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7-05-01 12:00▲宋恩骑
关于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和需要妥善处理好的一些关系问题,笔者以为属于方法论的范畴,是推动工作更好朝着预定目标发展的技巧和手段。方法正确,则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则事倍功半。组工干部抓基层党建,尤其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工作落实。
笔者试从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更具特色、更富成效的层面,结合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李小三“七个关系”论述的内涵,对因把握不好“七个关系”易导致的五种现象和修炼组工干部“五种能力”作简要分析阐述。
一、全面理解“七个关系”需要站在“五个角度”来审视
在今年全省组织部长工作会议上,李小三提出做好组织工作要处理好“七个关系”,即: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聚焦主业与统筹兼顾、务虚与务实、抓大与落小、继承与创新、责任与担当的关系,从宏观的角度对当前组织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组织工作的系统方法论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践性。
(一)“七个关系”论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继承与创新、务实与务虚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论点,“七个关系”论述科学辩证地阐释了组织工作的具体要求,指出要善于抓本质、抓重点、抓要害,推动工作螺旋式上升,对组织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把握和阐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二)“七个关系”论述继承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七个关系”论述强调从组织工作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立足“当下”,实事求是地分析今年组织工作的特殊性和关键点,从我省是欠发达省份、边疆民族省份出发,明确组织工作的重点,思路新,接地气,体现了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
(三)“七个关系”论述是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体现。“七个关系”论述在谈聚焦主业与统筹兼顾关系时,提出“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处理务实与务虚的关系中,提出务实是“决胜于千里之外”,务虚是“运筹于帷幄之中”,既重视理论,又重视实践,实践与理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应势而谋,顺势而为,精准发力,生动体现了传统文化智慧。
(四)“七个关系”论述客观反映了组织工作自身属性。“七个关系”论述在处理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时,鲜明地提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组织工作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组织工作始终站在引领地位,解决好服务大局与自身发展的问题,抓好结合,才能避免为党建抓党建,避免“两张皮”,符合组织工作自身属性。
(五)“七个关系”论述揭开了做事成事的规律要求。聚焦主业与统筹兼顾相结合、抓大与落小相结合。在组织工作主业上,突出搞培训、提素质,选干部、配班子,育人才、聚贤能,抓基层、打基础的核心工作。突出“抓大”,重视从微观上“落小”,强调细节,高处着眼、细处着手,在关键节点上促落实,提示了做事成事的规律要求。
二、“七个关系”失衡表现在工作上容易导致“五个问题”
作为具有战略思维的一次对工作的系统全面分析,处理好“七个关系”对于推动工作,促进党建工作与其他工作的深度融合,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谋划和推动工作过程中,若对“七个关系”的处理失误,则容易导致出现五个问题。
(一)政策理解不深不透,工作方向不精准。正确处理政策与工作的关系,需要准确把握务虚与务实的辩证关系。如果在某项具体工作开始之前,没有先从理论上、思想上、政治上、政策上进行学习、思考、研究、讨论,就难以达到统一思想、精准发力,往往就政策谈政策,忽视了政策出台的背景以及与之前政策的连贯性,工作继承不足,往往导致政策把握不到位、不准确,使工作的方向不精准,甚至可能导致工作没有目标、漂浮不定、脱离实际。
(二)执行政策机械呆板,结合工作不紧密。执行政策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准确把握全局与局部、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必然产生新挑战新问题新困难新矛盾,如果不能从全局上把握中央、省委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找不到本地本单位落实政策的着力点,如果执行政策有路径依赖、惯性思维,就会导致执行政策机械呆板,产生政策和工作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工作起来求稳怕乱,不敢创新,不敢突破。
(三)研究县情不够深入,党建特色不鲜明。研究县情是从全局上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工作中不能正确运用抓大与落小的辩证关系,就可能在掌握县情上不够全面、不够深入,从而导致胸无大局、手无办法。分不清县情的优势和短板,抓不住事情的关键和要害,就会导致党建工作政治高度不够,工作重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即使是一些常规工作,也可能低水平重复、低层次折腾,整体水平不高,影响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
(四)抓工作呈现碎片化,党建工作不系统。基层党建工作战线长、摊子大,职能不断拓展、任务不断叠加,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聚焦主业与统筹兼顾、抓大与落小、责任与担当等辩证关系,就可能在主业上聚焦不准、主责上履职不实,抓不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盯不紧大事要事,抓不实、抓不细具体工作,掌控不了工作节奏、进度和质量。导致党建工作不系统,呈现碎片化,甚至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或者上下一般粗、左右一样大的情况。
