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阅读昭通·少年丨烟雨入心

 2024-03-02 08:00  来源:昭通新闻网

中考结束,我和女儿不约而同地想到江南水乡一游。

刚出高铁站,迎面而来的是淅淅沥沥的细雨。

曾经对雨充满厌烦,因为“雨打芭蕉”易引人心烦,更别说出门旅游遇到下雨了。但出乎意料,踏上杭州河坊街的青石板路,细雨好像让人期待已久,烦躁的心平静了不少。

三年来,我带着80多个初中生,挑战在“双减”增效的日日夜夜中;陪同女儿挑灯夜读,乘风破浪,努力之后收获颇丰,但也疲惫万分。

眼前这初遇的江南雨,没有云贵高原惊天动地、电闪雷鸣后的滂沱之势,而是于滴滴答答中洗去尘埃和疲惫,默默抚平游人涌动的心绪。

情不自禁,平日的烦嚣、滔滔名利、喜怒哀乐被抛之脑后,脚踏古镇石板,在悠缓的一抬一落中听着自己的心跳,仿佛走进一条宁静的深巷里,一切归于平静。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此时,走在江南小镇雨中,我恍然体会到“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情境,不正是这宁静而又古朴的水乡烟雨独有的安详吗?

移步西塘,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建的一家家民宿,楼板底下是潺潺流淌的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我好似看到更悠远的画面: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而离她们只有几尺远的乌篷船上正升起一缕缕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萦绕着岸边又低又长的石栏、阁楼……

手拿书卷,坐于石栏上,偶尔抬头观画,却不知自己早已入画。

思绪万千,倚窗静静地坐在水边,观看着古镇河道来往的船只,要上一份地道的东坡肉,慢慢地吃、细细地品,在肥而不腻、软而不化的味觉中,似与东坡邂逅一生被贬三次,面对悲伤的人生遭遇,他没有以泪洗面,没有借酒消愁,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留下特别好吃的东坡肉,吟诵着“一蓑烟雨任平生”,为民谋福祉修筑苏堤,他是如此乐观、豁达、洒脱。

果然,“心平能愈三千疾,心静可通万事理。”这种没心没肺的快乐,伴着江南的烟雨入人眼,沁人脾,润人心。

林清玄说:“温柔半两,从容一生。”

人活一世,既然不能左右不快的事情发生,那就请放下几分浮躁,磨掉几分棱角,多几分温柔。遇到事情时不要慌、不用慌,静下心来,慢条斯理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一生一世,不用盲目追求过得多好,但求尽心尽力,但求珍惜眼前,但求问心无愧。

坐在船头,导游告诉我们,来到江南,千万不要埋怨船慢,因为船的荡荡悠悠、缓缓前行就是江南生活节奏平稳的再现。

也许因为职业,我常常为学生操心,在减作业不减效率,要严管学生但要避开与学生、家长产生矛盾的两难中砥砺前行,难免心里跌宕起伏,烦恼甚多。随着船慢慢摇动,在烟雨中的江南小镇吃着东坡肉,看着过往的人,会发现如果事事都如意,那就不是生活了,偶尔的不如意正是美好生活的调味剂。才女杨绛,一半明媚,一半沧桑,百岁生活,不也是一边失去,一边拥有了令人羡慕的淡定、从容、高雅?在经历岁月沉淀后的灵魂里,从骨子里透出的气质是无数人羡慕的模样——永远的风华正茂!

若无执念在心头,人生何处不清欢。

前方,江南的巷,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长,透着淡泊和安定、祥和。

徘徊在小镇的巷子里,清风拂面,绵软的吴越之音浑如天籁,虽亲历的江南,多了一些似锦的繁华,多了一些现代的元素,好像远离了古镇的古朴,多了些许文艺,但离杭时挥之不去的朱炳仁文献馆中用铜创作的《千里江山图》画面,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老祖先们曾经用最软的笔写出了最硬的字。一位位书法家用毛笔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一件件作品成为无价的遗产流传千古,甚至承载着浩然正气的名句名篇。如今,百年铜业世家的第四代传人朱炳仁,用最硬的材料金属铜创作出立体《千里江山图》,传达的是现代中华儿女对祖国千里江山融入骨髓的爱,材质的硬与情感的柔完美结合,是不负被养育的一方人对一方水土的回报,是于持久的平静中不懈努力的结果。

回到云南,时不时想起江南烟雨里上千年的人文底蕴、后世人的传承、四通八达的交通……期待怀揣东坡似的最努力的心态、最乐观的情感、最淡泊的心胸,笑对人生中的风起云涌。

愿烟熏火燎中,眼里有纯真,脸上有笑容,心底有宁静,烟雨伴美好,前路皆从容!

(作者系昭阳区太平中学教师)

作者:马伯凤

审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阅读昭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