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發文:爭當改革促進派!

 2015-05-12 13:39  来源:

來源︰新華社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要自覺服從改革大局、服務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問題,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這篇大文章做好。會議強調,要引導大家爭當改革促進派,著力強化敢于擔當、攻堅克難的用人導向,把那些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來,激勵干部勇挑重擔。

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干部就是決定因素。“引導大家爭當改革促進派”“把那些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來”,鮮明的用人導向,一石激起千層浪。此前,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時也強調,要鼓勵和支持各級干部勇于開拓、有所作為,樹立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正確導向。

我們的事業需要千千萬萬勇于開拓、不畏風險的改革者。從2014年1月到2015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已舉行12次會議,審議通過了50多個文件,包括規則、意見、方案等,為全面深化改革謀劃了大棋局、指明了路線圖。各項改革舉措正次第花開、井然有序地推進中。近1年半來,全面深化改革千帆競發,改革者勇毅篤行的精氣神令人景仰。高舉全面深化改革的旗幟,行動最有說服力。但是,“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行到中期,越需要鼓足干勁,切忌松勁懈怠,防止功虧一簣、半途而廢。

登泰山的人對中天門的“快活三里”印象深刻。從山下爬到中天門,已很疲勞;來到“快活三里”,此地涼風習習、令人流連忘返。但挑著百十斤重擔的“挑山工”從來不敢在這里久留。因為在“快活三里”休息的時間長了,腿容易“發懶”,再上前面的“十八盤”,就更加困難了。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如同登泰山,1年半來開局良好,但絕不是到了涼風習習、良辰美景的時候。“泰山十八盤”的1600多個台階正考驗我們去攀登、去沖刺。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不斷強調的,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要避免“快活三里”現象,正確把握改革大局、扎實推進深化改革,一往無前地攀下“十八盤”,就必須起用一大批敢于涉險灘、敢啃硬骨頭、敢挑百斤擔的“挑山工”。領導干部就應該是這樣的“挑山工”。抓住了領導干部這個“關鍵的少數”,就抓住了推動改革發展的核心力量。引導大家爭當改革促進派,正是扭住了“用人導向”這個牛鼻子,這是對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組織動員。

習總書記指出,堅持原則、敢于擔當是黨的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為官避事平生恥。”擔當大小,體現著干部的胸懷、勇氣、格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領導干部的忠誠、干淨、擔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具體而非空泛的,要體現在行動而不是在口頭。不干淨,就不可能忠誠;不擔當,也談不上忠誠。爭當改革促進派,就必須敢于擔當、敢于攻堅克難。全面深化改革,有賴于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的良性互動、交相輝映,為地方和基層留下了很大的創新和探索空間。對中央已有明確部署的改革,沒有任何理由“等靠要”。然而,一些領導干部不擔當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比如,經濟進入新常態後,面對新舊產業和發展動能轉換接續“青黃不接”的關鍵期,有的領導干部靠鋪攤子、上項目的老方法不管用,在轉型升級中培育新興產業的新辦法又不會用,看著經濟數據的持續下滑而無計可施。有的領導干部受本位利益的桎梏嚴重束縛,搞“選擇性改革”,凡是對本地本部門有利的改革干勁十足;對本地本部門不利、要被“動奶酪”的改革,則是雷聲大雨點小、虛與委蛇,敷衍了之,有的干脆來個“軟抵制”,能等則等、能拖則拖、能推則推。還有的領導干部滿足于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中央政策措施,導致改革舉措不接地氣,依然流于形式。凡此種種不作為、假作為,都是改革不擔當的表現。

要成為響當當的改革促進派,就必須堅定清醒、敢于作為。領導干部首先要思想上堅定清醒,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恪守“三嚴三實”,自覺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一思想,正確把握改革大局,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爭當改革的促進派。對待改革的態度,也是領導干部是否做到“三嚴三實”的重要檢驗。

“不審天下之勢,難應天下之物”。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場觸動利益的深層變革,矛盾和踫撞不可避免。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具備克難攻堅的能力和本領,善于在利益多元中尋找合力推進改革的最大公約數。領導干部要按照習總書記“三個有利”的標準,即只要對全局改革有利、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有利、對本系統本領域形成完善的體制機制有利,來綜合謀劃、科學布局改革舉措,自覺服從改革大局、服務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問題。在經濟新常態下,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尤其要提高把握和運用市場經濟規律、自然規律、社會發展規律能力,提高科學決策、民主決策能力,提高依法辦事、做群眾工作的能力。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大批勇于擔當的改革奮楫者。在歷史給予的重大改革機遇面前,真正的改革者必須擁有不計個人得失、毀譽的政治品質,強化改革責任擔當,以執著和信仰將改革“一點一點向前拱”。為激勵改革者奮楫爭先,除了在用人導向上“把那些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來”,造就一支干事創業的干部隊伍;除了治庸治懶,讓那些不思進取、碌碌無為的干部“靠邊”,還需要寬松的輿論環境,允許試錯、寬容失敗。小平同志曾經說過,“什麼事情總要有人試第一個,才能開拓新路。試第一個就要準備失敗,失敗也不要緊”。因此,對大膽試、大膽闖、大膽改的干部,只要忠誠、干淨、擔當,即便出點紕漏,也不要對他們動輒得咎、全盤否定。對待改革探索,要警惕“雞蛋里挑骨頭”的放大鏡心態。否則,往往會助長一些干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不如不干”的惰政情緒。

改革要有拓荒牛。改革開放之初,《喬廠長上任記》曾振奮人心,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的“喬廠長”成為改革者的代名詞。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同樣需要闖將輩出、改革者奔涌。“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疾風知勁草,全面深化改革正在路上,各級領導干部要始終保持改革的那種激情,心無旁騖、勇往直前,不達泰山之巔決不輕言勝利,以嶄新的姿態勇敢地站在改革的前列。(文╱慎海雄)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