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今冬明春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云南这样做

 2023-12-20 23:25  来源:云南发布

12月20日下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举行云南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赵嘉 摄



今年上半年,云南遭遇1961年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全省14个州(市)97个县(市、区)一度达到5级极高火险,形势严峻,森林草原防灭火压力空前、任务艰巨。


在国家森防指、应急管理部、国家林草局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有力领导下,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和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采取一系列超常规措施,全力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森林草原火情火灾的发生。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供图

截至6月15日防火期结束

全省共发生森林火灾33起

没有发生人员伤亡和重要设施损毁

取得火灾起数自1951年有记录以来

同期第二少的成绩


自12月1日起

云南已全面进入新一轮森林草原防火期

根据国家、省级趋势会商研判

本轮防期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

仍不容乐观,压力有增无减


接下来

跟着小布一起了解

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情况

↓↓↓





主要工作措施




省应急管理厅充分发挥省森防指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与省林草局、省公安厅、省森林消防总队、应急管理部南方航空护林总站等部门协同配合,强化各项措施落实,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强化安排部署,突出责任落实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着眼森林草原防灭火新形势、新情况,超前谋划,及早动员部署。10月28—29日,省人民政府举办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培训。11月25日,省政府组织召开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就做好新一轮防火期各项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12月6日,组织召开林草专题会,研究推进出台云南《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实施意见》。同时,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总体要求,督促各级认真落实“三张清单、两书一函、一项承诺书”制度要求,全面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行业主管部门、林区经营单位、“五个关键人”责任。



强化源头管控,突出隐患排查



聚焦国家公园创建区、18.4万公里林区输电线路、4061公里边境线、366个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严守中老铁路、中缅输油管道、渝昆铁路和城市面山等重点部位,配合省林草局制定了火险隐患“一张图”和“靶向治理清单”。充分运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协同林草、公安等部门持续深入推进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督促各地科学组织计划烧除。建立领导挂钩、业务处室及成员单位对口联系州(市)责任制,强化下沉蹲点督导和“四不两直”明察暗访工作力度。在进入防期前,联合省林草局等单位于11月份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1次督查检查。



强化业务培训,突出技能提升



10月31日—11月3日,省森防指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省林草局联合举办2023年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员业务培训会,16个州(市)和35个高风险县(市、区)应急管理、林草分管领导在主会场参加培训,其他县(市、区)通过视频形式线上参加培训。


11月6日—10日,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和省应急管理厅联合举办云南省应急管理专题研讨班,将森林草原防灭火作为重点培训内容。


11月19日—1月20日,省森防指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省林草局、省森林消防总队联合举办7期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专业队伍骨干集训,参训学员涵盖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共计980名专业扑火队骨干。通过系统性、专业化培训,全面提升各级指战员的应急反应、指挥作战、独立扑救、协调作战等能力。



强化宣传教育,突出群防群治



省森防指办公室、省委宣传部、省应急管理厅、省林草局联合制定印发了《云南省2024年度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工作实施方案》,为基层开展宣传工作提供根本遵循。积极筹备开展12月“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月”活动。与省通信管理局合作,向全省手机用户发送森林草原防灭火提醒信息。各级各部门不断创新渠道、丰富形式,聚焦重点人群,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教育进林区、进牧区、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的“五进”活动。通过“会上讲、广播响、微信发、入户送”和藏(彝、苗、哈尼)汉双语宣传等方式,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全面提升景区游客和林区群众护林防火意识,在全社会形成森林草原防灭火的良好氛围。



强化应急准备,突出监测预警



督促各级立足实战,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督促1100余支、3.5万名专业半专业扑火队和24.45万名护林员提前到岗就位,强化队伍靠前驻防、带装巡护和物资装备配备。省级应急、林草、公安、森林消防于11月29日启动了联合办公、联合值班值守,不断加强会商研判、短临预报和预警速报,遇有高火险天气、卫星热点和火情火灾,第一时间向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应急、林草局局长和分管副局长发出预警,各级严格落实火险预警与响应联动机制要求,确保“叫”得响、“应”得上。





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省级联合会商研判:


今冬(2023年12月—2024年2月),滇西北东部、滇中北部、滇东北西南部、滇东等地森林火险等级4-5级,滇中南部、滇西东部等地森林火险等级3-4级,其余地区2-3级;明春(2024年3月—5月),滇中、滇东、滇东南森林火险等级4-5级,滇西北、滇西、滇东北西南部4级,其余地区为2-3级。


