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日报
2024-02-21 09:24昭通市万人以上的安置区有9个,千人以上的安置点有23个,搬迁社区具有多县融合的人群特点、多样复杂的服务需求以及多方合力的联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移民搬迁扶持政策,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周期长、任务多、目标大的系统工程,通过注重顶层设计、强化示范引领、创新治理模式等有效举措,昭通市搬迁群众已经实现了搬出大山,进入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昭通市对标全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深入推进“六大战略”、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成为全面提升易地搬迁安置区基层治理水平的关键词。
产业、城市和人口深度融合,是实现各类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最大限度释放动力潜力的重点。当前,昭通把“产、城、人”融合发展作为服务全局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推进,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的相互影响、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多维度综合型发展模式。在易地搬迁安置社区以“实践者”的视角,围绕“产、城、人”发展思路,深入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昭通路径,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新引擎。
一、做好“产”的文章,聚合基层治理资源
在党建引领下统筹调配各类基层治理资源和力量是决定基层治理的关键。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能有效促进德治、自治、法治与智治有效链接的资源类型主要有文化资源、组织资源、信息技术资源、财政资源、社会资本等,充分认识到资源的全周期链条,有利于减少生硬的外部资源注入。有部分搬迁群众不认同缴纳物业费等服务支出,是目前昭通易地搬迁安置区面临的问题之一,此类问题可以通过推动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措施解决。治理资源发挥作用需要注意其连贯性和内生性,重视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促进易地搬迁安置区产业发展,逐步完善已有产业体系,是聚合基层治理资源的第一步。
一是提升安置区后续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安置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组织+居民委员会+社区资产运营机构”方式,采取资产入股、资源开发、合作运营等方式盘活社区资产。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特色手工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产业,有条件的大型城镇安置区新建和改扩建一批配套产业园区、仓储保鲜冷藏设施、集贸市场等。安置区应主动融入当地产业发展规划,看准产业链发展缺口,补链强链,以可持续发展带动各方资源入驻安置区,引导其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
二是强化区域产业协作打造“飞地”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安置区,可将原有的厂区设施打造成为“飞地”园区,推广“发达地区企业+安置区工厂+搬迁群众”的产业协作模式,延续安置区帮扶车间的相关优惠政策,由发达地区企业以托管、代管等方式与大型安置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在此基础上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引导商贸物流、文旅企业通过股权投资、订单采购等方式,与大型安置区所在地建立产销共同体,打造安置区产品供应链。对于发展条件较弱的易地搬迁安置区,可采用“飞地”租赁模式。找寻安置区周边有闲置土地资源的村(社区),通过集体经济公司投资一批、发动群众筹资一批的方式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租赁闲置土地,破解无地可种难题,实现区域化协调发展。
二、做好“城”的文章,拓宽基层治理空间
易地搬迁安置区的最初形成是将生存环境较差的贫困地区的人口搬迁到居住条件、交通、医疗资源、教育氛围都较好的地区,有利于搬迁群众自身发展。因此,易地搬迁安置区的治理载体就包括地理空间、物质空间以及心理空间。通过搬迁原籍工作人员以及后续规划成立的街道、社区委员会等多方合作努力,保障了搬迁群众基本生活所需,提高了对于社区的心理认同,逐步规范了社会空间层面的居民交往行为。但基层治理不仅局限于此,要主动融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分类引导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产城融合发展,促进安置区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拓宽易地搬迁安置区基层治理空间,搭建更大的治理平台,创新适应发展的治理模式。
一是推动安置区与所在城镇一体化建设发展。将城镇安置区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社区管理和文化服务等项目,统一纳入所迁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建设规划。将安置社区纳入所在城镇社区治理体系,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建立开放融合的现代化社区。促进城镇居民与搬迁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增强搬迁群众对所在城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是推进产业园区、安置区产城融合发展。开展产业园区与周边安置社区“两区共建”,将基层治理作为联结点,治理有效作为发展保障,探索安置社区参与产业园区发展建设的有效实现形式,共同打造适用“两区”的治理体系。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产业园区和安置区覆盖延伸,合理配建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生活服务设施,加快建成宜业宜居、环境优美、治理高效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和安置社区。
三是促进农村安置区城乡融合发展。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有条件的农村安置区延伸覆盖。完善治理资源下沉机制,确保农村安置区发展所需资源充足,促进好人才、土地、资金等良性互动,立足农村安置区特点,避免失去地方特色、千篇一律的城镇建设规划,保留“乡愁”。
三、做好“人”的文章,彰显基层治理价值
面对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基层治理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这既是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出发点,也是检测基层治理成效的第一标准。市委、市政府提出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以产业为保障、城市为基础、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围绕人的需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产业、城市、人之间的互融发展,要通过匹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在产业升级换代和城市服务配套的过程中,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是全面促进多元化就业。提升安置区就业公共服务能力,协助易地搬迁群众转移、就近、灵活就业,根据学历、技能等不同进行分类推动就业。首先转移就业一批。结合东西部劳务协作,深入开展职业指导、专场招聘会等就业服务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补贴交通费用等方式,为搬迁群众外出就业提供劳务输出服务。其次就近就业一批。在大型安置区设立零工市场,灵活提供多种形式的临时性就业岗位。持续发挥公益性岗位作用,促进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最后灵活就业一批。大型安置区成立社区劳务合作社或劳务服务公司,组织搬迁群众积极参与周边项目建设,提高务工收入。
二是大力支持多业态创业。从调动创业意愿、培训创业能力、加大创业帮扶等多方面入手。鼓励和引导易地搬迁群众结合自身优势特长,围绕家政服务、餐饮服务、社区便利服务、产品组装加工、现代物流等领域开展创业。建设实训基地、创业园区等创业载体,引导具备创业能力和意愿的易地搬迁群众优先入驻,按规定给予创业补贴、场地租金和管理费减免、水电费用优惠等扶持政策。强化创业培训,向安置区创业群众提供市场开拓、管理辅导、品牌打造等深度服务,引导当地龙头企业带动易地搬迁群众创业发展。
三是全方位提升就业技能。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和劳务输出地用工需求,面向易地搬迁群众开展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探索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结合线下致富能手“传帮带”,线上线下培训结合有利于消除地域限制和职业壁垒,提升易地搬迁群众就业技能,提高就业成功率。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昭通市易地搬迁安置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PY202209阶段性成果文章)
作者:中共昭通市委党校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