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发布
2023-11-29 11:16串门,滇泰共建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一江情·一家亲”中泰人文交流活动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走进泰国国际交流活动侧记
缘起一江,路相通,情相连,心相近,一家亲。
当昆明轿子雪山披上银装,鲜见雪景的泰国游客兴奋地到滇串门;当湄南河迎来第一抹阳光,云南鲜花的芬芳早已串门飘进曼谷大街小巷;当两地学校的铃声响起,留学生们在他乡文化的世界里徜徉……
即使相隔千里,滇泰携手发展的愿景从未改变,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越织越宽、越织越紧,彼此热情开放地在不同领域串门、协商,拥抱全球发展,共建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花香
11月28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泰国记者联合会、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泰国N-Tech国际技术学院、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主办,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泰国泰中战略研究中心,德宏、保山、临沧、西双版纳、普洱、红河州(市)委宣传部支持的“一江情·一家亲”中泰人文交流活动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走进泰国国际交流活动在曼谷举行。
一朵云南康乃馨、一朵泰国兰花紧紧团簇,在泰国打拼的云南鲜花创客特别制作了寓意美好的胸花送予来宾。以云南鲜花为代表的云南生活方式和泰国的产业链、消费链、物流链嵌扣得更加紧密。
“花”香引人来。这场媒体搭桥的活动吸引了来自中泰政、商、产、研、法等各领域的100多位朋友,他们为推动硬件连接、软件对接、人员往来而来。
中泰是山水相连的近邻,友好绵延千年。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泰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中泰要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排头兵,加快中泰铁路建设,拓展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新能源等领域合作,扩大人文交流。
泰国外交部前部长、泰国那空拍侬大学理事会主席杨金泉对去年在曼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传达的高含金量的信息记忆犹新:要走开放包容之路,实现更高层次的互联互通,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乘风而行,泰国部分高校开设了“一带一路”相关课程,探究东盟国家如何共商共建共享,应对全球挑战和变化。
舞美
一群身着泰国华丽民族服饰的泰国师生在交流活动上帮忙做翻译、向导,也引来中国朋友的纷纷合照“打卡”。更让人惊喜的是,他们热情洋溢、情感丰富的普太民族舞一开场就点燃了热闹气氛。这支歌颂团结、致敬友谊的舞蹈特意为迎接云南老友、中国“亲戚”而备。
舞台中央,领舞的塔萨尼女士十分引人注目。她是泰国N-Tech国际技术学院执行委员会主席。这是她和团队在半年内第三次与云南故友相聚。今年5月、8月,塔萨尼两次到访云南,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达成了为中国学生提供就读该校的10个奖学金名额的意向。而这一次的交流会上,多方聚力,“湄公河”奖学金正式启动。不久的将来,幸运的云南学生就有机会串门到泰国学习物流、语言等职业课程。
这支舞,跳出了滇泰加强文明互鉴的节拍。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中泰建交48周年。云南省是中国陆路距离泰国最近的省份,双方在贸易、旅游、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合作随时都在“上新”。
7月初,泰国东北10府府尹代表团来访云南,以期在经贸投资、文化旅游、生态保护等领域深化互利合作。
9月,中国云南—泰国合作工作组第七次会议在昆明举行,滇泰双方一致同意将2002年建立的“中国云南—泰国(北部)合作工作组”升级为“中国云南—泰国合作工作组”,再拓工作组机制的广度、深度、力度。
心通
泰国律师迈克驻足“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展台,仔细询问保山永子围棋文创项链如何制作而成,打听云南旅行社的联系方式。他说,自己目前最重要的业务与中国旅游相关,得多学习多交友。
活动的主持人、泰国MCOT公共有限公司国际部编辑瓦查林与云南媒体的缘分始于今年随2023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媒体峰会代表团来云南的访问。那次交流,促成了这次主持的合作。而这一次,她和云南媒体人又约定,从滇泰文化的共通点出发,共创聚焦新生代的视听产品。