针对上述严峻形势

下一步

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



坚持协同配合,进一步压实各级责任



充分发挥各级森防指牵头抓总作用,加快推进应急、林草部门分管负责同志相互兼任党委委员、党组成员工作,建立各个层级的防灭火一体化工作格局。按照省政府领导要求,推动全省层层签订责任状,加快推动《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省森防指拟于近期召开省级八方联席会议,对防期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坚持源头治理,进一步加强宣传防范



以林长制、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切实发挥护林员、检查站、瞭望塔、林火视频监控系统作用,适时提请省政府并督促各级人民政府发布防火命令、防火通告等。持续开展野外火源治理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持续加强林牧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风险防控。同时以12月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月为契机,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推进防火宣传教育常态化、全覆盖。



坚持能力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



全力争取特别国债项目,深入实施“十四五”森林草原防灭火规划,补齐专业队营房、防火道、隔离带、消防水池水窖以及水泵、水箱等以水灭火设施设备短板。积极推进森林草原航空消防直升机租赁工作并靠前驻防重点林区,执行日常巡护、防火宣传、火灾扑救等任务。充分发挥集训骨干作用,积极推动地方专业队规范化建设,切实提升防灭火能力。



坚持值班值守,进一步做好应急准备



立足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充分做好有效应对大火巨灾和多点同时爆发火灾的各项准备,优化细化应急预案、科学布防专业力量、实化装备物资准备。坚持24小时联合值班、联合办公,强化监测预警,严格落实火险预警与响应联动机制要求,加强点对点调度。对网络舆情、社会关注热点,及时发声、正面引导。



坚持科学扑救,进一步守牢安全底线



一旦发生森林草原火灾,坚持重兵扑救、小火大打,突出人机配合、空地协同、以水灭火等战术战法运用。扑救过程中,始终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严格执行扑火指挥“十个严禁”、扑火安全“十个必须”等要求,加强专业指挥、现场指挥,突出火场地面、空中安全管控,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火场周边重要设施,第一时间疏散受威胁群众,严防发生人员、航空救援飞机、车辆等安全事故,坚决杜绝发生亡人事件,全力守牢安全底线。


发布会上还有这些精彩问答

一起来看


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省公安厅在抓好贯彻落实《意见》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主要开展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力量和机制建设。省公安厅根据云南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任务的需要,出台了《云南省公安厅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公安机关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警种责任,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实战演练,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建设,强化各项基础工作,为全面履行森林草原防灭火职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强化风险防控,狠抓重点时段、重点部位防火工作。深入研判云南森林草原火灾易发多发的重点时段,特别是针对“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等重要节点,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协同林草部门做好防火宣传、火灾隐患排查、重点区域巡护、违规用火处罚等工作,切实加强对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设施周边等重点区域巡护,坚决依法查处违规用火行为,深入推进隐患整改和源头治理。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


三是加强部门协作,联合开展专项行动。在省森防指办的统一领导下与省应急管理厅、省林草局联合组织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形成齐抓共管、联防联治的整体合力。

四是树牢底线思维,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工作。针对公安机关承担的火场警戒、交通疏导、治安维护、火灾刑事案件侦办职能,深入研究近年来云南发生的森林火案规律特点,进一步从力量、装备、快速反应机制等方面做好应急处置的充分准备。确保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能够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在森防指统一指挥下,迅速高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保障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巩固基层防火基础,确保森林草原火灾“打早、打小、打了”工作方面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采取了哪些积极有效的措施?


坚持“人防”强基础

以林长制为抓手,在经费落实、队伍保障、火源管控、隐患整治、护林员管理等防火重点问题上充分发挥“五级林长”作用,全面压实林长责任。初步构建了云南省森林草原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重点林区全部划分责任网格,明确责任人,明确管辖范围和职责。各级林草部门已建专业半专业队伍1100支,3.5万余人,在防期实现了队伍靠前驻防;涉林村均配置了2至3名初发火处置人员,122个高危火险县100%建立了森林草原防火规划和野外违规用火举报奖励机制,全面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森林草原防火的积极性,构建全民参与的防火工作格局。


坚持“物防”补短板


2020年以来,积极争取国家资金5.45亿元,扎实推进基层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项目实施,云南省防火通道、应急道路、瞭望塔台、防火隔离带、火情预警监测、火情处置等基础设施设备得到全面充实。近期,按照国家要求,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积极争取2023年增发国债森林草原防火阻隔系统项目27个,申请国债,旨在进一步补齐云南省重点林区防火应急道路和防火隔离带短板,项目覆盖全省99%的高风险区域。针对全省“以水灭火”设施装备不够的问题,省林草局已经连续2年,统筹资金超3亿元,支持各地开展水池、水窖建设和水泵、水带等设备的购置。



