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莫轻“心意”重“礼物”

 2016-10-21 10:12  来源:

李云飞

古人云,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人的人情世故有时就等于礼尚往来。然而,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亲友之间,这种礼尚往来未必非要等价或超值交换,否则,就失去了礼物的意义!

时下,不少“礼尚往来”的“礼物”越来越变味,不重“心意”重“礼物”,没了“传情达意”的温暖,只有“你多我少”的计较。久而久之,这种“礼物”就等于价值(其实是价格),似乎越“管钱”越重。这样一来,认真的人还会记上账本,日后好按“账”奉还。

权贵与卑微之间的情况不同,存在“求”与“被求”的关系,礼物的“轻重”不需划等号,吃“亏”的总是卑微一方。求人办事,自然要送礼,好些事不“送”还办不成。送礼的人虽不都心甘情愿,但只要事情办成,就能尝到“吃小亏占大便宜”的甜头,也就一个学一个,不会计较“你多我少”的轻重,甚至不计较“往而不来”的礼数。这种“礼物”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礼尚往来,不好拿“传统”的“人情世故”标准来评判,也就成了潜规则:重礼之下好办事。

中国是礼仪之邦,普通老百姓的礼尚往来也是少不了的,人之常情嘛,但最好回归到传统意义上来。人与人之间的贫富是不均等的,可能富人一千元当一百元用,穷人则一百元当一千元用,这也是常有的事。既是亲友亦或同事,讲求礼轻人意重,才感受得到彼此的关爱。这个社会,最怕人与人之间只剩下“利益”关系,若这样,就剩下冰冷的面孔了,还谈什么人性美?还有什么亲情友情可言!

最令我感动的还是礼轻人意重的礼物。记得有一年春节,天上飘着雪花,地上还铺满了雪。我的一位亲戚骑着单车,从鲁甸乡下驮来一袋洋芋。他敲开我的门,我一眼看去,没认出他是谁,直到他开了腔,我才辨出了他。他一路上摔了三次跤,浑身上下沾满雪泥,头发、眉毛都被雪染白了,脸冻得通红。我忙叫他进门,他怕弄脏我的家,不愿进来,只是嘴里呵着气,站在门外与我说话:大哥,我还有事,就不进来了。这洋芋是自家地里种的,过年了,也没什么送的,送几个洋芋给你们尝尝鲜吧!他一边说一边把装满洋芋的袋子塞进门,转身就下楼。我紧跟其后,拦住他,从身上掏出两百元递给他,他不要,我硬塞进他的衣包里,并不容他掏出来。他不好意思地说:大哥,你经常帮助我们,我们也没什么东西好感谢你的,你还给这么多钱,太过意不去了!我对他说:亲戚帮亲戚,应该的,别总这么客气!

那时的洋芋只是几角一斤,一袋洋芋也就几十元,我却感到亲戚送的这袋洋芋沉甸甸的,温暖着我,我吃到夏天也没吃完。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