联通促心通的故事还有很多,还会更多。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杨润与朋友们盘点了滇泰媒体的合作成果: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搭建起由“报、刊、网、新媒体”组成的中泰新闻信息全媒体,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云南广播电视台在内容生产、渠道建设、技术研发、运营管理等环节统筹布局,在泰国设立了记者站,旗下澜湄国际卫视在泰国部分省区实现节目落地入网,“澜湄视听”App完成泰文、中文、柬文3个版本初期建设,“澜湄视听周”系列活动得到泰国等湄公河国家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一带一路”合作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滇泰人文交流的施工图和建设图也愈发立体生动。
“胸花很漂亮,还有吗?”“这种茶口感很润滑!”“点心非常可口!”……11月28日,在泰国曼谷举行的“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主题展上,中泰嘉宾品普洱茶、吃云南点心、体验云南民族文化,频频点赞“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作为“一江情·一家亲”中泰人文交流活动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走进泰国国际交流活动的重要环节,本次主题展包括云南茶艺、鲜花、文创等实物展示以及图片展示。
“这是在哪里举办的泼水节?”“舞蹈的拍摄地是在西双版纳吗?”从民族节庆到手工刺绣,从冰川雪山到热带雨林,从中老铁路到南博盛会,走进图片展示区域,泰国进口商瑞昂塔旺夫妇在一幅幅展示云南生态绿色生活、多姿多彩生活、和谐幸福生活、开放包容生活的精美照片前驻足,并不时发问。
“我们5个月前去了云南石林,奇特的景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夫妇俩告诉记者,他们正在规划下一次到云南的旅行,准备乘坐中老铁路列车,到西双版纳、到昆明,感受不一样的铁路旅游。
“这一款茶叶不错,很适合泰国人的口味!”在普洱茶展示台前,泰国甲米市前市长符有进品茶后表示,自己很早就知道云南普洱茶很出名,但闻名不如一见,在曼谷能品尝到普洱茶是一种缘分。
甘占·拉玛谷医生是泰国劳工部顾问,因工作和私人原因多次到访中国,而云南是他中国行的重要目的地。“云南有很多地方值得去!”他介绍,自己最近一次到云南是去体验温泉疗法。
“这是张飞,这是关羽!”走进文创展示区,泰国记者联合会主席孟孔仅凭皮影上的武器,就认出了上面的中国历史人物。对中国文化了解颇多的他表示,中泰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泰国也有剪纸和象脚鼓,这是两国民众增进友谊的深厚基础。
串门,一个带有温度的词语,一声充满热情的邀约。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中泰建交48周年。
云南是中国陆路上距离泰国最近的省份。今年以来,中泰、滇泰见证了不计其数的串门。串门的主人翁,有不同领域的政府官员,有教师、企业家和普通游客。串门的故事,有敲开彼此家门的品美食、学滇剧、打泰拳;也有不远千里的“双向奔赴”,只为对生活共同的热爱、对梦想共同的追求。
走,去串门,是访老友,更是会新朋,去分享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活。
11月28日,中泰传播领域的资深专家、从业代表以及关心媒体行业发展的朋友们相聚泰国曼谷,共同参加“日日新·向未来”中泰媒体社长总编辑对话会,探索中泰媒体未来发展之路。
创新是媒体的生命力。对话会上,嘉宾们一致认为,媒体是时代的见证者,肩负着信息传播、增进互信、凝聚共识的使命。面对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舆论生态和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新”是深化合作交流、推动媒体转型发展的关键。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编辑指导委员会主任何祖坤在分享中表示,媒体每天都在面对新情况,向受众传播最新、最权威的信息是媒体的职责。深化媒体合作,探索新的模式路径,聚焦到一句话,就是“日日新,向未来”。
泰国MCOT公共有限公司产品部高级执行副总裁兼代理首席执行官帕迪佑·摘沙旺说,中国在传媒技术方面发展迅速,值得借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可以相互融合、齐头并进。当日,泰国MCOT公共有限公司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帕迪佑·摘沙旺说,未来将在技术创新运用等方面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进行合作。
