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日报
2023-12-23 08:00医疗事业关乎群众的生命健康,教育托举着万千家庭的希望,教育、医疗向来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事业、民心事业。近年来,昭通市委、市政府聚焦“六大战略”,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在不断加快建设民生重点项目、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以教育、医疗事业为先导,稳步提升教育质量,持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不断夯实民生福祉的基础,推动昭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让群众的幸福生活看得见、摸得着。
守护群众大健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云南省滇东北区域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成功开展全市首例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大关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成功开展全县首例自体动静脉内瘘重建术;巧家县人民医院首例颅内巨大肿瘤切除手术获成功;彝良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首例射频消融术;鲁甸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全县首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今年以来,全市7家县级综合医院接受《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现场验收,新建专家工作站58个,9家县级综合医院16个薄弱专科建设项目申报成功,4家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达到4级,12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高效运行,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摆在重要位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依托中组部“组团式”帮扶和“省管县用”医疗帮扶,昭通医疗事业佳绩不断,“昭通首例”频出,医疗技术不断提升,医疗设备逐渐完善,医疗环境不断优化,昭通各级医院逐渐成为人民群众信赖的医院。
云南省滇东北区域中心医院外景。
“以前大家都是到四川宜宾、昭通中心城区医院看病,现在很多人都来盐津县人民医院。”说起盐津县人民医院的变化,大家都感同身受。曾经医疗技术落后、设备短缺是盐津县医疗事业发展的瓶颈,难以满足盐津人民看病就医的需要。2022年7月26日,上海新华医院神经外科医生窦宁宁刚到盐津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还没来得及坐下歇一歇就接到一位脑出血病人的急诊。临危上阵的他,面对七拼八凑的手术设备,凭着高超的技术将病人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一场常规手术将盐津的医疗短板暴露无遗。
在盐津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和中组部“组团式”帮扶上海新华医院医疗队、“省管县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队的全力帮扶下,2022年,盐津县人民医院接收外地患者5631人次,比2021年的1597人次上涨3.5倍;2022年,县域外转病人较2021年下降5.7%。“曾经有一位颅内恶性肿瘤的病人,在这里检查后,医生告知他可以手术,但他不太相信。于是,他又辗转到昭通、宜宾、泸州等地求医,最后还是回到盐津县人民医院做了手术。”窦宁宁笑着说起病人对盐津县人民医院态度的转变。
常态化开展义诊活动,把健康送到市民家门口。
盐津县人民医院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是盐津县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也是昭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昭通市始终扎实做好医疗卫生工作,通过坚持健康优先、预防为主、改革创新的发展方向,推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关口前移、联动发展、分工协作、中西医并重,全方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水平,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当好群众的健康卫士。同时,以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为抓手,推进全市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整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构建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机制,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病再转诊”就医新模式,促进全市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并全力推进医防融合发展,构建“治已病”与“治未病”并重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卫生和健康问题出发,全面推进国家卫生城镇创建、健康县城建设,不断提高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力营造健康环境、弘扬健康文化、培养健康人群、构建健康社会,有效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指数。
昭通市中医医院引进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设备,正在开展手术。
昭通将依托《昭通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立足一年有突破,加快补齐能力短板,两年见成效,不断扩大内涵发展,三年上台阶,着力实现量质齐增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底,新建专家工作站100个,新增床位3500张,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000人以上,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均衡发展,“八统一”(统一行政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医疗业务管理、药械业务管理、医保基金管理、绩效考核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面建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疾病防治能力显著提升,建立适应时代要求、满足群众期盼、体现昭通特色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人民群众卫生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托举着城市的希望和未来。
“2019 年以来,我们学校考入清华、北大 37 人,录入双一流、985、211高校4337 人,一本上线率稳定在 90%左右。”2023年9月7日,在全市教育发展大会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城南中学党委书记、校长胡克州围绕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教学质量作交流发言,自豪地讲述城南中学取得的优异成绩。
先进的医疗设备。
与今天取得的成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昭通也曾是“教育弱市”,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集中表现为“4个不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不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不高、高中阶段毕业后继续升学的比例不高、平均受教育年限不高)、2个不足(学位供给不足、经费保障不足)、2个不优(办学水平不优、教师队伍不优)”,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近年来,昭通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之策,深入实施“教育兴昭”“人才支撑”战略,全力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推进昭通教育上台阶、出成效。
昭阳区洒渔镇联合村卫生室。
学前教育“入园难”、义务教育“城镇挤”、职业教育“规模小”曾是困扰昭通教育发展的大难题。今年,昭通推出年度10大教育项目,把新建改扩建学校项目作为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投资40.62亿元,一次性启动新建改扩建教育项目165个,增加学位5.3万个。特别是在学位紧张的中心城区,启动新建改扩建11所幼儿园、7所中小学。目前,4所中小学、3所幼儿园已建成投用,新增学位1.6万个,极大缓解了就学紧张的压力。同时,面对“择校热”带来的资源供给矛盾,坚持源头化解,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实施名校办分校、强校带弱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优质教育资源聚集与快速扩展的发展路径,促进校际均衡,为“择校热”降温。一项项具体惠民措施落实在了群众的心坎上,大家纷纷拍手称赞。
镇雄县城南中学学生制作的艺术品。
2023年11月16日,大关复兴中学初50班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校园里捡拾树叶,准备回去制作各种艺术品,三五成群的学生有说有笑,这堂课是他们的心理课。看到记者拿着相机便纷纷凑上前问:“可以帮我们拍一张照片吗?”按下快门的瞬间,记者除了看到一张张稚嫩的笑脸,更看到了他们开朗活泼的性格,团结友爱的班级、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不由感慨这才是教育最好的模样。今天的教育事业就是祖国明天的希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是所有家长的心愿。
永善县红光九年一贯制学校。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时代所需、人民所盼。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昭通市始终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民生,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切实提高教育水平,唱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奋斗之歌。强力推出党建引领立德树人提升、基础教育普惠增效、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扩容提质、教育人才队伍培养提升、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平安校园建设7个专项行动,明确未来三年教育重点任务,提出“加强组织协调、加强经费保障、强化考核监督、强化宣传引导”4大保障举措,力争到2025年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4%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以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稳定在60%以上、高中阶段三年毛入学率达93%以上、高考录取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实现突破性发展。
巧家县第三中学校园大课间学生聆听“静思心语”。
从群众的呼声到夸赞声,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惠民实事托举起一个幸福感满满的宜居宜业家园,绘就了属于昭通的最暖民生底色。
昭通日报记者:田朝艳
图片均由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