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05-05 16:17刘建忠
战鼓声声催人急,不待扬鞭自奋蹄。在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5月3日至9日,全市脱贫攻坚现场观摩点评总结会暨镇彝威革命老区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会拉开帷幕。为期一周的现场观摩点评,既是查找问题和不足的分析总结,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击鼓催征。面对多年来形成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们别无选择,只有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创新思路方法,精准发力,才能更好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才能让全市各族群众和革命老区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
昭通是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在片区扶贫攻坚的38个贫困县中,昭通就占了10个县(区);昭通也是我省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全市11个县区中有10个县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市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近四分之一。昭通扶贫工作的成败不仅关系能否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也关系到全省乃至全国扶贫大局。因此,推进精准扶贫,昭通任重道远,必须打赢这场战役。
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就要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在昭通考察时指出,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现场观摩点评,就是要解决好“扶持谁”、“怎么扶”的问题,就是要弄清楚贫困人口、贫困程度和致贫原因,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就要解决好帮扶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有的单位和帮扶部门只注重面子好看,名头好听,而不管能不能落实,甚至错误认为跟贫苦户见了面,打个电话填个表,就是开展了精准扶贫工作。下到贫苦户家却不仔细了解贫苦户的家庭情况,不去帮助分析其贫苦原因,也不去想如何解决贫困的对策。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仍然存在。观摩点评就是要起到督促的作用,就要把帮扶工作做到位,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就要解决好发展产业的问题。产业发展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魂”。只有发展了产业,农民才会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但是,我们看到,有的地方不结合自身实际,而是盲目跟风,人家种植什么好就跟着种什么,不管当地适不适合种。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每个地方在交通区位、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以及农民素质等方面的情况不一,因此,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时,不能一哄而上,套用一个模式,而必须充分立足当地实际,量体裁衣,以项目开发为载体,发挥当地比较优势,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就要解决好易地扶贫搬迁的问题。易地扶贫是推进农民进城入镇是一项惠民的好事、实事。昭通城镇化率低,有些地方群众修路难、建房难、发展难。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责任,强化保障措施,全面落实土地、金融、户籍管理、社会保障、资源整合等相关政策,全力抓好组织实施。要按照“四不变一选择一提高”的原则,兼顾公平,整合资源,细化落实好政策措施,确保搬出群众利益最大化,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农户生存发展问题。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十八届五中全会把扶贫攻坚,改成了脱贫攻坚,就是强调到2020年这一时间节点,我们一定要兑现脱贫的承诺,这是不容推辞的历史使命。只要我们立下愚公移山志,把责任扛在肩上,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就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昭通和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