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从西南联大到科技“达沃斯”,百余位院士携手云南续写传奇

 2023-12-02 13:35  来源:云报客户端

85年前,抗战烽火中,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至云南,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奇迹:短短8年多,培养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去年,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老校长再次携手云南,赓续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精神,在云南腾冲共同发起科学家论坛,努力打造国际化、高端化和特色化的科技“达沃斯论坛”。

12月1日,正值西南联合大学在昆建校暨云南师范大学建校85周年之际,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如约而至,顾秉林、许智宏和饶子和三位老校长相约再聚腾冲,并携100多位院士、20多位国内外知名大学校长、500多位专家学者、300多位知名企业家和金融家共赴盛会,西南联大学子、101岁高龄的杨振宁先生在开幕式上继续为论坛致辞。


12月1日,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开幕 周灿 陈飞 黄兴能 摄


省委书记王宁在开幕式上表示,腾冲科学家论坛正在成为国际科技人文交流的又一崭新平台。本届论坛,以“科学·绿色发展”为主题,将举办各类对话会、圆桌会、成果转化对接等系列活动,涵盖国际前沿科学、生物医药、能源材料、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内容愈加丰富,成果令人期待。


从西南联大于烽火硝烟中傲然卓立的土地

到如今举世瞩目的科技盛会举办地

中国科学家的故事和精神

一直在云岭大地上盛开

在西南联大精神里绽放


顾秉林院士、许智宏院士为首届腾冲科学大奖获奖者颁奖 周灿 陈飞 黄兴能 摄


云南,将致力于实现“科技达沃斯”的设想,打造中国特色、云南特点的世界一流科技领域论坛。


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所大学曾在抗战时期在昆明联合组建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赓续了中华文化血脉,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秉林、许智宏和饶子和曾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同一时期内分别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校长。三位校长延续了几十年前的联大友谊,也就是在他们任上,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建立了西南联大纪念碑复制碑体,并决定每年召开三校校长联席会议,传承西南联大精神。


一年前,在顾秉林、许智宏、饶子和三位院士倡议发起和各方共同努力下,首届腾冲科学家论坛成功举办,引发强烈反响,大家提议将之培育成为中国的“科技达沃斯”。



首届论坛,提出了这一美好愿景,目前,云南正努力朝着这一方向,一步步迈进——

●按照首届论坛提出的美好愿景,云南成立了专门机构和腾冲科学家论坛中心,规划建设永久会址、会展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场所;


●突出论坛多样性,采用“1+10+X”模式,除1个主旨论坛外,还组织校长论坛、产业创新发展论坛等10个分论坛,以及学术研讨、项目推介、合作洽谈、校园科普等60多场配套活动,做到月有讲坛、季有论坛,全年不断、热度不减;


●设立腾冲科学大奖、奖金1000万元,这是首个在大陆地区倡设发起、面向国内外评选的科学技术奖,也是国内首个以边陲城市命名的科学技术奖。


……


下一步,云南将积极推进腾冲科学家论坛申报注册国际组织,组建“腾冲科学家论坛发展基金会”,进一步提升论坛国际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使之成为中国与世界科技对话交流的一个窗口。


12月1日,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在腾冲市开幕 周灿 陈飞 黄兴能 摄

云南,将致力于发挥云南资源优势,为推动科技创新创造良好条件。



云南是“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和“有色金属王国”,这些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也是科研财富、经济财富,为科研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云南动植物资源种类占全国60%以上,上世纪五十年代,中科院就在云南设立了植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


●抗疟疾药物青蒿素,最早也是在云南实现大规模提取,用的正是本地特有的黄花蒿;


●云南茶叶、鲜切花、咖啡、核桃、中药材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文旅资源在全球独树一帜;


●25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三,锂矿储量居全国第一,稀贵金属产量居全球第一。


……


这些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科研价值,开发利用只是开了个头,迫切需要插上科技的“翅膀”。这也是为什么,今年众多行业翘楚和“最强大脑”再次齐聚腾冲,共襄盛会。


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除顾秉林、许智宏、饶子和三位院士外,还有100多位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院士科学家将出席并将在各类活动中发表演讲、参与交流研讨;北大、清华、南开等20多所国内外知名大学校长将出席并参加校长论坛;华人AI领域的顶级学者朱松纯、知名青年科学家颜宁、菲尔兹奖得主考切尔·比尔卡尔等国内外300余名专家学者将现场出席并参与各平行分论坛活动......


