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阅读昭通·故事 | 冯莉:群众的厚爱是前行的动力

 2023-12-30 09:01  来源:昭通新闻网

“我有很多干妈、干爸!这里是我的第三个家。”冯莉自豪地说。2023年,是冯莉在彝良县发界街道团结社区担任社区党总支书记的第五年,也是她人生轨迹发生改变的第八年。8年时间,她从一位小职员成长为驻村第一书记再到团结社区党总支书记,从一个“脚不沾泥土”的城市姑娘变成了群众的“好女儿”。

在团结社区,群众总喜欢喊她“小冯书记”,她是留守老人的干女儿,是留守妇女的好姐妹,是留守儿童的“小冯老师”“小冯姐姐”,群众有什么烦心事总会第一时间找她诉说,有什么开心事也会第一时间找她分享。穿梭在社区里入户走访,她就像“回家”一样,她把群众当成家人,用真心换来民心。

2015年,由于单位人手紧张,在没人担任彝良县海子镇新营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时,冯莉自告奋勇报名。毫无农村生活经验的她,面对当时还极度贫穷落后的新营村也曾产生退缩之意。当一次入户走访看到几个留守儿童时,她不由想起自己童年留守的经历,相似的经历激起了她想保护这些孩子的想法。“从那一刻起,我就想着要做点什么来帮助这些孩子。”因为经历相同,长大了有能力的她也希望自己能帮助这些孩子。

于是,她一改之前消极的工作态度,四处奔波为村里找资金、找政策,带领群众发展蔬菜种植和黄牛、黑猪养殖产业,硬化道路,开通客运,逢年过节组织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一起过节,组织爱心企业捐衣捐物捐款……俯身躬耕为民,她用实际行动打消了群众对这个“城市小姑娘”的质疑,逐渐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2016年,冯莉驻村期满,按照规定她将回原单位,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她的意料。一天,在外培训的她突然接到电话,让她把村民带回去,吓得她赶紧询问情况。原来是村民听说她要走,便自发写了一封信,希望上级部门能够让她继续留在海子村。“我们只要冯书记,我们不让她走。”一个个红手印,村民情真意切的挽留和渴望改变的决心,牵动着冯莉的心:“我不能辜负大家。”带着群众的厚爱,她选择继续留在海子村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海子村成为了她的第二个家。

随着国家脱贫政策的实施,海子村顺利脱贫,一改往日的贫困面貌,群众过上了好日子。群众经常打电话来邀请她回村看看。冯莉也很开心看着曾经共同奋斗的家园变得越来越好:“每次回村都很亲切,看着村里发展得越来越好,我很自豪。”

2019年,彝良各村的易地搬迁群众搬入发界安置区,从“山里人”摇身一变,成了“城里人”。冯莉也根据组织安排到发界街道团结社区担任党总支书记,从帮群众搬家、安家到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她都奔走在一线,积极组织群众外出务工,牵头成立彝良县春曦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带动40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让群众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从彝良县钟鸣镇扯炉村搬迁到发界安置区的陈文雍很喜欢现在的生活。从小就喜欢跳舞的她知道春曦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要成立春曦文艺团后,立即报名。凭着个人的天赋和努力,她成为了团长,带着16名团员到处表演节目,一个月有近4000元的收入。“没想到我的爱好可以变成一份让我自信的事业。”每次一提到现在的幸福生活,她的话语里都是感激,“能有现在的收入和幸福生活都要感谢小冯书记的带领。”

“有一次,电力公司的工作人员到社区,我上前询问对方来做什么,由于沟通中对方声音有点大,就把群众吸引过来了,大家把我围在身后说:‘哪个敢欺负我们的小冯书记?’后面才发现是误会,但那一刻让我感到很暖。”这次的乌龙事件让冯莉记忆深刻,她意识到了不善言辞的群众是真心把她当作家人来保护,这更加坚定了她要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的想法。

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组织大家一起过春节,为他们筹集新衣服,寒暑假陪留守儿童玩耍、辅导他们写作业……4年来,每逢节假日她都在社区组织活动,陪大家一起做饭吃,一起看电视、话家常,其乐融融。比起疫情期间母亲生病也不能前去照顾的遗憾和熬夜加班的辛苦,当群众一有什么好吃的都会想到她,小朋友们悄悄为她画画准备生日礼物,大家把她围在身后保护时,她觉得所有的辛苦都不值一提。

“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干爸干妈?一是为让年轻人安心外出务工,我让老人把我当作他们的女儿,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找我。二是我经常入户走访,陪他们唠家常,我和他们的儿女差不多大,大家都把我当女儿一样对待。”说到与群众相处的细节时,冯莉满脸幸福。她如同一个小太阳温暖着社区这个大家庭。当然,爱从来都是双向的,群众的信任和厚爱是她砥砺向前的不竭动力。她相信,作为大家庭的“领头羊”,她可以带着家人走得更远。

昭通日报记者:田朝艳

审核:单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单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阅读昭通 故事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