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强大动力

 2015-08-24 09:37  来源:光明网

核心提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抗日战争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力量,成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强大动力。

抗战资 料图

本文摘自:光明网,作者:李久林,原题: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强大动力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抗日战争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力量,成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强大动力。

爱国情怀汇聚抗日洪流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年中国,遭遇了西方列强的屡次侵犯,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屡战屡败,从未赢得过一场完全胜利的战争。曾经创造了世界先进文明的中国,沦落到了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地步。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妄图从根本上摧毁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生死存亡之际,中华民族空前觉醒,中国的各种社会力量出现了空前团结的局面。前线战士浴血奋战、英勇杀敌;工人、农民参军参战或支援前线,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救国斗争;知识分子和爱国青年英勇地站在了时代前列,以笔代枪或投笔从戎加入抗战;全国各地的大中学生纷纷走上街头,集会游行,声讨日寇的侵略罪行。全国各界爱国人士也以不同方式参加抗日活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

中国国内各民族和广大海外侨胞都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全国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一起积极抗日,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中就有很多少数民族指战员,如白族周保中和满族赵尚志等。河北马本斋领导的冀中回民支队,给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抗战期间,广大海外侨胞怀着对中华民族解放的热切期望,组织了各种救亡组织,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毅然回国奔赴抗日战场。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为动员和组织华侨参加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侵略,中华儿女以为祖国和民族而战的爱国情怀奔赴抗日战场。

血战到底展现英雄气概

在抗战初期,日本帝国主义自恃军事实力大大超过中国。日本军部多次扬言,一个月或两个月顶多三个月打败中国。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空前的民族危机唤起了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觉醒。面对亚洲头号强国日本,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不论是敌后战场还是正面战场,在抗战中都表现出了与日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给日本帝国主义沉重打击,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挫败了其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军民,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以“小米加步枪”的劣势装备,与侵略者血战到底。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了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对日作战中的第一个胜利。八路军120师在雁门关伏击日军,129师奇袭阳明堡机场,1940年进行百团大战,新四军在江南江北作战,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作战,都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解放区军民广泛开展各种伏击战、破袭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日军寝食不安。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杨靖宇,多天没有饭吃,只吃树皮、草根和棉絮,仍然坚持战斗,直到英勇牺牲。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为国捐躯时都只有37岁。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主力撤退,与日军战到力尽弹绝,最后毅然跳下悬崖。东北抗联的8位女战士被敌军包围,不甘被俘,集体投江,壮烈殉国。这些英雄壮举,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誓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

在抗战中,正面战场的许多爱国官兵,以高度的爱国主义激情,英勇杀敌,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中日双方军队进行了多次会战,如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长沙会战等,给日本侵略者以重大杀伤。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身先士卒,“尽忠报国”。在台儿庄战役中,坚守台儿庄的勇士与敌展开巷战,守卫滕县的师长王铭章亲自督战死守,为国捐躯。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在姚子清营长率领下,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守卫四行仓库的800名官兵,为掩护主力撤退,孤军奋战四个昼夜,大部分壮烈牺牲。

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大家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用热血和生命铸成了中华民族打不烂、压不垮的脊梁,展现了中国人民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民族精神显示伟大力量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和凝聚的精神纽带。梁启超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它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无限热爱和深切眷恋,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责任和光荣奉献。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亡,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有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的强大动力。没有民族精神的支撑,贫弱的中国不可能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在抗日战争中,大部分中国人是在受冻挨饿、长期得不到最低物质需求的条件下进行英勇斗争的。面对艰难困苦,中华儿女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始终保持必胜信念。艰难困苦不仅没有压垮中华民族,反而使中华民族在艰苦磨炼中愈战愈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古老的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斗争。

在抗日战争中,民族精神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中国军民共歼灭日军154万人以上,受降128万人。此外,敌后战场还消灭伪军118万人。在中国战场损失的日军,占其损失总数的65%。中国被公认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之一。1945年4月,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世界的认可。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换来的。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中显示出强大的力量,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正是靠这种精神与能力,中国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铸就伟大的事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寄托着民族的希望,昭示着国家的未来。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