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日报
2024-01-31 11:24近年来,昭通充分运用“凤凰计划”“兴昭人才”等招才引智政策,引进各类人才充实干部队伍,有效推进了工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这些引进的人才中,有些人才特长与岗位匹配度不高,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为此,应紧扣“引、育、用、留”四个关键词做好人才工作,让人才引得进、育得出、用得好、留得住。
聚焦发展,精准引才。注重缺什么引什么,差什么补什么,让人才“对号入座”,发挥所长。为此,应围绕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昭通“六大战略”和“产、城、人”三篇文章,紧扣高原特色农业、绿色能源、绿色硅铝、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现代服务业“五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大力引进科技企业创业人才、园区经营管理人才、高水平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金融人才和乡村振兴职业经理人来为昭通提供智力支持。
用人单位把“家底”亮出来,让人才知根知底;人才把 “金刚钻”拿出来,让用人单位知人知面又知心。通过相互深入了解,让单位选到“意中人”,让人才找到“用武之地”。
激活机制,创新育才。用特殊政策培育特殊人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破除官本位、行政化的传统思维,不能简单套用行政管理的办法对待科研工作,不能像管行政干部那样管理科研人才。不求全责备,不论资排辈,不用老眼光看待新人才。通过制定“赛马”制度,执行“揭榜挂帅”,对于“千里马”和“帅才”,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在薪酬制度、职称评审、职务晋升、评先评优中开辟特殊通道,用灵活的机制激发人才动能,让人才在培育中不断成长。
人岗相适,因人用才。人才只有用到合适的岗位上才能让其作用最大化,否则会阻碍其能力的发挥。比如,河南某县直单位引进几名硕士,干的却是收发文件、管理档案等基础性工作,单位认为硕士的工作并无起色,硕士认为自己被大材小用,最终辞职走人。如果研究生毕业后成为打杂工,不管是对高等教育、用人单位还是对人才本身来说,都是一种浪费。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既需要“搬砖”的学士,也需要“设计砖”的硕士,还需要“研究砖”的博士,如果调换三者岗位,可能大家都会无所适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关键要扬长避短,把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优化环境,诚心留才。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让各领域人才事业有奔头、生活有甜头、休闲有乐头,既留住人又留住心。不断完善配套的人才服务保障制度,政治上有组织关心、工作上有单位支持、待遇上有可靠保障、心理上有暖心关怀,让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建立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实现人才服务事项一次办结,让人才从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全面落实人才住房、医疗保障、家属就业、父母随迁、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营造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关爱人才的良好氛围,让人才能安身立命、安居乐业,从而增强人才的集聚效应。
作者:申正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