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日报
2024-01-07 11:47这是几组有关一个新闻策划与传播的数据:
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一个团队用脚步丈量云南省东北部的21个村庄。
2023年2月至10月,该团队完成21篇深度报道;10万余字、21个短视频、100余幅新闻图片,在多个新闻平台不间断传播。
多篇报道在新华社客户端阅读量达110万+,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阅读量突破10万+。
“学习强国”总平台、云南平台分别为这组报道开设专题。
在被互联网改变了阅读习惯的当下,这个团队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些的?
一个新闻产品碎片化的今天,传统媒体应该坚守什么?
2023年12月25日,“我和我的村庄”主题报道——现场·分享会在昭通日报社举行,对这个新闻策划的理念与成果进行了一次集中解读。
现实:回到村庄寻找乡村振兴答案
从村庄里走出来的我们又回到村庄去。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为党媒,怎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都在思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作为全国脱贫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昭通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如何接续乡村振兴?围绕深入推进“六大战略”、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630万昭通人如何在2.3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奔跑”?昭通日报社一直在思考。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和我的村庄”主题报道策划呼之欲出、应运而生。
在“现场·分享会”现场,昭通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马永孝说:“在碎片化信息盛行的今天,有必要去做长篇新闻报道吗?答案是肯定的。”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回应各级党委、政府广泛关注的问题,新闻工作者责无旁贷。
这就是我们走进村庄的理由。
现场:用敬业态度塑造媒体公信力
只有以问题为导向的新闻,才能让读者喜欢。只有真实呈现感人事迹的新闻,才能更好地打动读者。
如何呈现乡村振兴里的那些人和事?如何讲述那些人与村庄的情结与故事?
一个不能避讳的现实:在传播手段不断更新的今天,在碎片化信息大行其道的今天,新闻事件一定程度上已经不需要记者在现场!但是,记者若要准确地把握和认知新闻本质,就必须到现场。
从一开始,“我和我的村庄”的策划立场,就要求记者到现场去观察、记录和思考,去感知一个时代的脉动,去呈现一件新闻作品的生命张力。
以观察思考为基本方法,以问题导向为写作策略,以内容创新为流量密码,奔赴现场去记录与“三农”密切关联的个体的命运,运用视频、图片及文字融合的报道手段,还原事件发生的逻辑和细节,把乡村振兴的实践成功案例呈现给受众,这些便是21篇深度新闻报道的态度、深度与温度。
寒风凛冽的2022年12月12日,“我和我的村庄”采访团队从镇雄县出发。第一篇和第二篇稿件,采访耗时8天。8天的行程,注定是一条艰难的采访之路,采访完回到昭通后,团队7个人全“阳”了。
在“背篼图书馆”的发源地大关县玉碗镇何家坡,记者与采访对象促膝交谈,让他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复原当初的画面。等菜上桌的间隙,记者抓紧时间跟进采访。到宾馆后,又抓紧时间整理白天采访的素材。第二天又继续奔赴现场……
这是一年来“我和我的村庄”团队的采访常态。
分享会上,团队成员田朝艳说:“在参与‘我和我的村庄’主题采访中,我们克服了新冠疫情、高温天气,走遍了11个县(市、区),跋山涉水到采访现场、熬夜加班写稿、字斟句酌修改稿件,深切地感受到了新闻工作者的‘苦’。”
每次采访都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并在写文字、拍图片、做视频上作了分工,有分有合。有时,在报社派不出记者的情况下,又联动县(市、区)级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参与视频的拍摄和制作。
高山峡谷,绿美村庄,留下了记者的足迹。在金沙江边培育兰花的周煌智;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卢俊糖的金江溜索档案;为了兑现心中的承诺,扎根大关山区30载,无怨无悔研究筇竹繁殖与培育的董文渊;辞去高薪回乡创业的汪义治……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及他们与村庄的故事陆续在《昭通日报》及各平台刊发,《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云南分社、“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纷纷转载,形成了巨大的传播力。
《现场》。曹阜金 摄
在昭通日报社采编中心,集21篇新闻作品于一体的《现场》一书格外吸睛,从奔赴新闻现场到书的命名再到“现场·分享会”活动的举办 ,昭通日报社认识到深入现场对采写深度报道的重要性。
昭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虎彦群说:“通过阅读《现场》,明白了深度报道的内涵是什么。这组报道再次塑造了记者的形象,文章读起来非常养心,是一组有思想、有深度的好稿件。”
是的!《现场》作者有效地与事件背后的人进行了交流,并运用视频、图片与文字融合报道的方式,还原事件发生的逻辑和细节,把乡村振兴的实践成功案例呈现给受众,成功地与读者产生共鸣,用敬业态度又一次塑造了媒体的公信力。
现象:深度报道何以突破社群边界
对于一家地市报来说,“我和我的村庄”新闻策划是一个现象级的媒体事件。
“这一年,我们为深度报道画像,它是兼容的,可以表达其他新闻作品所表达的;它是有逻辑的,对新闻事件各方面进行综合,找出事件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还原事件的真实与必然;它是有力量的,它具有的人性关怀和多维思考能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本次主题报道的执行策划人汪舒说道。
毫无疑问,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行业,已经形成社群化阅读,深度报道能否打破社群边界?“我和我的村庄”主题报道给出了答案。大家认为,深度报道是带有思想和情感的,思想和情感是深度报道的标签,能突破社群阅读边界,获得传播力和影响力。
好的新闻作品,只有记者首先被感动,才能更好地感动受众。这21篇稿件直抵被采访对象的内心,深深地触动了他们隐藏在内心深处感人而幸福的泪点。
分享会上,还有更多的反响与声音。昭通市文产办专职副主任郑方春认为:“在短平快、碎片化信息的今天,这个策划非常成功,真正做到了‘老百姓喜欢什么我们就发什么’,再次证明,只有满足读者需求的新闻,才是最有效的新闻。”昭通市政协人资环境委副主任、昭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艾自由这样评价:“《现场》一书集中彰显了昭通日报社记者们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有3个特点,即群策群力现态度、深挖细琢现深度、可学可用现温度。”《云南日报》记者沈迅的看法也很中肯:“昭通日报社推出的这组稿件,涵盖了昭通创业、交通、农文旅融合等各个方面,充分展示了昭通市乡村振兴的成绩,是一组与时俱进又贴近生活的好稿件。”
农村空心化是当下的客观事实。但是,发生在21个村庄的故事,却在向社会传递一个信息:这片土地上坚守的人们,是“三农”的未来。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和我的村庄’主题报道只是画了一个逗号,村庄仍在变化,人与村庄仍在持续发生新的故事,这是乡村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也是媒体源源不断的信息源。”该组报道的策划人曹阜金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当新闻产品碎片化的时代来临时,传统媒体如何破冰,应势而为?走进现场,深入采访,全媒体编辑,差异化传播,这是“我和我的村庄”主题报道交出的答卷。
昭通日报记者:毛利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