(五)推动工作孤军奋战,资源整合不够好。党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如果抓党建工作缺乏全局与局部的辩证思维,没有“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观念,如果不把党建放在全局当中来进行思考、布局、统筹,没有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凝心聚力的政治优势,那么,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就会存在“两张皮”的问题,党建工作就会陷入孤军奋战,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就会弱化,影响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
三、正确处理“七个关系”需要加强修炼“五种能力”
能否处理好“七个关系”,最关键的还是组工干部的能力和素质。这也对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组工干部队伍提出了明确要求。具体来说,需要从修炼组工干部“五种能力”入手。
(一)修炼吃透上情,研究政策的能力。要有学习政策的敏锐性,组工干部要站在全局,心系全局,时刻关注中央、省、市出台的政策,准确理解、全面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指示精神,认真吃透上级的要求,使执行政策不偏不倚,体现组织工作的方向性。要有背景解读的知识面,各种政策的出台,都通过反复论证、研讨,背后有大量的数据和资料,组工干部要真正把握中央精神的基本要求、政策措施,就要加强背景资料的学习,避免望文生义,断章取义,随意解释,以偏概全。在考虑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继承与创新这些问题上,才能立得稳、推得开。组工干部还要善于宣传政策,使政策能够得到一以贯之的落实和推动,尤其是在换届选举、脱贫攻坚这些政策性强的工作中,需要我们利用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发动,使政策宣传与政策落实同步,同时对各种恶意歪曲、混淆视听的说法进行纠偏和引导。
(二)修炼服务大局,抓好结合的能力。基层党建工作只有服务大局,才有生命力,只有搞好结合,才能对其他工作有所推动。要善于把中央精神与本地实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研究制定科学的政策决策和工作举措。对上级的安排,既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搞上下一般粗,也不能各行其是,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是要正确处理好聚焦主业与统筹兼顾的关系,把上级要求与本地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今年的基层党建推进年的各项方案,省、市都提出了要求,但具体到县、镇(办)、村(社区)、片区党支部怎么抓,都需要结合实际,认真探索。要能够推动工作,真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工作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组织基础、干部保障、人才支撑,需要各项工作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好发展大局,在主责主抓党建工作的同时,统筹做好中心工作,推动中心工作。
(三)修炼吃透县情,打造特色的能力。只有深入研究县情,才能找到党建工作的方向。组工干部对县情的了解,与其他业务部门了解县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组工干部要在全面了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侧重党建短板的研究,从而更好地明确推动工作的方向,结合上级要求抓好党建载体,并通过党建载体,使党建目标更具体,方向更明确,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组工干部还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县情特点打造亮点。比如,水富县在认真研究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后,围绕市委提出的打造金沙江、昆水线党建长廊的建设中,结合实际,提出建设移民党建、滨江党建、园区党建、扶贫党建四条党建辐射带,通过辐射带的打造,推动全县基层党建工作精品化、精细化、特色化,以党建工作统领和推动全县全域精细化管理,从而推动形成独具特色的党建品牌。
(四)修炼突出重点,系统谋划的能力。要以点带面促成效,党建工作只有抓好了点,才能串线,最后促进面上的工作,实现“点上出经验、线上抓延伸、面上求突破”,只有在吃透县情的基础上,才能够结合实际,打造亮点,促进面上工作的水平提高,从而系统谋划,整体推动,形成全县的党建特色。要找准短板精准补缺,查找问题重在精准,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今年水富县开展的“精准补缺”,即在系统谋划的基础上查找各党(工)委抓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破除障碍,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要抓重点带大面,党建工作只有抓住了重点,才能带动大面,也就是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通过局部工作,推动整体工作开展。
(五)修炼协调沟通,整合资源的能力。基层党建工作是个系统工程,仅凭组织部门一家,难以将工作做好,要加大汇报力度,争取上级支持和关注。工作的开展情况也要及时向同级党委主要领导汇报,争取帮助。要善于协调县直部门整合资金、项目,并使党建工作从一开始便与其他工作深度融合。只有协调得当,才能实现“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共建共赢”的目标。比如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中,就要善于协调财政、发改、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抓手、有支持。组工干部还要善于协调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务工作者,围绕党建目标,共同推动工作,并在推动工作过程中善作为、敢担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增强工作信心,提高工作成效。同时,对安排部署的工作,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