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抓好六件事 为民办事解难题① |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2023-11-26 09:53  来源:云南发布

11月23至24日,全省学习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五级书记”为民办事解难题现场会在曲靖市会泽县召开,省委书记、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王宁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
王宁强调
深化主题教育成果
为民办事解难题
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主动担当作为
重点抓好六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巩固脱贫成果,最关键的是促进农民和脱贫人口增收。主题教育抓得怎么样,群众有没有得实惠,这一条是打底的。


去年以来,云南省深入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2022年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5.9%,人均纯收入7000元以下脱贫家庭动态清零。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7.6%。


无籽石榴助力楚雄群众脱贫 李赞阳 摄


要继续保持稳中向上的态势

根本上要靠提升组织力变革生产方式

把一家一户小散弱的资源、要素组织起来

形成规模、对接市场、打造品牌

以“抱团发展”的方式融入大市场


如何靠提升组织化程度

促进农民增收?

一起来看看云南这几个地方的好经验好做法



孟连县牛油果产业:小果子走向大市场



为快速推进牛油果产业发展,惠及更多农户,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组织编制规划、建设基地、培育企业、打造品牌、开拓市场。按照国企示范、民企带动、群众参与的总体思路,创新推行“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牛油果产业发展模式。村里组建合作社,成立产投集团公司即县属国企管理公司,与牛油果种植龙头企业绿银生物公司深度合作。群众以土地入股,公司以技术入股,合作社以服务入股,扶贫资金折股量化给村集体。通过建立健全“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走出一条产业富民新路径。


孟连农户采摘牛油果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牛油果核心基地建成后,由产投集团主导投入及成本收益核算,建立了“以苗木和技术入股的企业占30%,以土地入股的农户占30%,县属国企管理公司以及合作社、村集体占40%”的牛油果产业“334”利益分配机制。入股农户和龙头企业每亩获得入股分红,成功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形成公司盈利、农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的联农带农“三赢”局面。


截至今年7月,全县共有7009户2.5万人入股开发,其中5748户21552名脱贫人口和“三类”监测对象与公司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入股农户每年亩均可获分红6000元左右,脱贫人口和“三类”监测对象年均收入增加到每户1.4万余元。全县22个牛油果种植村村集体经济全部稳定在20万元以上,每年可稳定提供3000个以上就地就近就业岗位,人年均管护收入稳定在4000元以上,预计到2025年解决就业人数将超过1万人、群众务工收入超1亿元。





景洪市勐龙镇抓党建促产业:“双轮驱动”促增收




今年以来,景洪市勐龙镇党委聚焦产业振兴重点工作任务,持续延伸全域党建工作触角,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按照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农户参与的发展思路,抓党建促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把沿边优势、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和组织起来,促进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兴产业、产业兴旺促振兴的发展新路子。


勐龙镇种植的玉米 图源“西双版纳先锋”微信公众号


勐龙镇党委紧盯传统产业发展,巩固提升橡胶、茶叶等产业,创新小糯玉米种植生产模式,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党支部发挥引领作用,引导群众积极承包村寨周边农场胶林地5000余亩、空闲土地8000余亩,通过对胶树进行抢割和种植冬季蔬菜,带动群众增收850余万元,年户均增收5.6万元。此外,党委深入研判发展情况,助推现有宏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扩厂,通过“党组织+企业+种植大户+劳务队”模式,组织辖区群众到宏臻菌业、橡胶厂、小糯玉米厂就地就近就业,全镇累计务工收入6.3亿元,人均务工性收入9000元。




永仁县“幸福里”就业平台:幸福就在“幸福里”




如何能把劳动力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千方百计促进就近就地就业?永仁县以产业配套协作思路搭建新型劳务用工平台,整合资源创新建设务工人员服务站——“幸福里”社区。建立企业用工信息台账、务工人员信息库,服务专员“一人一企、一企一策”对接服务,通过劳务承包、劳务派遣等形式,构建弹性精准用工新模式,根据企业需求上门提供“管家式”“订单式”用工保障,实现“第三方贴心服务、企业安心生产、群众省心务工”。


查利么“幸福里”社区门口 图源:云南网


此外,永仁县积极构建“用工企业+劳务平台+务工人员”利益共同体,聚焦提升农民素质,通过“基地+社区”模式定期开办农民“大讲堂”,组织就业创业、技术技能、家风家教、法规法纪等方面的辅导培训,推动传统农民成长为有组织、懂技术、会经营的产业工人,着力打造“永仁县幸福里产业工人”劳务品牌,推动传统农民变为产业工人,将务工“游击队”变为产业“正规军”,形成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农民就业增收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人产融合”发展新路子。






丙中洛镇引导村民规范摆摊经营:“小推车”拓宽山区增收路




2019年,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在丙中洛镇开展以风情街、旅游扶贫示范村、中心营地、小镇会客厅、民宿群等为内容的特色小镇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成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和各地游客争相前往的诗和远方。


丙中洛镇“小推车”受到游客欢迎 李寿华 摄


为了让当地群众更好地吃上“旅游饭”,丙中洛镇党委、政府学习借鉴城市居民摆摊经营的做法,推出“小推车”帮扶计划,帮助当地群众特别是脱贫农户用小推车在景点有序摆摊经营,丰富旅游商品种类,促进农民增收。目前,丙中洛镇已在不同景点设置了15个小推车摊位,直接带动摊主月均增收3000元以上,实现了乡村旅游业、绿色生态农业及土特产销售的有机结合,丰富和拓展了乡村旅游的“后备厢经济”,为当地村民拓宽增收渠道找到了一条路子。




云南的好资源是农民增收的本钱

学习借鉴这些好经验好做法

深入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

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

主动思变谋变求变

做好组织化这篇文章

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整合自云南日报、云南网、云报客户端、“西双版纳先锋”微信公众号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增收致富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