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武汉晚报
2024-01-24 15:511月21日的微博热搜#韩安冉女儿被确诊多动症#,引起不少家长关注。多动症真的会遗传吗?怎样判断孩子是否患上多动症?记者就此咨询武汉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朱红敏。
“多动症”热搜引发家长关注
“遗传的多动症,目前除了爱动,别的都还好。”“猪妹(注:韩安冉女儿的小名)的10分钟,真的一秒不停地动,确实是需要住院干预了。”
1月20日晚上,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韩安冉,发文介绍了女儿的病情:孩子确诊患有多动症,遗传导致,因为发现得早,可以干预,目前已经准备住院治疗。
相关话题于21日登上微博热搜,引来诸多家长讨论。武汉市民陈先生的儿子今年8岁,上小学二年级,平时活泼好动,下课后喜欢和同学打闹,上课有时也会离开座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老师因此多次找陈先生夫妇沟通。
“以前以为孩子就是调皮,现在很担心孩子是不是也患有多动症,现在干预还来得及吗?”陈先生说,准备寒假带孩子到医院接受专业检查。
多动的孩子并非都是多动症
武汉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朱红敏回忆,上周遇到一位家长带着上幼儿园的儿子来做检查,因为孩子在幼儿园特别活泼,不服从老师指挥,家长担心孩子有多动症或其他方面疾病。经过专业检查判断,男孩很正常,只是需要家长配合学校加强纪律观念培养。
“孩子活泼好动,并非都是患有多动症。”朱红敏介绍,儿童多动症的学名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发育障碍,全球儿童发病率约为7.2%,我国儿童多动症患病率为6.26%,由此推算患者约2300万人,男孩多于女孩。患儿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等,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一般说来,普通孩子虽然也活泼好动,但在遇到感兴趣的事情,或是遇到新鲜事物时能静下来,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甚至讨厌他人的打扰;在陌生、严肃的环境中,能很好地克制行为,不乱吵闹;他们的行为也有目的性,有计划和安排。
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无论什么情况都很难集中精力,行为冲动、无计划,很难坚持到底。多动症患儿情绪不稳,又缺乏耐心,容易因冲动引发冲突,影响社交关系。多动症对孩子的学习影响也比较大,除了加强教育和管理外,还可能需要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多动症到底会不会遗传?
多动症会遗传?这个提法也让部分家长感到焦虑。武汉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毕博医生精通儿童康复疾病诊断与治疗,他介绍,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目前专家学者认为此病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大脑发育异常、脑部组织受伤后引发神经损伤、遗传因素、家庭和环境因素等。
遗传风险有多大?毕博特意找来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组织编著的《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其中第三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危险因素”中介绍:
“一些研究比较了ADHD(即多动症)儿童的一级亲属(父亲、母亲和兄弟姐妹)、正常儿童(即无任何精神障碍的儿童)及其家庭成员的患病情况,结果发现超过25%的ADHD儿童一级亲属也患有ADHD,而在另外两组只有5%。双生子研究更具有说服力。如果双生子之一患有ADHD,那么另一个患ADHD的危险性是80%—90%。
“近期几项大型双生子研究显示,儿童多动、冲动行为的遗传度是55%—97%,平均为80%。环境因素,如饮食、铅等毒素,或母孕期、围生期并发症,仅能解释病因的1%—20%。由此可见,遗传因素在ADHD发病中起了主要作用。”
毕博提醒,如果家里父母或兄弟姐妹确诊患有多动症,一旦孩子也出现可疑症状,就应当提高警惕,尽早就医排查。
综合治疗助力孩子快乐成长
家长应如何捕捉孩子的患病苗头?朱红敏分析,多动症的症状通常从三四岁开始显现,到六七岁时,多动和冲动的表现最为严重,青春期后,症状开始消退;注意力异常表露时间较晚,约在八九岁影响达到巅峰,可能持续终身。家长不妨多留意孩子这几个时间节点的表现,发现孩子有过于调皮、注意力不集中、冲动易怒等情况,就要多留个心眼,到正规医院咨询和评估。
从临床随访情况看,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多动症患儿可自己痊愈,但多数患儿的症状将延续至成年,影响孩子的成长。
“确诊孩子患有多动症,家长也不必焦虑。”朱红敏提醒,早发现、早干预,通过医生、家庭、患儿、学校或幼儿园等多方面配合,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支持、行为矫正的综合治疗措施,帮助孩子提升各方面神经控制能力,快乐成长。
记者王春岚 实习生 晏阳天 通讯员高琛琛
来源: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