“新媒体,可以帮助传统媒体更具吸引力、更富时代性。”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泰籍海外传播官陈慕筠对媒体的创新发展深有体会。2013年,陈慕筠成为《湄公河》杂志的第一读者,至今已有10年,见证了《湄公河》杂志向融媒体的转型。她也参与其中,通过新媒体平台记录在云南的生活,传递中泰友谊,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粉丝。“无论是谁,来自于哪里,我们都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通过短视频去展示,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经常会有人将媒体比喻成桥梁,实际上,媒体在泰中关系中发挥了比桥梁更重要的作用,如高铁一般在两国人民之间进行快速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泰国记者联合会主席孟孔形象的比喻得到与会嘉宾共鸣。孟孔说,正是媒体独特的作用,促使泰国记者联合会不断深化泰中两国媒体之间的合作关系,更上一层楼。
媒体是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世界发展形势变化万千,但民心相通是中泰两国人民共同的诉求。加强合作,对于推动国家关系发展、沟通民心民意、深化理解互信、促进发展繁荣具有积极意义。
泰国暹罗古城有限公司国际部总经理罗英杰说,暹罗古城是“中泰一家亲”的一个体现,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经常能看到关于暹罗古城的报道。通过各种各样的平台,人们可以快速地将美好传递,这也是一种交流的体现。未来,媒体要和更多行业携手,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泰文《湄公河》杂志读者见面活动举办——
为中泰一家亲凝聚更多力量
11月28日,在“一江情·一家亲”中泰人文交流活动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走进泰国国际交流活动中,泰文《湄公河》杂志在泰国曼谷举办了别开生面的读者见面活动,邀请中泰各界读者共同分享他们与《湄公河》杂志的“中泰一家亲”故事。
新老朋友相聚,气氛格外热络。“我最喜欢杂志中的‘Hi,中国人’栏目,其中关于中国青年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行。”谈及最喜爱的栏目,云南师范大学泰语专业学生宣瑞淑如数家珍。而泰国高校线上文旅宣传媒介制作培训项目负责人韩冰则认为,《湄公河》杂志让他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泰乃至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关系。
2009年,来自泰国的钟宝芬在云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便加入《湄公河》杂志翻译团队。“那时,每月与谢远章等两名中国资深泰语教授的合作令我受益匪浅,他们非常尊重年轻人的意见,也能给我许多独到的见解。”钟宝芬感慨过往,也期待未来,“相信新鲜血液的注入,能让《湄公河》杂志为‘中泰一家亲’凝聚更多青春力量”。
云南师范大学泰语教师段召阳则把对《湄公河》杂志的感情形容为“初恋”。“担任《湄公河》杂志的泰语编辑,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段召阳说,她见证了《湄公河》杂志从一本纸质书籍发展到如今拥有电子期刊、有声读物、短视频、播客的全媒体刊物,为增进中泰文化交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泰语教师和泰语学习者,我将为中泰友谊的交流和发展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滇泰媒体合作倡议》在曼谷发布
11月28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在泰国曼谷发起《滇泰媒体合作倡议》。
中泰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亲戚、好伙伴。随着中泰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持续深化,中泰新闻媒体交流不断加深,成效日益显现。云南省近年来积极推动与泰国媒体交流合作走深走实,云南省媒体期待同泰国媒体加强合作,以增进云南与泰国相互了解,让“中泰一家亲”亲上加亲。
此次合作倡议内容主要为开展滇泰媒体互访,推动双方交流合作与人员往来;发挥媒体优势,促进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为滇泰媒体合作签署谅解备忘录奠定基础。以此次合作倡议为契机,滇泰媒体将携手为构建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的中泰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撰文:黄议娴 张若谷 王欢 储东华 祖红兵 刘子语 舒文 蔡梦 韩成圆 郭小榕
摄影:李文君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