坚持“技防”提效率


充分发挥全省已建成的5800套森林草原火灾视频监控系统、816座瞭望塔台和2377套热成像视频监控作用,实现重点林区全天24小时不间断监测。今年率先在全国尝试“无人机+森林草原防火”模式,投入航空护林经费5000多万元,租用98架无人机,覆盖了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通过无人机的运用将有效辅助开展林区巡护、宣传和林火监测,大大提升热点核查和初发火处置的效率。同时,通过建成临时预警短信平台,每天定时向全省各地推送火险隐患、卫星热点、火情处置情况,结合护林员的智慧化管理,一有火情,将得到及时报告、迅速予以处置。


通过以上三方面措施,着力构建“天、空、地、人”四位一体的防火预警体系,确保火情早发现、早处置。


在今冬明春云南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下,森林消防队伍如何应对?



突出预防为主,积极主动作为


坚持因险施策、因险设防的原则,持续运用线上与线下、借势与造势相结合的方式,主动协调职能部门,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专项行动,灵活用好队伍携装巡护、设卡检查等有效手段,将在元旦、春节等敏感重要时段开展防火专项行动,落细落实野外火源管控措施,切实管住山、看住人。防火期内,计划派出325名指战员靠前驻防省内6个州市8处重点区域,目前总队172人已进驻普洱澜沧、迪庆经开区、迪庆维西、保山善洲林场4处区域。针对防火形势变化,还将论证新增玉溪靠前驻防点,强化滇中地区机动力量部署,努力构建“保住重点、辐射周边、相互策应、全域机动”的力量布防格局。



强化练兵备战,做好遂行任务准备


坚持实战化训练导向,以国家消防救援局冬季大练兵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入转化“火焰蓝”两项比武、总队“四长”集训以及重难点科目教练员集训成果,扎实开展进山入林、真烟实火实战化训练演练,在野外化环境、模拟化情景中检验平时训练效果。计划明年1月上旬,以应对大火巨灾为背景,异地同步组织2000余名指战员开展第一季度“三项训演”活动,即首长机关实战化集中训练、野外驻训、实战演练,精心组织森林灭火战法、新特装备运用等科目研训,提升灭火组织指挥和攻坚制胜能力。目前,总队已于12月1日全面转入三级战备,总队4套前指、各支队2套前指在岗备勤,总队及广西、贵州机动队伍共2000余名指战员按照“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的临战状态,随时做好森林草原灭火准备。



科学组织指挥,安全高效完成灭火任务


坚持靠前指挥、科学指挥、全程指挥,遇有火情总队、支队两级及时开设基指,结合火场态势适时派出总队前指靠前指挥,支队党委班子成员分片包队深入基层一线,切实压实“两个到一线、一个到地段”的主体责任,总队前指抵近一线督战,支队主官勇上一线领战,科学组织指挥,确保行动稳妥高效。坚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活用战法、科学精准”的作战理念,精准用兵、灵活布兵,与其他灭火力量密切协同、紧密配合,坚决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目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按照“以人为本,科学救援”理念,高度关注队伍集结机动、组织行动、宿营休整、撤离归建等环节,在展开行动前,把风险因素预想一遍、安全隐患排查一遍、安全措施落实一遍、安全事项强调一遍、人员装备清点一遍,做到环环相扣,不挂空挡。


应急管理部南方航空护林总站2023年云南森林航空消防工作推进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今年,在应急管理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省森防指安排部署,总站坚决打赢了森林航空消防攻坚战。

2023年,在全省共选定235个直升机起降点,规划飞行航线37条,航线总长1.7万多公里,空中巡逻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占云南国土总面积的77%,覆盖了全省重点林区和自然灾害多发区,以及中缅、中老、中越边境的这些重点区域。

据统计,今年驻防在云南航空灭火机队,累计出动飞机776架次,安全飞行1691小时,航程22万公里。直升机空中吊桶洒水1300多桶近4400吨,扑灭火线16公里、火头154个、火点140个、烟点269个。空中扑救了较大森林火灾31起,直升机参与扑火起数占全省发生火灾数90%以上。空中警示消除林区违规用火22起,出动航空救援人员近1500人次。空中洒水开辟逃生通道,解救扑火受困队员21人,有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森林资源安全。

