟定在2024年5月初完成音乐剧复排合成后在昭通演出1—2场。后期将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适时在全省开展巡演。”
在观看了演出的相关片段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那年红军到扎西》呈现给观众的是,集话剧、舞蹈、朗诵为一体,整合了多种舞台艺术形式,精湛的表演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观感体验,演出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我们期待着,在昭通看到《那年红军到扎西》。
昭通日报记者:陈允琪 文/图/视频
校对:胡远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