去年,顾秉林老校长在论坛上发表讲话时说,云南人杰地灵、山清水秀、四季如春,有助于科学家既仰望星空思考问题,又可以脚踏实地从事一些研究工作。今年的论坛开幕式上,省委书记王宁再次发出邀请:“云南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正是科学家们仰望星空、放飞思想、探索真理的理想之地。我们诚挚邀请更多海内外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来云南开展科研活动和项目合作,丰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来自海内外的嘉宾参加论坛和系列活动 周灿 陈飞 黄兴能 摄


云南,将致力于提供最好的服务,让广大科技人才在云南安心舒心创业。


长期以来,云南各族人民始终对人才饱含渴望、包容、尊重与真诚。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在云南办学8年,在战火中坚守“一张书桌”,成就了中国教育、科技、人才史上一段最为璀璨的传奇。


西南联大曾经为共和国培养了175位两院院士,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周光召、周培源、华罗庚、吴征镒等或为师长、或为学子,都曾经得到西南联大的熏陶和加持。如今活跃在科学界的科学家们,大部分都曾经接受过西南联大走出的师生的教导和培养。科学家们大规模重聚云南,不能不说正是西南联大精神八十多年后在云南大地上的感应和回响。



今天的云南,虽然仍不富裕,但在科技上、人才上舍得投入、愿尽所能——

●大力实施“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省级每年拿出不低于40亿元,支持全省科技创新;


●对高层次科技人才顶尖团队,给予最高3000万元的项目经费支持;


●推出“兴滇惠才卡”,提供子女就学、交通出行、医疗保障等20余项服务,给予各类人才最好礼遇;


●对设在云南的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每年给予180万元、90万元的经费支持,院士领衔的项目,成熟一个支持一个。


……


下一步,云南将为海内外科技人才来滇创业,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传承西南联大精神,努力把腾冲科学家论坛打造成为人才的摇篮,为群星闪耀的科学天空贡献力量。


12月1日,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在腾冲市开幕 周灿 陈飞 黄兴能 摄


云南,将致力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共建共享中共赢发展。


近年来,云南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改革权益分享机制,加大财政奖补力度,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目前,首届论坛成果已然显现,云南已签约人才引进项目90多个,招商引资项目100多个,投资总额超620亿元,涵盖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食品与消费品加工制造等云南省重点产业领域。



本届论坛,云南围绕三年上台阶、八年大发展、十五年大跨越的云南现代化建设“3815”战略发展目标,聚焦发展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等行动,举办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与转化应用对接等活动,推动更多企业家、金融家、投资人参与进来——

●面向全省重点产业、园区、企业、高校、院所,征集凝练1000余个人才、平台、项目、企业等4类科技入滇行动重大科技合作需求,向与会嘉宾“抛绣球”,提问题、要答案;


●紧密结合产业强省的科技创新需求,通过科技计划项目策划重大招商引资项目10个,金额500亿元以上,促进更多科研成果在滇转移转化落地;


●结合16个州(市)产业发展实际,组织出席论坛的院士专家、企业家、金融家与全省41家单位开展合作对接,为参会嘉宾的成果找到转化应用的“婆家”,为地方的合作需求寻找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


云南真诚希望进一步深化与国内外大院大所大企大校,以及世界各国的科技交流,集智攻关、精诚合作,推动科学技术更好造福于民,是论坛一直致力于推动的方向。


12月1日,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在腾冲市开幕 周灿 陈飞 黄兴能 摄


今年

西南联合大学在昆建校

暨云南师范大学建校已满85周年

西南联大的火种

一旦点燃就将永远地燃烧下去


85年后

中国科学之光点亮腾冲这座极边之城

百余位院士再聚红土高原

众星闪耀必将产生更多的智慧火花

把科技之光映衬得更加明亮


让我们携起手来

一起打造科技界的“达沃斯论坛”

续写新的传奇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民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