此外,总站还按照省森防指安排,先后深入8个州(市)开展森林防灭火督查暗访,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消除隐患。根据国家森防指指令,今年紧急向云南调拨扑火机具2500多台(套),有力支持了火灾扑救。在森林防火期间,动用高空侦察卫星,对云南省的林区开展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测,共监测到异常热源点594个,为早发现、早扑救发挥了预警作用。


下一步工作打算


当前,全省已进入新一轮森林草原防火期,将加强火险形势分析研判,准确把握林火发生的规律特点,强化与驻地应急、林草、森林消防队伍配合,加强同空军、民航、航油、机场、气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快速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航空救援队伍空中灭火“尖兵”的作用。


科学划设航空灭火作战区域。2024年,将设置5个航空灭火作战重点区域。滇中片区:飞行基地设在玉溪江川区和昆明安宁,覆盖昆明、玉溪、曲靖、楚雄、昭通5个州(市)。滇南片区:飞行基地设在红河蒙自市,覆盖红河、文山两个州(市)和中越边境重点区域。滇西南片区:飞行基地设在普洱思茅区,覆盖普洱、西双版纳两个州(市)和中老边境地区。滇西片区:飞行基地设在大理市下关和保山隆阳区,覆盖大理、保山、德宏、临沧、怒江5个州(市)以及中缅边境的高黎贡山重点区域。滇西北片区:飞行基地设在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覆盖丽江、迪庆两个州(市),重点保护玉龙雪山和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同时辐射西藏东部的横断山区。


按时进驻大型航空灭火飞机。按照国家下达给云南省2024年森林草原航空消防布局计划,总站将积极协助省应急厅,落实好载量大、续航时间长、灭火性能好的主力机型。例如: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唐家山堰塞湖排险中,紧急吊运大型挖掘机开挖导流槽,世界上最大的米-26直升机,将继续驻防云南大理,重点守卫苍山安全。此外,还有一批高原型米-171等大型直升机,也将陆续进驻云南,此机型在西藏成功飞越海拔5600多米雪山、在海拔4500米可关车起降,在云南能够承担全省全地形航空灭火作战任务。另外还有在高山峡谷地区机动性很好的卡-32双旋翼直升机,也即将进驻云南。目前,5个航空灭火片区的救援队伍已经驻防一线,枕戈待旦,严阵以待,可随时应对突发森林火灾等空中救援任务。


充分发挥航空救援力量的关键作用。使用直升机开展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是世界发达国家通用做法,在一些特殊地形环境下,可发挥不可替代的空中优势。直升机除主要开展航空灭火外,还可执行装备的吊运、队伍的投送、伤员的急救、灾情侦察、巡逻报警等任务。尤其在高山峡谷、悬崖峭壁等地面力量无法到达的危险区域,采取空中洒水扑救,可有效减轻地面队伍的压力和风险。对重大森林火灾,采用不同的航空灭火战术战法,可以大大提升灭火作战的效率。


新一轮防期,省林草局将采取哪些措施积极应对?


坚持防的主线


入防前,深度复盘了上一轮防期火情火灾,全面部署全力备战今冬明春防火攻坚战。一是结合复盘发现问题,督促指导各县精准完善森林火险隐患“一张图”,充实专业半专业防扑火力量,有针对性的堵住“网格化”管理漏洞。二是结合气象形势,会商省森防指有关单位,精准研判火险形势,制定了严格落实责任、科学响应处置、加强基础建设等应对措施。三是积极开展业务培训,联合省森防指成员单位,组织8期全省防火指挥员和专业队骨干队员省级培训,全省上下全力做好备战工作。四是各级专业半专业扑火队,按照“指挥、力量、装备”三靠前原则,24小时备战备勤,一旦发现火情,迅速响应,重兵扑救,全力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强化隐患排查


新一轮防期,省林草局将聚焦“两个重点”,持续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一是“三山一线一市”、各类自然保护地、涉林景点和城市面山,特别是林区周边城镇、村组和居民点等重点区域。二是元旦、春节、清明、五一节等节庆假日,以及各州州庆和民族节日等重点时段。将加强与气象、应急等部门会商研判,做到因险施策、因险设防,确保重要区域、重点时段“不冒烟、不着火”。



加大宣传力度


根据2024年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工作方案,将着重抓好4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入户宣传。组织乡、镇、村干部和党员进村入户,宣讲《森林防火条例》、火源管理要求、有奖举报等制度。二是做好集中宣传。着力推动防灭火知识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景区。三是做好线上宣传。利用好新媒体平台,策划推出防火短视频、微视频,提高防火宣传的广度、深度和知晓度。四是做好警示宣传。联合公安部门整理近3年森林火灾典型案例,在全省范围内通报,以案说法、以案示警。



