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7-03-17 15:21李云飞
父母都心疼自己的孩子,这是骨肉之情,无可非议,但父母包办代替的孩子都“长不大”。孩子自力才可能自立,也才可能超越父母!
不少父母很优秀,工作出色,事业有成,就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那么明智,一味溺爱孩子,越俎代庖,致使孩子缺乏自理能力,表现为心理脆弱,拖沓懒惰,经不起一点磨难,最终一事无成。一些孩子还滋生了狭隘的自尊心,分不清好坏,一句重话就可能导致轻生。
当今时代的孩子都比较幸福,可以说吃穿不愁,一些孩子还进入了高消费人群,这些孩子的优越生活都是父母提供的,但他们也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考大学要竞争,就业要竞争,甚至找对象也要竞争,何去何从,父母帮不了,全靠自己解决。于是,一些孩子就陷入“经济啃老”“精神啃老”,甚至洗衣做饭也在“啃老”的怪圈。“老”们一边支持着孩子“啃”下去,一边又有不少怨气,唠唠叨叨,说教孩子,让孩子心烦意乱,时常引发家庭争吵,末了,也没个结果!
我一直不看好“手把手”教孩子成长的方法,那是教不出大学生,教不出成器孩子的。我认为,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选定自己的目标,放开“缰绳”让孩子奔跑,才可能“跑”出个千里马,“跑”出个成功人士。我比较反感为孩子找“理由”的说法,什么单亲家庭造成孩子心理毛病,什么输在条件差的起跑线上,什么家庭无背景误了孩子的选择等等,这些“说法”才是妨碍孩子健康成长的罪魁祸首,误导孩子“顺理成章”地认为:我这样,有原因,不怪我!
睁眼看看,穷人的孩子拔尖的还少吗?单亲家庭孩子出息的还少见吗?没背景的家庭不也冲出了一匹匹黑马?关键是如何看待孩子!我喜欢古人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试想,孩子不会“自力”又怎能“自立”?
我一直主张,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去做,不要依赖父母。父母也不要什么事都为孩子想尽做尽。在我看来,父母为孩子包办代替,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我的一位当驾驶兵的同学,转业后无事可干,父母都是普通的退休工人,根本帮不了他。父母对他说:你会开车,有技术,天干饿不死手艺人,只要人勤快,总会有饭吃!他听了父母的话,租了一辆的士,白天黑夜的拉客,日子就这样过下去。没想到,30多年后,他拥有两辆油罐车,一辆大客车,生意都不错,自己还开着一辆休闲的高档轿车。他住的是300多平米的“楼中楼”别墅,屋顶花园十分诱人,同学们都羡慕。他把“生意”传给了儿子,放手让儿子去经营。儿子大学毕业,有知识,比他更强,搞得风生水起,早就超越了他。他先苦后甜,过上了“老太爷”生活。
行行出状元,要想孩子今后成为某行业中的佼佼者,这个“出”就是“做”,让孩子从小养成“动手”习惯,才可能创造行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