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7-04-17 10:23申正勇 李仁安 谭 丽
目前,在舆论工作中,“塔西佗陷阱”已经成为舆论界不可忽视的现象。很多时候,老百姓“老不信”、媒体自说自话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如何走出“塔西佗陷阱”,成为了当下舆论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评论集《时代的声音》一书为例,探讨如何才能把话说得有人听、有人信,让受众在心悦诚服中接受引导。
一、以事实为依据,用无可置疑的事实阐述令人信服的观点
我们通常说的舆论引导,主要是指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导向性指引,这是新闻学的范畴。新闻作品源于新闻事件,事件的真实性决定着新闻的生命,追寻新闻事件的真相,也就成了新闻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和职业素养。
而新闻媒体就必须基于真实的新闻事件进行加工处理,通过一定的宣传手段和表现形式进行宣传,突出新闻反映的积极面,来引导人们从正确的方向思考社会现状和政治格局,从而达到引导受众思想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的舆论引导工作中,有的是因为评论员水平所限,有的是因为对新闻事件的考察分析不深刻、不透彻,有的是因为出于某种利益的考量,常常会罔顾事实、违反常识,甚至指鹿为马,通过掩盖真相蒙骗受众。比如著名的“刘铁男被查”、“雷洋事件”等新闻事件,起初发布消息的媒体想捂盖子、遮人耳目、蒙混过关,甚至把水搅浑、误导舆论,最后不但没有捂住,反而引起轩然大波,惹火烧身,自己挖坑、自毁长城,形成了事实上的“低级红、高级黑”,既黑了评论对象,又黑了自己。最终彻底失去读者,失去媒体应有的公信力。
由此看来,舆论引导首先需要尊重事实、尊重真相,只有这样,才能整合提炼出正确的观点,才能发挥积极有效的引导。只有尊重事实真相的媒体才会得到受众的信任和支持,也只有得到受众的信任,媒体说的话才会让受众入耳入脑,这是确保舆论引导有效性的起码要求。
二、以人民为中心,用普通群众的广视角和大智慧观察事件
在舆论引导工作中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尤其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全国13亿多人甚至全球70多亿人的智慧和力量可以通过网络汇集,这可是包罗万象、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穷无尽的。如果今天还抱着自以为是的僵化思维,以为媒体说什么就是什么,那就OUT了。“说得再多,不如懂我”,如果不懂得受众的心理,不但引导不好,搞不好还会成为笑柄,使事态扩大化,发生次生舆情。
通常情况,智慧能过百者算是明白人,智慧能过千者算是聪明人,智慧能过万者那算是精英了。那十万百万千万甚至万万呢?无论如何,一人的视野和智慧毕竟有限,众人的智慧则是无边无际的,“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作为评论员,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群众中的一员,站在普通群众的宽广视角来审视和评判新闻事件,听取来自各方各面的声音,集群众的大智慧后又带领更多的群众来正确认识新闻事件。
在《时代的声音》一书中大多数文章都是站在人民的角度来撰写的,比如《该让群众说真话》《改文风就要讲群众语言》《赞“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等篇章,就是始终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本思想,进行正本清源、针砭时弊。舆论引导中,只有做到倾听民声、体察民情、反映民意、汇聚民智,才能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最广泛共识;才能线上线下画好最大“同心圆”,激活最大正能量。
三、坚持真理标准,把追求真理作为舆论引导的目标和方法
什么是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检验和判定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尺度、准绳,便是真理标准。没有正确的真理标准便不可能区分真理与谬误。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想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归结起来就是那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但是,这里必须明确指出,实践作为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实践的指导思想,又是理解和表达实践成果的必要条件。但是逻辑证明并不能脱离或代替实践。逻辑本身是实践亿万次重复的结果,其真理性也要靠实践来确证。辩证唯物主义强调,逻辑分析的每一步都要用事实,即通过实践来检验。
在舆论引导中,要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和方法,既重视逻辑推导,又重视实践检验。真理是方向,逻辑和实践如鸟之双翼,观点正不正确,用逻辑来分析;引导效果好不好,用实践来检验,用受众的反应来检验,只有这样,正确的观点才能在受众的脑海里遨游、心空里飞翔。比如该书中的《不唯GDP才能科学发展》《脚步放慢更加稳健》《硬政策才能击退炒房客》《政府债务审计为摸清家底》《打造特色产业须有品牌意识》《自主创业将壮大民营经济》等文章,都是经过严密的逻辑证明进行说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有的文章还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后面出台的政策佐证了评论文章的预判,这就用实实在在的实践检验了文章观点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四、坚持兼容并蓄,提供辩论环境建设开放理性的舆论生态
有的地方一发生新闻热点事件,第一反应就是“捂盖子”,把所谓的“舆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这种做法看似没有什么不妥,但是“高压锅原理”告诉我们,越想盖住压力越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火种在其内,外观上似乎捂住了,但是里面是狂热燃烧的。就算真的捂住了,但是沉默不等于默认,当沉默成为大多数,群众诉求缺乏合适的宣泄,那舆情的燃点就会越来越低,即便盖住这个着火点,又会被其他的着火点引燃引爆,导致舆情反复叠加、报复性反弹。
可能有人会问,舆情发生了咋办?甚至还一直热度不减?不捂盖子怎么降热度?怎么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首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正确的舆论引导很忌讳“消灭”二字,因为这个字眼本身具有敌对意味,古今中外,对舆论的引导一旦采取敌对态度,通常只能适得其反。
在这里提出一种新理论,即:“双反应”理论。舆论引导中使用“化解”或者“疏解”之类的词更加恰当,因为从理论和实践上说,世上有形的东西大多都是有可能被消灭的,就像用导弹可以打卫星甚至打其他星球,但是思想这东西,你单单通过物理暴力是无法消灭的,“斯人已去,精神长存”便是这个道理。这就需要树立整体观和全局观,采取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区别对待,既通过必要的科学技术手段物理隔绝,又通过“春风化雨”式的探讨商榷,让舆情既发生“物理反应”又发生“化学反应”。
在舆论引导中如何发生化学反应?其实就四个字:“广开言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形成良好网上舆论氛围,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而是说不能搬弄是非、颠倒黑白、造谣生事、违法犯罪,不能超越了宪法法律界限。”没有越界的言论,不但应该允许而且应该鼓励,真理只有越辩越明。毛主席也说过:“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舆论引导中,让观点进行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让正负“电子”对撞,让正负情绪对冲抵消;让“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的观点,形成先进的积极的“思想沉淀物”,推动社会的创新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