抓实火源管控


一是管住路。严防死守林区道路卡口,规范检查站点管理,进山入林必须服从管理、实名登记,禁止携火种火源进入林区。二是管住山。全省24.45万名护林员责任已细分到山头地块,并严格管理。同时,省级将根据火险形势,适时发布重点区域“封山令”“禁火令”。三是管住人。以入滇游客、农事用火人员、老人、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等特殊人群为重点,分类施策,扎实做好防火宣传和人员监护。四是管住火。对农事用火、生产用火等,坚决做到“用火审批严、防火检查严、日常巡管严”,全面降低森林草原火灾风险。


请问森林消防队伍在防灭火领域的新装备和新技术方面的发展情况如何?在火灾防控上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灭火指挥控制能力得到了加强


近年来,总队与地方企业合作研发了森林草原灭火指挥系统和融合通信指挥调度平台,陆续配备了指挥方舱车、卫星通信车、大载重无人机、浮空通信中继平台、车载北斗数据终端、数字超短波自组网设备、高清红外夜视仪、便携式气象监测仪、灭火指挥终端等新特装备。以大载重无人机为例,它既可以用于空中侦察和吊运物资,还可以当做浮空通讯中继平台,在灭火作战区域提供语音中继、图像传输保障,确保组织指挥不间断。因此成立了“蓝翼”无人机分队。



队伍机动能力得到了加强


针对西南高山林区山高坡陡、谷深林密、交通不便、地形险峻等特点,总队先后配备了前突车、全地形车、模块化装备转运车、宿营车、越野摩托车以及消防机械外骨骼、单兵助力牵引车等车辆装备,主要用于快速运送人员、物资,队伍机动能力得到了显著加强。特别是去年总队跨区增援重庆灭火,摩托车在火场上的灵活机动性得到了有效验证,队伍归建后,立即着手组建了“蓝骑”摩托车分队,将在今冬明春的灭火攻坚战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灭火整体效能得到了加强


近年来,为基层配备了大功率风力灭火机,装备了车载重型水泵、轻型便携泵、电磁灭火炮车、水罐消防车以及遥控履带式开带机、推土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大幅提升了地面队伍灭火作战能力。同时为加强与空中灭火力量形成合力,总队与昆明航空救援支队建立了空地协同灭火“三联”机制,即联指、联战、联训机制,在近年来的灭火作战中发挥了地空配合、立体灭火的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高山林区灭火能力。



队伍核心能力得到了加强


针对新形势下森林灭火特点规律,总队认真总结经验得失,结合队伍入滇30年来积累的实战经验,不断创新灭火战法,归纳出“地面队伍火线追、指挥机械隔离推、各类水车护重点、空中吊洒精准飞”战法,以及“常规打、水泵灭、险段隔、视情点、空地联”等战术手段,特别是在去年增援广西灭火期间,队伍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创新运用了不同条件下水泵以水灭火战术,成功扑灭了多起火灾,为队伍今后不断创新灭火技战术手段,提升灭火综合效能提供了有利契机。


森林草原火灾发生后,公安机关具体要做哪些工作?违反森林草原防火规定,引发森林草原火灾,构成森林草原放火罪、失火罪依法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一旦发生森林草原火灾,公安机关将在森防指的统一指挥下,第一时间组织警力赶赴现场,开展火场警戒、治安维护、交通疏导、火案侦办等工作。


一是管控和疏导森林火场前线及周边道路,维护救灾通道的交通安全,全力保障扑火、通讯、救护、应急等救援单位的人员、车辆、物资、设备顺利抵达现场和扑救工作的全面展开。


二是强化社会面巡逻防控,依法打击造谣惑众和盗窃、哄抢救灾物资以及破坏防灭火设施等违法犯罪行为,参与组织受灾群众从危险地区撤离或转移安置。


三是按照预案组织相关警种力量快速到位,按照“四快四细”的工作要求,全力开展火灾刑事案件侦破工作。依法严厉打击森林草原失火、放火犯罪行为,并按规定做好森林草原火灾遇难人员的身份认定工作。


违反森林草原防火规定,引发森林草原火灾,涉嫌森林草原放火罪、失火罪,符合刑事案件管辖和立案标准的,按照放火案、失火案进行侦办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火灾,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放火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失火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更多详细内容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
看发布会实录


内容综合自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审核:单娟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单娟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森林防火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